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阳光国学学堂谈《列子· 仲尼》14.

请点右上关注,每天有最新的国学经典校译.

2018年2月11日,腊月二十六,周日.

公元643年2月11日,以直谏敢言著称,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徵病死,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

〖同年二月,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魏徵位列第三。

不久之后,侯君集以谋反罪被处死,杜正伦被罢免,魏徵曾经向李世民推荐这两人,说他们有宰相之才,魏徵又拿自己前后的谏辞给史官褚遂良,李世民知道开始怀疑魏徵是不是侯君集一党的。于是手诏取消衡山公主(后来被封为新城公主)与魏徵长子魏叔玉的婚约。

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唐军总共损失战士接近2000人,战马损失8000匹,唐军攻破高句丽10座城,迁7万人入中国,杀获大量高句丽军。从战果与损失上来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李世民取得了大胜。但是李世民对自己的对外战绩要求特别高,仍然因为没灭了高句丽而后悔,不禁慨然叹息说:“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于是立命驰驿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徵,又重立纪念碑。〗(《百度百科》资料)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列子·仲尼》14.

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欤,不治欤?不知亿兆之愿戴己欤?不愿戴己欤?顾问左右,左右不知。问外朝,外朝不知。问在野,在野不知。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不则。”尧喜问曰:“谁教尔为此言?”童儿曰:“我闻之大夫。”问大夫,大夫曰:“古诗也。”尧还宫,召舜,因禅以天下。舜不辞而受之。

——尧治理天下五十年了,(思考)不知道天下是大治了呢,还是没有大治?不知天下众生愿意拥戴自己呢,还是不愿意拥戴自己?回头问左右的人,左右的人不知道。问外朝的百官,他们也不知道。问不在朝做官、不当政的人,他们也不知道。尧于是穿上百姓的衣服在四通八达的大路上访查,见到孩子在唱着童谣:“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不则(成就我们众百姓,没有不合乎你的准则;不知不觉,顺应天帝的法则)。”尧高兴地问道:“谁教你唱这首歌的?”孩子答道:“我们是从大夫那里听来的。”又问大夫。大夫说,“这是一首古诗。”尧回到宫中,召见舜,把帝位禅让给他。舜没有推辞接受了禅让。

一米阳光国学学堂·李先生,校译于鲁东大学新华书店.

附,“魏徵”之历史评价.

王珪:“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徵。”

李世民:“魏徵、王珪,昔在东宫,尽心所事,当时诚亦可恶。我能拔擢用之,以至今日,足为无愧古人。贞观之后,尽心於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为政者岂待尧、舜之君,龙益之佐,自我驱使魏徵,天下乂安,边境无事,时和岁稔,其忠益如此。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长孙皇后:“尝闻陛下敬重魏徵,殊未知其故,而今闻其谏,乃能以义制人王之情,真社稷臣矣。愿公常保此心,莫移今日。喜闻公言,故令将物相赏。公有事即道,勿为形迹也。”

附,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等诛杀。李世民听说魏徵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把李世民安排到别的地方去,李世民派人把魏徵带问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徵回答说:“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李世民见魏徵说话直爽,没有丝毫隐瞒,于是赦免魏徵,并用魏徵为詹事主簿。

一米阳光国学学堂谈《列子· 仲尼》14.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