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必須依靠“賽先生”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必須依靠“賽先生”


中央明確提出,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當前,防疫形勢複雜嚴峻。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要我們依靠“賽先生”,按“賽先生”意思辦,我們完全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賽先生”即是科學,依靠科學武器必能戰勝疫情。

按“賽先生”意思辦,就要加大科普力度,提升全民科學素養。針對節後大人流返京,摸清底數,分級分類細化防控指南。當前,國家衛生健康委、世衛組織聯合編寫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科普知識》;國家衛生健康委推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科普知識”手冊,全面介紹了預防新冠肺炎的基本常識;健康中國推出了《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居家醫學觀察全攻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寫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心理自助與疏導指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聯合推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治方案》(試行第五版)等等。這些手冊、指南、方案和攻略,對提高公眾自我防範意識和防護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按“賽先生”意思辦,就要靈活運用先進技術,彰顯科技“硬核”力量。依靠科學武器必能戰勝疫情。此次抗擊疫情,科學技術盡顯神威,助力戰“疫”,功不可沒。針對疫情,科技部啟動了疫情科技應對應急攻關項目,十幾個應急攻關項目取得重大進展,有的已將科技成果應用於疫情防控第一線;各地教育部門與機構充分發揮“互聯網+教育”的優勢,利用在線教育實現了“停課不停學”;相關科技企業及時將區塊鏈應用於醫療數據共享,以火神山醫院為代表的5G網絡全線開通;互聯網公司發揮自身平臺優勢,推出實時更新的“疫情地圖”、“發熱門診地圖”,用戶可方便、快捷、直觀瞭解相關疫情信息。此外,還有無人機助陣基層戰“疫”情,彰顯了科技“硬核”力量。

按“賽先生”意思辦,就要精準預判形勢,實施科學決策與指導。針對當前全國各地疫情防控形勢,相關部門應學會“彈鋼琴”,轉變工作方式,用科學務實管用的辦法推動工作落實。嚴格按照“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總要求,實施網格化、地毯式摸排,對轄區居民逐戶逐個進行健康排查,區別不同情況落實防控措施。嚴格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加強確診病例的溯源分析,打好主動仗。進一步規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設置,嚴格實行預檢分診和首診負責制度,規範發熱病人接診、篩查流程,認真落實發熱病人登記報告制度,堅決防止交叉感染。要關注城鄉結合部的管控,抓好群租房管理,做好小餐館、小旅店等“五小”行業及快遞外賣行業人員防疫工作,實現全覆蓋。科學工作,盡心作為,正常上班之後,要採取分散辦公、網上辦公和居家辦公相結合的方式,確保科學辦公。堅持“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對每名確診患者實行“一人一團隊、一人一方案”的精準治療措施,盡最大努力、採取更周密措施,遏制疫情擴散蔓延態勢,爭取早日迎來疫情拐點。

按“賽先生”意思辦,就要保持理性態度,堅決拒絕謠言。疫情來臨人人自危,各類謠言充斥網絡。有關疫情的謠言大多帶著響亮的“名頭”,比如某某媒體報道、某某專家評說、某某留學博士講述等,很容易讓一些不明就裡的人輕易相信,從而引起思想混亂,製造社會恐慌,給防疫工作帶來嚴重干擾和破壞。這一條條謠言,既需要冷靜對待,也需要對“小道消息”避而遠之,讓謠言止於智者;相關威部門要及時闢謠,讓這些謠言沒有滋生蔓延的可能,讓那些無畏的恐慌能夠消失得更快;加大信息公開力度,讓戰“疫”的“大前方”能夠快速、直接、清晰地呈現在公眾面前;強化信息監督管理,為信息發佈畫上“底線”“紅線”;依法查處藉助網絡散播新冠肺炎疫情謠言的違法案件,給予傳謠造謠者嚴厲懲處,以清朗網絡空間助力疫情防控戰。身處此次抗擊疫情戰役之中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保持科學理性的態度,以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的擔當為社會穩定做出更大貢獻,同心協力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抗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