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宣传、物资配送、接送学生……“90后”村干部将私家车改成防疫宣传车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何浩 通讯员 袁国栋/文、图

“不要赶场串门打堆堆,龙门阵留到二天摆,牌瘾来了再忍两天,确实要出门的,请戴好口罩,躺在家里,也是给国家做贡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渝北区大盛镇三新村的乡村马路上,一辆白色越野车每天在村内巡回播放提前录制好的方言版防疫顺口溜。

车子的引擎盖上张贴着“三新村疫情防控流动宣传车”,车的主人就是大盛镇三新村综治干部袁霆。今年春节以来,他不仅坚守在“抗疫”一线,还成了整个村的防疫宣传员、物资配送员,2月10日重庆市“云端开学”以来,他又多了一项任务——接送家中无网络、无电脑的学生到村委会上网课。

防疫宣传、物资配送、接送学生……“90后”村干部将私家车改成防疫宣传车

袁霆的车安装上了扩音器,贴上了横幅。

“听到广播,我们就知道袁霆来了”

“袁霆来了,袁霆来了……”大盛镇三新村辖区面大,人口分散,留守在村的村民多以老幼为主。这个春节,一听到扩音器由远及近地播放“不串门、不赶场、戴口罩”的防疫宣传,三新村的村民就知道袁霆来了。

“90后” 袁霆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后返回大盛镇三新村担任综治干部。自疫情发生以来,袁霆和村内另外30名党员积极相应号召,主动请战加入党员突击队,连续多日全面摸排辖区人员情况,入户宣传防疫知识。

三新村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村集体广播覆盖范围有限,干部党员入户宣传时间周期长、效率不高。前期,群众对干部入户的直接接触行为也较为抗拒。

怎样提高防疫宣传效率?袁霆想到了一个办法,在自己的私家车上贴上“三新村流动宣传车”横幅,把扩音器固定在车上,开始每天在村内巡回播放提前录制好的方言版防疫顺口溜。

“防疫宣传车开过,有时候想去串门打发时间,想想还是算了。”村民李东告诉记者,这样宣传有效果,为袁霆这种做法点赞。“听到广播,我们就知道袁霆来了,有时候他还为我们村不少人带点生活物资,大家也越来越支持配合他们的工作。”

“群众点单,干部上门”他给村民送物资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从大盛镇了解到,2月3日,三新村全村施行封闭式管理,为解决群众物资短缺采购难的问题,三新村及时建立“群众点单,干部上门”的配送机制,每日为群众代购生活用品、药具、农用物资等。

从那时起,袁霆又主动请缨当物资配送员,他的私家车也增加了“物资配送车”功能。

“我对村里的情况熟悉,每天开车进行防疫宣传的时候正好可以配送物资,这样速度快,省人力。”袁霆说,村里很多都是熟人和长辈,即使不是疫情期间,让带个物资我一样没有拒绝的理由啊。“何况现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除了给村民带点生活用品,春耕要到了,这几天需要农用物资的村民也多起来了。袁霆说,“我们尽量满足村民的需求,每次把物资递给他们,都能感受到他们对我们的那种信任和真诚。”

此外,2月10日重庆市“云端授课”开学以来,袁霆了解到村上有少数“有学子、无网络”的家庭。考虑到这部分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袁霆同其它同事商量,提前将村里的办公场所做好全面消杀工作,制定戴口罩、分散学、不交谈、不讨论的学习制度,在确保学生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每天将少数几名学生接到村委会,利用村委会的设备收看学习直播,帮助他们真正实现停课不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