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搶人大戰” 並不是放開落戶那麼簡單

打贏“搶人大戰” 並不是放開落戶那麼簡單

吸引人才這件事上,天津不是唯一數字顯赫的城市。

天津30萬落戶申請背後的“秘密”。

這幾天的天津很熱鬧。據天津人社局公佈的消息,自“海河英才”行動計劃發佈以來,不到24小時之內,已經有30萬人辦理落戶申請。

吸引人才這件事上,天津不是唯一數字顯赫的城市。西安早在去年就推出了一系列“搶人新政”,並不斷加大力度,成績斐然。2017年,西安全市學歷落戶11.4萬人,佔戶籍新政落戶人數的81.78%。今年一季度,西安自市外遷入戶籍24.49萬人,是2017年全年的1.2倍。

從被城市選擇,到主動選擇城市,這場“搶人大戰”無疑是雙贏的。城市獲得想要的人才,作為被搶的主體,人才也可以從中獲得自己想要的,比如創業政策,再比如購房優惠等,還有教育資源。

有人為子女能獲得參加高考資格,連夜到天津排隊落戶;有人因為考生多、錄取率低,就算山東拋出“一人落戶,全家落戶”政策也不考慮。

要打贏這場“搶人大戰”,並不是放開落戶那麼簡單。

喜與憂的根源

5月16日,天津發布 “海河英才”行動計劃,進一步放寬人才落戶條件,不用繳納社保、不用居住證,本科生只要不超過40歲、碩士研究生不超過45週歲,就可以直接在天津落戶,博士研究生落戶則不受年齡限制。據天津人社局公佈的消息,自“海河英才”行動計劃發佈以來,不到24小時之內,已經有30萬人辦理落戶申請。

搶人效果好的還有武漢。自去年以來,武漢不斷降低大學生落戶門檻,基本實現“零門檻”。 數據顯示,僅今年一季度,已近10萬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留漢創業,落戶3.9萬人。而該成績的背後離不開武漢作為“教育重鎮”擁有的89所高校資源。

與天津相比,山東的搶人新政也可以說誠意滿滿,但效果平平。

山東發佈的《全省公安機關服務新舊動能轉換20條工作措施》提到,放寬人才落戶條件,取消省級高層次人才及其共同居住的父母、配偶、子女落戶限制;取消高校畢業生以及各類具有專業職稱、技能等級人才的就業年限、社保年限、單位性質、居住場所限制;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急需人才憑人社部門證明直接落戶;而南京市更是因為首推出對應屆大學生開出“面試補貼”的城市備受關注。

但是大家似乎並不買賬。在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看來,究其原因是因為“高考太難,嚇退外省人”。

相比之下,山東雖然是教育大省,但更是高考大省,考生多、錄取率低,讓人難免心生忌憚。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等網站統計資料,山東省高考考生人數在2016年為71萬人,2017年為58.3萬人,這兩年裡都僅次於廣東、河南位居全國第三;而從錄取率看,2016年和2017年,山東省一本錄取率分別僅為13.89%和10.6%。

而南京所在的江蘇更是歷來與山東、河南這樣的高考大省比肩,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讓人才站得住腳,穩得下心

在當下這場“搶人大戰”中我們可以看到,降低落戶門檻成了一項標配。但戶籍並不是把戶口落在該地這麼簡單,戶籍制度一直是勞動力享有醫療、教育、社保等福利的准入制度。當人才進來後,如何提供相應的配套福利,或才是“搶人大戰”迴歸理性的進一步思考。

近日,在回應“搶人大戰”時,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就表示,既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把人才留在當地,實實在在為當地經濟發展做貢獻。

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藍志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亦表示,引進人才必須跟公共服務提供能力和樓市調控政策結合起來,要避免人口短期急劇湧入,超過城市的承載力,出現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生活保障等公共服務短缺的問題。

而對此問題,天津市有關部門日前也表示,此輪人才落戶新政,目的在於支持有意來津真正參與天津各項事業發展,願意在津腳踏實地創新創業的人員,而不是借落戶之機,單純掛靠戶籍,或為子女獲得參加高考資格、買房炒房的各類其他人員。

在“搶人大戰”中,除了發展前景之外,人才們最為關心的無非就是教育、醫療、住房等事關民生的幾大領域,因為這些因素直接關係到能否長期留住人才在當地工作與生活。在付一夫看來,一直以來,教育難都是民生難題,群眾對其訴求極高,然而事實上教育資源的供給卻頗為不均衡不充分。因此,擁有良好教育資源並在升學中具備優勢的城市或地區自然會在這場“搶人大戰”中被優先考慮。

因此,付一夫認為,各地方只有花大力氣理順和提升中小學教育環境和教學質量,人才才有可能站得住腳,穩得下心;否則,即便短期內在搶人之中佔得先機,但因教育滿意度無法提升而導致人才最終再度離去,這也將不利於城市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