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感谢信


一封来自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感谢信

收到这封特别的感谢信时,出租车司机张斌已经顺利出院了,对于长江航运总医院呼吸内科杜鹏主任在其感染新冠肺炎后的全力救治他多次都想表达感激之情,但都被杜主任婉拒了,所以左思右想他就给“市长热线”打去了电话,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感谢。

一封来自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感谢信

“杜医生,我想活。”进病房之前,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张斌用微弱的声音对杜鹏说。

原来,张斌是一名加入抗疫志愿车队的出租车司机,在运送完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后,不久他就出现了不适症状,由于床位紧缺,他辗转了几家医院都没能入院,病情越来越严重,亲友们抬着他到长江航运总医院来碰一碰运气。

为众人报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杜鹏医生硬是在原本就超负荷接诊的病房为他挤出一片空地,摆下了病床。

“患者血氧含量降低,呼吸困难!”

“上呼吸机!”

“患者肺部感染明显扩大!”

“上丙球冲击!”

杜鹏带领医护团队在死神手下为张斌抢下生命的阵地。随着他的呼吸逐渐平缓顺畅,杜鹏清楚,这名年仅四十岁的司机得救了,又一个家庭得救了。

看到张斌发过来的感谢信,给在一线奋战了40余天的杜鹏和同事们莫大的鼓励,他回复道:“你的真诚让我非常感动!你对我们的信任和肯定,对我来说是强大的支撑……愿世间再无瘟疫,少些遗憾;黑夜将尽,日光来临,一切都不遥远了!”

从1998年抗洪到2003年非典,从禽流感到MERS病毒,每次重大灾难面前,杜鹏都义无反顾的站在最前线。这一次,他同样选择进入抗击疫情第一线,“我是呼吸内科主任,更是老党员,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自疫情爆发以来,该院呼吸内科成为了救治新冠肺炎重症疑似病人的重要关卡,为了将这道关口守住,杜鹏几乎没有回过家。作为抗疫战线的领头羊、科室的主心骨,他日以继夜穿梭专家组讨论、院内外各种紧急会议、科室查房等诊疗前沿,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钻研、诊治病患,干脆把“家”搬进医院。由于此次肺炎起病隐匿,有很多患者表现为不典型的乏力、头昏、胸闷、纳差等症状,因此其他病区的会诊密度也在节节增高,忙完科室查房,马不停蹄奔赴其他病房会诊,如此反复十余次直到夜深,杜鹏却从未放缓早已疲累的脚步。正是这种非常时刻,冲锋在前的“大家长”责任与担当,大家看到杜鹏就像看到亲人一样,都亲切的叫他“杜爸爸”。

一封来自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感谢信

呼吸内科主任杜鹏和感染科许绿叶主任

到门诊给患者会诊)

一封来自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感谢信

连续作战已经让杜鹏主任腿疼难忍,穿防护服也需要人搀扶

“每一个人终将逝去,永远也不可能再回来,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其实能支撑的就是回忆,当你在为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不顾生死,不计报酬而拼命时;当你为一群素不相识的人,而心灵和身体倍受煎熬与折磨时,多少有点悲壮!……其实,我认为最能鼓舞我(们)的是患者的一句话:‘医生,我想活!!!出现什么我都不怨你!’每每耳边响起这句话,我都想哭!!!是生命的托付和希望!......没有任何语言能比过这简单的一句话。他能驱使我们勇往直前!”杜鹏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