下周2月17日企业若复工,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白洋花


今天都2月15号了,但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所以各大企业对自己的复工安排也在纠结,不过身边好多朋友明天要出发返回工作地了,因为跟题主问题提到的一样,2月17号复工。在这一天复工的利与弊,我们要客观、一分为二的看待。

一、2月17日复工的利

1.复工的紧迫性

企业放假至今,受疫情影响有一个多月了,好多企业要给付工人工资,工人好多还没上班,大部分企业每天都在烧钱,为了让企业止损和创造企业效益弥补这个疫情缺口,得赶紧复工。

比如餐饮行业深陷危机中,每天生意客户少,支撑店面、工薪、社保等高额费用。昨天,看到美团公众号一则消息,关于美团研究院于2020年2月初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餐饮商户的影响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餐饮行业的影响》报告。

报告显示此次疫情对商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心受损、现金流承压、影响就业等方面。去年春节期间,餐饮消费大幅下降。相比个体店,餐饮连锁店受冲击更大,主要因为连锁店旗下商户多、波及范围广、房租和人力成本等固定成本压力大、中后台更重。调查显示,72.5%的连锁店表示损失非常大。

同时为应对疫情,有近30%的被访商户正逐步转向外卖经营,其中约50%的营业商户正在向外卖投入更多资源,转变营业重心。

从餐饮行业就可以看出很多企业,在转型和找出路,开始破局。

中国几千万的企业中,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现在依然有很多企业在吃力的抗住经济压力、硬撑着。老板们为了保住苦心打造的事业,心力绞碎,适合在家办公的企业已多数在家办公,那些不是在家办公的人员没密集型工厂、直接面对客户人群的企业呢?怎么办?

所以一些企业复工迫在眉睫,必须得做调整,做好防疫措施,安全、高效、有步骤的开展工作。复工意味着有创收、创造利润的机会;否则就是每天都要支出高额的成本,甚至有些企业年前的订单会违约、失去很多客户等。

企业尽快复工,缓解企业经济压力,创造收益。

2. 复工的必要性

解决一大部分职场人的生存问题

好多人年前辞职的,准备跳槽的及企业岗位缺口的。失业的朋友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越来越多这样的人话,会出现很大社会问题。比如增加社会闲置劳动力,高学历人才没工作;企业招工和选择多,不定性因素等;很多人没有收入,可能会导致社会管理问题等。

能力优秀的职场人,收入高还能应付短时期间的开销或者可能会有多种副业收入,让自己有其他收入来源。比如有些人做线上教育的,有投资基金股票等的。睡后收入来源还不错的。但这部分毕竟是少数人。

我国那么劳动者,需要切实的参加工作,才有收入来源。解决工人的收入和生活问题,才能是社会更稳定向前发展。

二、2月17日复工的弊

1. 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据病毒专家钟南山院士等接受采访时说疫情可能在2月中下旬到达高峰值,就是爆发期,到3月之后持续下降,到4月可能结束。目前每天都还有感染人员增加,处在这个疫情高发阶段,企业复工,会导致大量人员聚集,加大疫情控制的困难和风险。

2. 如果员工全部返回公司职场或工厂上班的话,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封路,控制大量人员流通等措施。会给各类交通及当地管理造成一定困扰。

3. 回到企业上班,人流量增大,繁盛疫情怎么办?给国家和其他人造成更大的麻烦,企业要付哪些责任?企业老板承担的起这个责任吗?很多企业会规避这样的风险。

4.如果做好雅阁管理和防疫措施,会降低风险,但毕竟还是有风险。疫情传播通过上面方式传播还没有确切的答案,每天又在增加感染人员;虽然有不少感染者已经康复,但是国家还没有具体的方法和技术能控制疫情,这是最大的不利因素。

综上,就目前疫情特殊时期,企业继续坚持抗疫,晚一点复工可能会相对好一些。毕竟病毒是无情的,暂时没有办法完全控制。人的生命健康权高于一切,建议企业多种灵活方式复工,比如杂家办公,不同的班制等。不要聚集在一起办公,找到一个能偏向两全其美的办法,让企业和员工一起度过困难。


逢言职场说


我认为利大于弊,首先从我所在的地方长春市,我们公司已经在2.10号开始复工,公司对于复工做了很多详细的方案,还有政府也非常支持复工,我们每天进公司门口需要测量体温,上午在测一次,下午测一次,上午消毒一次,下午消毒一次,每人2天发放一个KN95口罩,公司为了防止吃饭期间聚一起,现在发放间餐,在测量体温超过37.2时,直接进行隔离,然后送去医院就医。社会经济还需要发展,现在除了湖北省之外,其他地区发病率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可以陆陆续续复工,长春公交公司实现了实名坐车,在哪上车,在哪下车,清晰明了,我认为大部分企业可以开工,开工的同时做好员工防护,做好消毒,问题不大,以上仅是个人观点,谢谢倾听!


梁山好汉


要是疫情没好,说什么复工都是扯淡。我有一个朋友是健身教练,他在广州上班,但是家里应该是广东潮汕那边的人。他很想要去上班,他们的工资这个肯定是跟销售额有关的,并且如果没有办法去上班的话,自己的身材也会改变,到时候肯定会影响一部分的成交了。

但是他想要去上班却被公司阻止了,毕竟健身房人流量大,聚集场所,容易感染,而且这段时间应该也不会有人去锻炼。所以这一个月他都不会去广州。

我觉得2月17号要是复工的话,肯定是弊大于利。从以下这样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疫情没有完全控制,复工会增加感染几率。

本来是12月10号就要复工了,现在又推迟了一周,就是因为这段时间疫情还没有控制住。像我们这边的人数一直在不断的增长,我们根本就不能够出门,而且管制越来越严格了,只要出去的话就必须要有通行证才可以。 杭州要求必须要有绿卡。

所以在疫情没有完全控制住的时候,如果返工很难想象,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地铁站,公交,人群那么多,并且大家都在密闭的空间里,人挤人,会有更大的感染几率。

到时候一旦感染了,这个返工潮,人们又是不停地在穿梭游走,会传染很多人,估计又需要一两个月才能控制。

二,人心惶惶,工作效率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个人心里还是会感到很惶恐。毕竟我们都知道疫情并没有控制好,怎么能够确保身边的人没有病呢?怎么能够确保在路上碰见的人,他就是100%的不携带病毒的人呢?

我们没有办法确定,所以这时候如果强行地把大家拉去工作,工作效率反而会降低。而且让公司的管控也非常麻烦,要错峰上下班,错峰吃饭。

不如这段时间让大家在家办公,虽然很多人说,可以通过防控,做好保护措施避免感染,还能恢复经济,让人透气什么的,这些都是好处,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认为个人的安全是比这些都要重要的多。

并且如果要复工的话,也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行业来决定。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欢迎关注简屋,和我一起,在职场中实现逆袭。

简屋


我认为利大于弊。

我所在的杭州,已经有不少企业已经开工。企业要复工,不单单是企业的事情,也会影响到相关的交通,餐饮服务公司。现在还有很多小区不让外来人员进入,需要复工证和健康证明才可以。

所以企业复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员工可以正大光明地返回所在地,不用被卡壳了。

这个春节,真的把很多人闲坏了。很多人包括我迫不及待回到工作地上班,在家主动隔离了20多天,都快憋出毛病来了。

企业全面复工之后,员工收入回归正常水平,企业也开始运营,找工作也会方便许多。现在因为很多企业不能复工,不能正常开展招聘面试工作,对中小企业伤害非常大。

虽然在疫情防控面前,企业经营也要让路。最近几天看新闻,浙江省的数据已经基本稳定,希望大家早日开工,早点挣到钱。

我是江少,职场领域优质创作者,欢迎点赞关注留言,一起在这个功利的世界做个有钱人。


江少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全国都是2月17日企业复工是不科学的。如果是疫情缴清的地区,2月17日复工是完全可以的,但是疫情较重的地区复工时间就需要再延长一些。

我认为控制的比较好的省市2月17号就可以复工了。当前经济的压力比较大,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现金流很多都去于断裂。

如果再不开工,中小企业满就非常危险了,到时候不仅是就业出现麻烦就连整体经济可能都要受到拖累。

但是对于疫情控制还需要更多时间的省市,我认为2月17日复工就不合适了。根据钟南山院士的预测,疫情将在二月中旬或二月下旬达到峰值。

一旦复工造成了人员聚集,很可能前期所做的努力都前功尽弃。前面我们所有的付出都会付诸东流。

所以对这些省市来说,关键是坚持住,把抗疫战斗一打到底。然后再想办法恢复经济。

如果贸然开工,不仅疫情控制不住,而且疫情控制不住之后就又要再停工停产,对经济的打击会更大,所以不如一鼓作气把病毒打败,然后再开始踏下心来工作。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其实能做的不多,最重要的是尽量少出门,防止疫情扩散。做好个人卫生,保护好自己。不生病就是最大的贡献。

祝福湖北,天佑中华!


莫水宏观经济


我认为利大于弊,在家休息的时间够长了,该出来透透气了。

原本的春节假期是1月24日-1月30日,后因疫情缘故延长到2月10日,紧接着很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再次延长至2月17日,这么算下来,很多人的假期长达一个多月了,差不多休息够了。

从疫情的角度来看,这几天的确诊人数已经连续下降了,2月13日湖北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但这是由于换领导了,报表格式可能调整了一下,数据出现爆发性增长很容易理解。

再来看看企业,因为疫情很多企业损失巨大,尤其是服务业,包括旅游、餐饮、商场等,社会停摆1个月了,再这么停下去也不是个事儿,每天的经济损失巨大。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很多企业就扛不住了,有的干脆倒闭了,有的只能发基本工资,有的号召员工一起共渡难关,休息期间放弃工资收入,等等。

政府机关也为此出台了相关政策,保证企业的顺利过渡。如果社会长期停摆下去,一旦出现连锁反应,企业倒闭,员工失业,造成的社会问题不比疫情带来的问题小。

当然2月17日企业复工,也并非是正常上班,只是不能让社会继续停摆下去了。复工之后的各种防护措施,管理措施要严格到位,随时监控疫情的变化情况。

这对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员工在公司中的办公距离,用餐距离,上下班体温监测,等等。

对于个别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2月17日复工显然不太可能,他们也许还需要1个月的时间。

虽然复工之后有一定的风险,但我相信,只要大家能够一起努力对抗疫情,用不了多久一定会战胜病毒。


八鱼先森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多说:肯定是利大于弊。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的认知,请看一下医护专家钟南山院士的忠告,也许大家便会有比较清晰的判断了。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开始到2月6日(正月十三)为第一个14天。 从2月7日(正月十四)开始再过14天,要到2月20日(正月27),如果没新增上升,疫情才算是控制了。

一个十四天不能解决问题,请大家配合,做好第二个十四天的防护,我们已经挺过了第一个十四天,再奋战第二个十四天,坚持就是胜利!

只要能够坚持到2月17日再开工,那么对于我们第二阶段的疫情防控,将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从而能够真正将疫情在这一阶段解决掉。

毕竟这将有效防止人员大规模的聚集,防止人员的传播,无疑这将大大降低疫情防控的压力,防止疫情再次传播的可能。

所以,如果延迟到2月17日复工,这对国家在第二阶段的疫情防控,起到非常关键的防控作用,从而加速疫情结束的步伐。

在疫情防控第二阶段即将结束的时候,企业开始复工,可以降低企业生存的压力,减少企业在疫情防控中的投入与压力。

毕竟好多中小型企业,受制于自身的经济实力,根本经不起长时间的停工拖延,一旦时间拖长,不少中小型企业便会陷入“现金流断裂”,从而导致它们不得不破产倒闭。

同时在疫情防控第二阶段的尾期复工,企业在疫情防控的投入会小得多,而且难度也会小得多,无疑这对企业来说压力也会小得多。

当然最重要的是公司员工,他们早已因为这次疫情的出现,打乱了自己的工作生活,让自己陷入到巨大的经济压力之中。

例如:我的表妹与妹夫在重庆上班打工,两人文化水平都不高,初中毕业后便外出打工了,所以他们的工资都比较低,只有每月三四千元的收入。

两人每月除去生活费、房租费和人情往来,只剩下2500元左右,自已又有房贷1500元/月,还有两个孩子上学读书,一个初中另一个高中,每年两个孩子学费生活费都要15000元左右。为了家庭的生活,表妹都已有四五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今年表妹在家刚过完春节,2月3日便乘私家车回重庆上班去了,没想到她上去之后,却无法上班,街道办不允许复工开业,而且只能被隔离在租房之中,她早已急得火烧眉毛了。

如果能够在2月17日便复工,这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解决打工者的经济压力,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

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希望能够尽早复工生产,毕竟这关系到许多企业和千家万户打工者的生存,当然必须是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之下!否则还是应将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才是最大的益处。

好了,我就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视职场


从这几天的疫情数据来看,2月17日复工的话只要防护到位基本问题不大,但这只是指湖北以外的地方。湖北省以外地区人员的疑似病历还是确诊病历人数都是从下降趋势:890例(3日)、731例(4日)、707例(5日)、696例(6日)、558例(7日)、509例(8日)、444例(9日),381例(10日),377例(11日),312(12日)。全国虽然每个省均每天都有爆出疫情,但是从各个市县看,许多县市已经持续一周时间未出现确诊或疑似病历,到17日相当于自我隔离14天的周期,按这标准这些县市可以从疫情区剥离出来。现实行复工前必须的自我隔离14天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传的可能性。以上看复工的可实施性是没问题的,弊病是较小。

再从疫情的方面看,疫情对我们生活冲击比较大。就拿口罩来说,我们国家口罩生产量占世界50%左右,因人员在家里面隔离,再大的产量也无法开启,就会造成口罩慌。在生活方面也有,无法生产开工生活物品从哪来。另外一个方面,我们长期不上班,还会涉及到收入的问题,所以我们想要有收入,也需要通过工作来解决。

所以从大的方面来看,总体人们都是希望社会在抗疫情的同时,要逐步逐步的回归正常。

回归正常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你办公的条件,复工后还有人员排查、卫生条件、复工方案都满足的条件下才能有序复工。这样一个做法某种程度上也为我们社会传递一种信积极的信号。如果我们永远是一种封闭的隔离的,我们停工,传递的信号是消极。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它也向我们市场、向我们社会、个人传递一种信心。

所以17号开工节点是比较合理的,也是我们后方为湖北抗疫情的好的信息。



潜行开锁者


2月17日复工绝对是利大于弊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根据卫健委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发现4家企业有职工确诊新冠肺炎,导致企业职工整体或部分被隔离的情况。但是,我们要考虑到全国有数以千万计的企业,能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很低。

企业有自主权选择是否复工。但是我们只要每拖一周,经济损失就会更大一些。一年我们有52个周,250个工作日,企业如果不好好利用,生产销售上不来,亏损是越来越大的。

按照国家规定,职工待岗期间仍然要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如果想破产裁员,请提前30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等方式通知职工,并按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进行破产清算。想撂挑子不干,看看是不是会被列为失信人?

我们很多中小企业都是通过高周转、高盈利的方式来运行的。只要企业运行起来,肯定就能够挣钱的。除非是那些开工反而要亏本的企业,比如说餐馆、教育培训机构、旅游业。

不过总体来看,随着疫情的不断被控制,我们还是要恢复生产、恢复生活、恢复信心。我们越早恢复生产,受了损失就会越轻,对于整个社会都是好的。

所以,下周大多数企业都会恢复正常了。


暖心人社


我认为弊大于利!

一边是经济,一边是疫情,确实挺难于选择的,不但大家纠结,国家比我们更纠结。

国家已经表态,既要战胜疫情,也要完成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任务,也就是说,既定的GDP保6任务不会变。

看看,国家有多急!

所以 ,在这个非常时期,上至国家,中至企业,下至我们员工,确实都挺难于选择的。

国家自从公布了一次延期复工通知之外,并没有再次公布延期复工通知,把自主权交给了地方,交给了企业,由企业来决定是否复工。

但是,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来看,各地按时复工的企业还是少数,除了一些关系到过国计民生的企业之外,大部分企业选择了延期复工,不少企业积极开展居家办公模式。

这说明,大家还是服从抗疫这个大局的,在经济和安全的天平上,重心偏向于安全,毕竟钱可以以后再挣,生命没了,就彻底没了。

回到话题上来 ,下周2月17日企业若复工,那么我认为肯定弊大于利。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根据钟南山院士的判断。钟南山院士说:预计二月中下旬出现拐点,疫情有可能四月前结束。

也就是说,下周一,也就是2月17日,正处于疫情的高峰时期,如果这个时候复工,危险很大的,尤其像工厂那样的在密闭空间作业的人员密集型行业,风险更大。

现在在疫情防治上,积极向好的信号已经出现:一是湖北昨天改变了诊断标准,确诊人数虽然一下子增加了一万多,但是从中我们看到了将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一网打尽”的自信!

其二是除了湖北之外的各省市,从2月3日开始,确诊人数连续10天下降,说明除了湖北之外,别的地方疫情基本被控制了。

可以说,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加倍珍惜 ,需要巩固战果。如果仓促开工的话,疫情非常有可能出现反复。

经济重要,生命安全更重要,你说应该选择哪个?

其实疫情从爆发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时间,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如果连一个月都撑不过,那么真像曹德旺所说的,该反思自己的问题了!

综上,我觉得还是弊大于利!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