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中的文化丨說“衣”與“袖”

衣食住行是人們日常所離不開的,其中又以衣居首。衣著服飾,既具有實用性,同時也體現了文化和審美,涉及生活習俗、審美情趣、文化心態、宗教觀念等諸多方面,實為觀察和了解一種文明與文化最直接、最便利的窗口。得益於漢字音、形、義一體的特殊性,我們可以通過與服飾相關的字來一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特點和發展脈絡,可以走近中國古人的日常,感受他們穿著打扮的冷暖好惡。

漢字中的文化丨說“衣”與“袖”

[唐]佚名《宮樂圖》

“衣”中大有文化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衣”字。

漢字中的文化丨說“衣”與“袖”

“衣”字的字形演變

“衣”在甲骨文中寫成

漢字中的文化丨說“衣”與“袖”

等形狀。整個字形像一件上衣,上面的人字形部分是衣領,兩側開口表示兩個袖筒,下面像左右衣襟交疊的樣子。“衣”的字形從甲骨文到小篆一直比較穩定,基本保持象形寫法。後來經過隸變,筆畫變得平直並有連接,才失去了象形性,最終成為今天的樣子。

如其字形,“衣”最初就是指上衣。《說文解字·衣部》:“上曰衣,下曰裳。”當“衣”“裳”並舉時,“衣”為上衣,“裳”為下衣。例如《詩經·邶風·綠衣》:“綠衣黃裳。”《詩經·齊風·東方未明》:“顛倒衣裳。”《楚辭·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漢字中的文化丨說“衣”與“袖”

西漢直裾素紗襌衣

“衣”由專指上衣,進而又作為衣服的通稱。例如《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論語·里仁》:“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韓愈《醉後》:“淋漓身上衣,顛倒筆下字。”

再進一步,“衣”又可以指那些像衣服一樣蒙覆或包裹於事物表面的東西,比如炮衣、書衣、筍衣、糖衣、花生衣等。

在古代詩詞歌賦當中,能見到動植物身上各式各樣的“衣”。例如:唐代陸龜蒙《奉和襲美二遊詩·任詩》“魚驚尾半紅,鳥下衣全碧”,宋代陸游《小園獨立》“新泥添燕戶,細雨溼鶯衣”中的“衣”,是指鳥類的羽毛。南朝梁元帝《和鮑常侍龍川館》“苔衣隨溜轉,梅氣入風香”,唐代白居易《營閒事》“暖變牆衣色,晴催木筆花”中的“衣”,是指苔蘚。唐代李建勳《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隔紙烘茶蕊,移鐺剝芋衣”,五代宋齊丘《陪遊鳳皇臺獻詩》“金桃帶葉摘,綠李和衣嚼”中的“衣”,則是指果實的皮,等等。

漢字中的文化丨說“衣”與“袖”

[明]陳洪綬《花鳥草蟲寫生冊》

“衣”由指衣服這種事物,進一步又可以表示“穿(衣服)”這樣的動作行為,古時一般讀成yì。例如《莊子·盜蹠》:“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此處的“衣”是給自己穿(衣服)的意思。在此基礎上,“衣”也可以表示給別人穿(衣服),例如《史記·淮陰侯列傳》:“(漢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

漢字中的文化丨說“衣”與“袖”

[宋]劉松年 宮女圖

“衣”現在還作為部首使用。以“衣”為部首的字大多跟衣服有關,比如“初”的字形是用刀裁衣服,因以“裁衣之始”表示起始、開端之義;“裕”則以衣物很多來表示富足之義;“衰”最初是指用草編織的雨衣;等等。

衣著服飾與人類文明的發展密不可分。隨著社會的進步,“衣”這種最初緣於保護身體的物品,其功用早已不再止於避寒防曬、蔽體遮羞。孔子說:“(君子)見人不可以不飾。不飾無貌,無貌不敬,不敬無禮,無禮不立。”這是將儀容、儀表與禮儀修養聯繫在一起。屈原則說:“餘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寶璐。”更是將個性化的服飾視為人格與情懷的象徵。

“袖”中大有文化

“袖”以前寫作“褎”,由“衣”和“

漢字中的文化丨說“衣”與“袖”

”組成。“衣”表示字的意義跟衣服有關,“

漢字中的文化丨說“衣”與“袖”

”讀作suì,是“穗”的早期字形,此處表示“袖”的讀音與之接近。“袖”另有一種字形為“褏”,改用“由”表示整個字的讀音。《釋名》認為,“由”兼表“手所由出入”之義,聊備一說。今天,“袖”作為規範字形,當是由“褏”演變而來。

漢字中的文化丨說“衣”與“袖”

“袖”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解字》:“褎,衣袂。”又有“袂,袖也”。可見,“袖”“袂”同義,皆指衣袖。《詩經·唐風·羔裘》:“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描寫的是一位卿大夫身著袖口鑲有豹皮的羔羊皮禮服,趾高氣揚的神態。《左傳·襄公十四年》:“餘不說初矣。餘狐裘而羔褎。”這是春秋時期衛國一位名叫谷的官員逃回國接受審判時引用的俗諺。“狐裘羔褎”是以昂貴的狐皮為衣身,而以廉價的羔皮為衣袖,比喻整體很好而略有瑕疵。谷以此自辯,希望對方以整體政績的好壞而非一時一事之得失來評判自己,最終得以豁免。

與今天不同的是,古代的袖子很長,垂下時手不外露。正因為如此,曹植的《美女篇》中才會有“攘袖(挽起袖子)見素手”的描寫。古代詩文中所謂“長袖”“修袖”皆言袖之長。如《韓非子·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曹植《洛神賦》:“揚輕袿(guī,婦女的上衣)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久立)。”東漢張衡《南都賦》:“修袖繚繞而滿庭,羅襪躡蹀(niè dié,小步走的樣子)而容與(悠閒自得的樣子)。”

中國古代的舞蹈特別注重並善於用飄飄長袖來表現舞者的翩翩多姿和旖旎情態。因此,古人常以“長袖”喻舞衣。如東漢傅毅《舞賦》:“羅衣從風,長袖交橫。”唐代虞世南《詠舞》:“繁弦奏淥水(淥水,古曲名),長袖轉回鸞(回鸞,古代舞曲名)。”有時候,“長袖”更進一步被用於借指歌舞伎。如南朝梁元帝《對燭賦》:“爾乃傳芳醁(lù,美酒),揚清曲,長袖留賓待華燭。”唐代錢起《江陵晦日陪諸官泛舟》:“城南無夜月,長袖莫留賓。”

漢字中的文化丨說“衣”與“袖”

繞襟衣陶舞俑

古時的衣袖不僅長,而且寬大,因此又有“廣袖”一說。《玉臺新詠·漢時童謠歌一首》:“城中好廣袖,四方用匹帛。”漢代辛延年《羽林郎》:“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南朝梁吳均《小垂手》:“且復小垂手,廣袖拂紅塵。”

由於古代的袖子長且寬大,當人情緒激動時,常做揮動、甩動衣袖等舉動,也就是“奮袖”“拂袖”“揮袖”“振袖”等。例如《漢書·楊惲傳》:“是日也,拂衣而喜,奮褎低卬(áng,昂),頓足起舞。”元代王冕《冀州道中》:“飲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三國時期阮籍《詠懷》之十九:“寄顏雲霄間,揮袖凌虛翔。”西晉張協《洛禊賦》:“振袖生風,接衽(rèn,衣襟)成幃。”

漢字中的文化丨說“衣”與“袖”

陳家大山楚墓帛畫

那麼,古代的衣袖究竟有多長呢?一則典故可以讓我們得窺一二。據《漢書·佞幸傳·董賢》記載,董賢受漢哀帝寵幸,“常與上(皇帝)臥起。嘗晝寢,偏藉(此處指壓住)上褏,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褏而起”。即使從中剪斷也不致傷及肢體,足見衣袖之長。而漢哀帝寧可剪斷衣袖,也不肯驚擾董賢,可見寵愛之深。

古代袖子之長大,不僅可拂、可揮、可斷,還可納物其中。袖中所藏,可以是書籍、信札等平常物品,也可以是金錢銀兩等貴重之物,甚至可能是武器、兇器等。南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寫採蓮女子“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李白《贈友人三首》之二中亦有:“袖中趙匕首,買自徐夫人。”基於此,“袖”由“衣袖”之義,又發展出“藏於衣袖之中”的意思。

明代宗臣《報劉一丈書》:“則甘言媚詞,作婦人狀,袖金以私之。”這是把袖中所藏金錢送人。南宋曾敏行《獨醒雜誌》卷一:“梅聖俞時為縣主簿,一日,袖所為詩呈公。”則是將袖中所藏之詩示人。《史記·魏公子列傳》:“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是用袖中所藏的鐵椎攻擊人。人們常說“兩袖清風”,字面意思是衣袖內除清風外,別無他物,以此讚譽為官之清廉,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

有人說,服飾是無言的文化。而漢字作為語言符號,通過自身的音、形、義把這種文化形態記錄下來。“衣、袖、冠、冕”等常見的服飾用字,記錄並串聯起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最不容忽視的要素,是考古出土文物之外另一種形式的歷史刻錄和見證。

◎本文原載於《月讀》(作者富麗),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