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武汉封城第十三天,李荣浩发表了一首新歌。

歌名叫《同根》。

李荣浩 - 同根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让人想起曹植在《七步诗》里所写: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评论区里,有网友发了基辛格在《论中国》里,说过的一句经典的话: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有的人走了,但他还活着。”

1.不要命的天使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73岁的李兰娟院士,是医生团队里的女巨人。

从疫情爆发初期到现在,没有停止过工作。

比起顾虑自己的身体,她优先考虑的是,处于水深火热地带的武汉人民。

如今更是直接率领一支紧急救援医疗队,再次踏上支援武汉的路上。

年逾七旬的她说:

“我没考虑什么时候回来,希望危重病人得到救治。”

“听从安排,但希望自己去金银潭医院。”

这一切,她都知道的。

可是她仍愿,仍敢。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84岁的钟南山院士,

2003年抗击非典奔赴一线,十几年后武汉肺炎爆发,他依旧冲在最前头。

年迈的身躯,阻挡不了他救人的热忱。

没日没夜的救治开会探讨,疲惫的面容下是不服输的心。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理应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二老毅然扛起救民于疾病的责任。

给众人吃下定心丸,真国士无双。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或许很多人不知,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时日无多。

当初妻子疑似感染的紧要关头,他舍小家保大家,含着泪安排全院工作,

连续30多天奔走抗疫第一线不停歇,累到走路都差点迈不开脚。

有记者采访他时,曾建议他歇歇,做医生保重身体要紧。

他给出的回答是:

“以后我会被固定在轮椅上,我现在为什么不多做一点?”

张定宇说,自己要跑得快点,再快点,把重要事情做完,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同样不计代价,不计较付出的,还有年轻一辈的医生。

90后医生宋英杰,在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工作中,超负荷连轴转。

连续十天九夜奋斗在防控一线岗位上,结果过度劳累下,引发心源性猝死。

2月3日,悄悄离开了人世,年仅28岁。

在世时,宋英杰只记得争分夺秒和死神抢时间,

多救治一个病人,就多一个家庭拥有希望。

可他忘了照顾好自己,挂念着病人,永久闭上了双眼。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还有那些女娇娥,平日脱下白大褂时,她们爱美,爱拍照。

武汉疫情爆发,没有一个人选择退缩。

她们互相剪掉蓄好的长发,只为能够轻装抗疫。

脸上因口罩勒出的折痕,很深很疼,显得触目惊心。

说真的,那模样一点都不美。

她们却没有后悔过。

会心一笑的神态,真的动人心弦。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与武汉肺炎抗争的生死故事中,医院里见过太多恐惧与绝望,

也更能知晓白大褂背后沉甸甸的重量。

天使们用血肉之躯,筑成疫情期间最坚挺的前线。

那股温暖的力量,是让人勇敢抗击病毒的精神支柱。

2.“我们来了”

抗击武汉病毒战役中,有人能过年,有人在过关。

封城后日益上涨的病人数,导致当地病房床位严重空缺。

多得是无处可医的绝望人。

于是,他们来了。

号称“基建狂魔”的一群人,在网上数以万计的“云监工”的督战下,

仅用10天时间,在一片荒地中,将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拔地而起。

多一个床位,就多一份治愈的希望。

让人震惊的中国速度背后,是建筑工地上一个个累到虚脱的工人。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为了赶时间,他们站着吃完饱腹的饭菜,实在撑不下去就躺在地上小眯一会。

脏累倦是日常,他们甘之如饴。

其中河南汉子刘海龙,只身一人前往武汉支援建造火神山。

他说:“在这里我一个人都不认识,我困难的时候是国家帮助了我,现在国家需要我,我也要出份力。”

如此朴实的心声,是在场所有建筑工人的缩影。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一家河南洛阳的家具厂,接到武汉火神山医院20万元医疗柜的订单时,直接提出免费捐赠的要求。

但由于自身储备不足,向圈内同行求助,没想到大家纷纷伸出援手,竞相捐赠。

一个晚上的时间,凑齐所有物资,两个小时就装车完毕,保证当晚送达。

以上所有人力物力的付出,

全部免费。

天再黑,也总有一束光照亮所有温暖。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虽然有人哄抬口罩防护服物价,吃相难看。

但更多的,是一群人不计成本加班加点,产出全国急需的口罩。

工厂里的工人自愿放弃休假时间,马不停蹄赶工供给全国。

病毒确实让人心慌绝望,同样的,因为不屈的人心,让人满怀热血与希望。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想起艾青在《我爱这土地》里写到的一句话: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如今,我终于懂得语言背后蕴藏的力量。

3.“只因我是中国人”

54岁武汉志愿者何辉,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死亡。

生前,他毅然决然冲在前面,尽全力为医生做好后勤工作,排忧解难。

他说:

“有一份力量就出一份力量。”

可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悲伤”二字,大概是我在网上看到最多次数的名词。

可越是难过,越有挡不住的温暖绵延不断传递。

武汉是封城了,但爱却穿透涌进,让这场战役不再寒冷。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94岁杨奶奶,向镇党委交了一笔5000元“特殊党费”.

想让镇党委,给村民购置一些口罩和消毒液等防护品。

老人坦言,国家有难,她帮不上忙,捐点钱来尽老党员的义务和一点心意。

比起钱数,这份善意沉甸甸。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拾荒林大爷,将攒的10000元,全部捐给武汉。

他说,国家有难,他现在要回馈。

如果非要写名字,就写上知恩者。

当网友得知林大爷的事后,凑齐一万元还给他,让他留着生活。

没想到大爷又捐掉了,直言谢谢大家好意,认为武汉人民更需要。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七旬阿婆捡垃圾为生,日子艰难。

可她拿着整整9000元,拿到村委会,希望捐到武汉。

村委会的人看阿婆日子难过,劝她自己留着过生活。

没想到阿婆却为此哭了,坚持要捐款。

她觉得武汉人很可怜,自己身体好还能挣钱,一定要帮忙。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山东寿光的司机大哥,负责开重卡为武汉送蔬菜。

全国各地的村民,都在汇聚自己的爱心。

成吨成吨的蔬菜瓜果,定向捐到湖北,递到城里面的人手里。

连夜奔波的运送,让司机大哥看上去很疲惫,他却很开心。

因为自己没钱但可以出力了,让爱意使命必达。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南京高速路上,一位大哥下车从后备箱取出一箱口罩给民警。

他说这是自己从国外人工扛回来的口罩,送他们一箱。

当民警问及姓名。

老大哥笑着回了句:

我是中国人。

以上暖人的举动,真的是数不胜数。

小至孩童,大至老人,捐钱捐物,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武汉快点好起来。

病毒无情,人有情。

就像武汉最新城市宣传片中写到的:爱和希望,永远比病毒漫延得更快。

看了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才懂离别的意义

你看,中国从来就没有超级英雄。

有的不过是这片苍老土地上的每一个人,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莫慌,暗着的天,马上就要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