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如果说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战争,那么深圳第三人民医院作为疫情患者的集中收治医院,就是深圳的绝对主战场和最前线。它于深圳,就像金银潭医院于武汉。

1月11日深圳三院接诊首例不明肺炎患者,至2020年2月12日24时,深圳累计确诊病例391例。这期间这个战疫最一线到底发生了什么?晶报APP拿到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三科的护士郑晓君写下的战疫日记,经其同意选摘刊登,让我们感受下最一线第一人称的工作生活实录。

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接收首例不明肺炎患者前一天

2020年1月10日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新发传染病指定收治医院,我们感染三科首当其冲。今晚,我和彭凌医生值班。大约22:00,彭凌医生接到指令,我们准备收治两名由港大医院转诊过来的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患者具体情况还不是很清楚,医疗二线正赶往港大医院会诊,要求我们先准备好病房,做好收治病人的准备。

于是,按流程上报,启动负压病房,安抚转移患者,准备床单位,清理走廊电梯通道,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些我们做了很多次,所以,一切都不陌生,做为三院专门收治传染病的科室,我们每年都是这样。

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战疫第一天,

想起2003年的SARS

2020年1月11日

今天,王主任组织全科学习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

冠状病毒这个名词,我们都并不陌生。2003年的SARS,大家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场疫情给我们生活和安全造成的冲击。

那年我刚从卫校毕业,正在实习。因为这场疫情,我们被提前要求结束实习。那时我们这群刚步入临床的菜鸟,被保护了。在等待的那段时间,我接到了深圳市东湖医院(现第三人民医院的前身)的录取通知。因为我们当时是双向选择,爸爸不同意,但我却很高兴。每天通过新闻,都会看到这家医院的报道,也看到在这所医院工作的一线人员的点点滴滴,我被感动着,我期待成为这所医院的一员,期待与这样一群人成为同事。我第一次违背爸爸的话,我毅然选择了这所医院。

编者注:事后被确诊为深圳首例、也是广东首例的新冠肺炎患者,是于1月11日转至深圳三院隔离治疗的,男性,66岁,现居深圳,2019年12月29日赴武汉探亲,2020年1月3日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1月4日返深后就诊,1月19日经国家卫健委确认确诊。

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腾空了整层病房

来接收肺炎病人

2020年1月13日

今天,我们腾空了整层病房。这两天接收的病人越来越多,周边对“武汉肺炎”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作为人家的儿子、女儿,孩子的爸爸、妈妈,家里人都非常担心我们。

我经常跟爸爸说的一句话就是:相信我们,我们是最安全的。借中国机长里袁泉的一段话,我们受过专业训练,从医生到护士,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这是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所以,请相信我们。

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战疫第6天,

女儿的一句话让我哭了

2020年1月16日

今天我打电话跟先生说:要不我下班就不要回去了,医院这边给我们安排了住宿的地方。

刘先生坚决不同意,他知道我一直有个坏毛病,在医院就永远睡不着,这是我的职业病,也是我的心理病。最后提议被打回,但我们最终还是决定把女儿送到爷爷、奶奶那里去住。

女儿一直很黏我,但走的那天,她很愉快的跟爷爷奶奶走了。我事后电话笑骂她是一个小没良心。但她说:奶奶说,我不能哭,我哭了,妈妈会伤心,妈妈现在已经很累了,我不能让妈妈再伤心。事后,我还是偷偷哭了,真是眼浅的人。

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除夕,吃工作餐过大年

2020年1月24日

自从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人传人,三天后武汉封城,解放军医疗力量弛缓武汉,往年欢快、轻松的春节气氛淡然无存,全国跑步进入全面抗疫的战斗。

今天是除夕,今年的除夕夜跟往年的不一样,我们很孤单,因为家人都不在身边,我们又不孤单,因为身边一堆同事相聚一起。

20:40,院领导和专家刚刚讨论会诊结束,病房同事也刚刚完成轮换交接。配餐室突然多了好多人,大家好像约好的似的,都不愿意回去自己过年。我们相聚一起,不分上下级,我们只是一群同事(其实,刘映霞副院长也在)一起吃除夕工作餐,一起过大年。

看着这一群刚刚还满头大汗,满脸口罩压痕的同事,现在满脸洋溢幸福快乐,谁又能看出大家其实都非常想家里爸爸、妈妈、先生、妻子、女儿、儿子……

我想,这就是一群英雄,笑对困难,笑看人生。

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战疫第16天,换休喽

2020年1月26日

ICU同事强势进驻,院领导体恤我们,决定让我们第一批一线人员换下来休息。

看到那接下来一周的休息,我都不敢相信。有时候幸福就是来得这么突然,连续半个月的奋战,说不累是骗人的。

上床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要睡足一天一夜,绝对不起床。

ICU同事,你们辛苦了!

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战疫第17天,

1号病人出院了

2020年1月27日

今天,护士长在群里发了1号病人出院的消息,我很高兴。大家的努力终于看到了成果,病魔是可以战胜的。

我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电话铃突然响了,护士长说病房情况严峻,问我能不能回去上个P班(下午班)。

“可以。”我回答。

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战疫第22天,我们来援军了

2020年2月1日

今天,深圳市12家市属公立医院的39名骨干护理人员加入我们三院护理团队,我们共同组成一个有103名护理人员的ICU团队,共同护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

作为6小组中的一组组长,我心里有点慌。今天和大家加了微信,也简单了解了组员的基本情况,但我还是非常担心,我担心自己不能很好地做好协调工作。好在大家都是ICU出身,我们很快上手,很快做好磨合。虽然第一天插曲不断,但最终我们同心协力很好地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位同事的一句话感动到了我,我问她为什么来支援?她说:“我没有太多想法,就是希望大家的生活可以尽快回到从前。”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多么可爱的一个人。

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战疫第30天,

终于可以陪女儿了

2020年2月9日

昨天我的鼻咽拭子结果一出来,我就第一时间回家了。太多天没有看到女儿,虽然每天有通话,但这两天,只能通过视频看到女儿样子、听到女儿声音。上班还好,下班一个人的时候,心里很焦躁,晚上睡觉也睡不好。所以阴性结果一出来,我就一刻也不想等了。

在家跟女儿活动了一天,我们一起上网络课程,一起看电视,一起上网。以前烦跟她做的事情,我今天都做得非常愉快。真想骂自己一句,人咋这么出息。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我晚上还要上夜班,所以要早点回去。分开的时候,小家伙还是哭了,我也很没出息地一起哭了。这算啥啊,又不是什么生离死别,真受不了我。

女儿的一句话还是让我非常难过,她抱着我说:妈妈为什么要是护士?

宝贝,妈妈想跟你说:其实妈妈很高兴自己是一名护士,因为妈妈除了当一名护士,我真想不到自己还可以做什么。妈妈让你难过了,对不起,宝贝,其实妈妈希望你能以妈妈为荣。现在疫情严重,这就是一场战斗,我们是坚守在第一线的人,所以我们不能后退。

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战疫第32天,曙光就在前方

2020年2月11日

春天离我们越来越近,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这两天出院的人数越来越多,据统计新增确诊病例越来越少。16床阿姨的病情也越来越稳定,我们心里像打了强心剂。忙完了一天的常规操作,同事陈霞看时间还早,阿姨今天精神头也不错,问阿姨要不要洗个头。阿姨期盼地问:可以吗?陈霞知道自己问对了。

黄其龙老师也过来帮忙,我们快速给阿姨洗了个头,帮阿姨吹干头发,还给阿姨扎了个可爱造型。阿姨照着镜子看了又看,我觉得她满意得不得了。但似乎觉得还差了点什么,对,给阿姨照张像,发给外面守候的家人,让他们安心,我想这一切才完美。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是第一线,病人及家属也同样在与疫情战斗,有被隔离的孤单,有等待的担忧与期盼,他们何尝不是第一线?

编辑注:

至2020年2月13日24时,深圳累计确诊病例400例,0死亡。至2月14日,深圳已连续10天有人出院,治愈人数已经破百累计104人!

日记作者|郑晓君(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三科护士)

来源|晶报APP(统筹:姚宇铭;编辑:王彪;制图:徐庆东;播音:黄丹)

独家|深圳战疫前线什么样?请看一位感染科护士的日记实录
  • 面对护师妻子“先斩后奏”,他寄来一封“逆行者”家书

  • 疫情过后,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

  • 今日关键词: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