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后,明朝为何突然下令禁海?

郑和下西洋和西方列强不同,他没有带来枪炮,没有带来劫掠,带来的是友谊,带来的是和平。只可惜在明宣宗时期,七下西洋之后,大明帝国的大航海时代就结束了。

郑和下西洋后,明朝为何突然下令禁海?


其实郑和下西洋,他的目的并不单纯,并不是单单的宣示国威,更深层次的隐藏目的就是寻找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下落。

自从进入南京,夺走了侄子的皇位之后,对这个侄子那种近乎于半失踪的状态,感到寝食难安。他无法确定那个面目全非的尸体就是自己的好侄子,唯恐这位侄子跑到海外,借助其他国家的力量,给自己再来一次靖难,所以郑和下西洋就同时具有寻找这位前任皇帝踪迹的政治任务。

同时,通过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也想向世界各国宣告自己做了大明朝的老大,你们这些做小弟的应该好好的尽一尽自己做小弟的本分,来一次万国来朝,这不等于变相的承认了朱棣皇位的合法性吗?

后世的皇帝之所以停掉下西洋这个活动,叫停大明朝的大航海时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官员们不停的告诉皇帝下西洋好大喜功劳民伤财。

郑和下西洋后,明朝为何突然下令禁海?


其实透过现象看本质,下西洋如果没有好处,如果真的像这些文人所说的劳民伤财,那么永乐朝偶然搞两次这种门面工程也就可以了,怎么可能轰轰烈烈的连续弄了六次呢?难不成朱棣是个傻子?他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通过对外贸易,明朝获得的利益比付出多得多。

当然郑和下西洋已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在朱元璋时期,由于日本正处于分裂时期,没有一个真正的王者。日本的天皇毫无存在感,造成许多日本人冒充朝贡的使者来到大明朝,骗吃骗喝,骗取朝廷的赏赐。

由于缺少对他们的监管,这些日本鬼子干完正事之后,他们就在中国当起了黑户,干起了无本的买卖。这就让朱元璋非常恼火,于是乎,朱皇帝就下令海禁。

郑和下西洋带来了西洋的产物,极大地丰富了市场,同时带到西洋交易的中国拳头产品中国瓷器则是无往而不利,使得国家赚到了很多钱。可是这么一来就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的地主非常的不爽。

郑和下西洋后,明朝为何突然下令禁海?


虽然明朝禁海,但是这海岂是一纸诏令禁得住的?这些沿海地区的大家族仗着自己朝中有人,靠着自己手中的权利,进行着走私贸易,形成了一个个海上垄断集团,大赚特赚。可是他们和郑和的船队相比,简直就是在玩家家酒,所以随着郑和的屡次下西洋,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让他们非常的不爽。

而偏偏这些人背后的家族势力在朝堂上还有很强的势力,整个文官集团中的绝大多数都和这些利益集团有纠葛。既然自己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利益受到了侵害,这些人自然是要千方百计阻挠下西洋的船队。

郑和下西洋后,明朝为何突然下令禁海?


更何况大明朝下西洋的主持者是一个太监,这让文官们更加不爽,无论从自己的利益的角度,还是从限制太监的权利这点来看,这些饱读诗书的文官,积极要求禁海,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责无旁贷。

明宣宗朱瞻基毕竟年纪太轻,没有在民间生活的经历,相信了这些文官的鬼话,所以大明朝就退出了海洋,饱残守缺成为了一个大陆国家,这不得不让人为之一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