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人为支持抗疫,捐出毕生积蓄,应不应该收这个钱?

颉杨笑笑


发生在我国武汉的“新型冠状急性肺炎病毒”相当厉害,这次疫情比想象的都严重,国家领导也相当重视,快速启动一级应急预案,迅速发起了全国抗击疫情的大会战,这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和人物,正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舍小家顾大家的人民公仆,有舍生忘死的白衣天使,有敢为人先、德高望重的医学专家教授,有爱国的企业家,有热心慈善事业的娱乐界明星,这些爱国人士慷慨解囊,以实际行动支援祖国抗击疫情。更让人感动的是那些,连生活都困难的老人,他们平时省吃俭用,甚至,他们的钱都是靠拾荒一分钱一分钱攒起来的,甚至他们捐款不留姓名,他们的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值得尊重。

疫情是可畏的,但是,中国人民越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越是能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中国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一直在传颂着,都在说大爱,这些老人的举措就是大爱!他们无私的奉献,正是我们抗击疫情的精神支柱!中国必胜!中国加油!



除恶利剑


老人为支持抗疫,捐出毕生积蓄,应不应该收这个钱?应该收,不收是错误的,不收对不住老人,不收就是伤害了老人,不收老人会很生气的,不收老人会流泪,不信你们就做个试验看看,看看老人怎么说你们,看看老人是骂你们还是谢谢你们。老人的心不能伤,老人的情不能退,老人的爱不能拒,只有顺从老人老人才高兴,老人才满意。老人既然自觉来捐款,说明老人爱国胜过爱自己,以国为重,以己为任。至于老人捐了这个钱,将后的生活是否有无影响,老人心中有底,国家不必过分担忧,至少他这个捐的钱绝对不是借来的钱,也不是偷来的钱,一定是生活中有余的钱。老人知道国家患难了,自已唯一的做法就是把自已生活剩下一点积蓄送国家,决不想把自已一点余下的钱留给自己无灾无难的儿子儿孙们。收下老人的捐款,尊重老人的意愿,记清老人的名字与老人住址地点,告诉老人的当地政府,讲清这些老人在国家难时无声无息主动为国家捐了自己的保命款,拜托当地政府经常去关心照顾老人的晚年生活,民爱国国爱民,不让为国捐款的老人没了生活。为捐款的老人点赞,祝捐款的老人春风满面万寿无疆!


彭水春2


如果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该收。因为老人家一大把年纪了,几乎大半辈子省吃俭用的钱用来裸捐!咱是不觉得过意不去呀……

人到晚年不知何时生个病灾,一旦用钱,没钱更难,找儿女借,儿女有的条件都下一样,遇见困难的也是很危难!所以说人老了,必须得准备些过河钱或者说救命钱!

老人家在国家遭疫情危难之时捐款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我们还是拒绝反返对!老人家的心意我们还是领了!老人家的善举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紧要关头,它能迸发出很强大的凝聚力的!


王艳5715取消


要看是不是农民。农民只有区区百元养老金,靠这些钱养不了老。手里有几个钱,那是活命钱。这样的人捐款,除了高度赞扬,就是劝他们拿回去。

而有成千上万养老金的人,就是把钱都捐了,今后每个月还有几千元养老金,不愁养老。当然,这些人捐款也是活雷锋,值得高度赞扬。


山东省微坊市诸城


老人捐出的不是“钱"而是支持抗“疫”,共度国难时人的良心。连良心都要问应不应该收的问题,那就是没有良心。不谢!


金玉满堂141708398


疫情重要,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从正面的角度的来说,不管是谁,凡是爱国人士,不管是青年,中年,老年的人,凡是自愿捐款的都可以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老年人,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也有一定的积累,但量力而行,精神可嘉,但要留一部分的生活费,只要自己有米下锅了,多余的积累才能贡献给疫情防控,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爽爽勇


这个问题与钱,与捐款人的家境没关系,这是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刘胡兰和董存瑞不是都很年轻吗?他(她)们也有人们求生的愿望,他们为什么不指望数岁大的人来实现解放啊?他们都有一颗为中国为民族甘于牺牲的高贵品质。现在的中国人多数只考虑自已的生存,以钱为标准,忘了大义。这老人的思想品质是值得现在的中国人学习和效仿的。


135197472o6


老人的行为值得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但不赞成全部收下,可以收一部分。毕竟人老了容易有病有灾的,需要用钱。再者不能因为捐款而影响老人的生活水平。


牵黄擎苍881


应该还是不应该?我觉得不好回答啊!

世界上没有应该不应该,只有合理不合理。

我觉得人生在世,我们要用良知来处事,我们要用良心来做人。

我赞美老人家!敬佩老人家!

缘来缘去,顺其自然吧。

谢谢关注!

注:旅游留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