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續書譜》釋讀,原著為宋代著名詞人姜夔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圓勁古樸的地方,出自篆書;點畫撇捺,出自八分;轉鋒換筆,有向有背,出自飛白;簡便痛快,出自章草。然而不論真書、草書和行書,各人有自己的體制,如歐陽詢、顏真卿他們是用真書的筆法來寫草書的;李邕、李建中他們是用行書的筆法來寫真書的。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只因古人有的專工真書,有的專工草書,有的專工行書,確沒有能兼擅其美的。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有人說:“一千個草字,抵不上十個行草,十個行草,抵不上一個真書。”意思以為草書最易,真書最難,這豈是真心懂得書法的話?大抵下筆時如完全模仿古人,字就缺乏精神;如一味講求挺拔,又無法洗掉俗氣,所貴熟練精通,心手相應方好。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白雲先生和歐陽詢的書訣,對這問題,頗能得其大概,孫過庭說得更具體,都可以作參考。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趙孟頫 行書《續書譜》,感謝分享轉發


原文:真、行、草書之法,其源出於蟲篆、八分、飛白、章草等。圓勁古淡,則出於蟲篆;點畫波發,則出於八分;轉換、向背,則出於飛白;簡便痛快,則出於章草。然而真、草與行,各有體制。


歐陽率更、顏平原輩以真為草;李邕、西臺輩以行為真。亦以古人有專工真書者,有專工草書者,有專工行書者。信乎!其不能兼美也。或雲:草書千字,不抵行書十字:行草十字,不如真書一字。


意以為草至易而真至難,豈真知書者哉!大抵下筆之際,盡仿古人,則少神氣:專務遒勁,則俗病不除,所貴熟習精通,心手相應,斯為美矣。白雲先生、歐陽率更《書訣》亦能言其梗概。孫過庭論之又詳,可參稽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