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說兩晉:從焚裘示簡到羊車望幸,晉武帝前明後昏竟與滅吳有關

今年種竹,來年吃筍;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是清代翟灝寫在《通俗編》裡的話,用來比喻西晉的建立,再合適不過了。憑藉著父、祖兩代人十六年的政治博弈和戰場拼殺,晉武帝司馬炎輕鬆收穫了最後的果實,一個屬於自己的龐大帝國。相較於劉邦與朱元璋的艱辛,晉武帝可謂輕省,或許正是這個緣故,讓他缺失了開國君主應有的堅韌,成為前明後昏、功不掩過的失敗帝王。


故事說兩晉:從焚裘示簡到羊車望幸,晉武帝前明後昏竟與滅吳有關

公元278年,太醫司馬程為了取悅晉武帝,獻上一件名貴無比的華衣,雉頭裘,沒想到馬屁竟拍到了馬臉上。見此禮物,生性豪奢的晉武帝勃然大怒,當眾燒燬了這件寶衣,並明令禁止任何人穿戴此類的奢侈品,從而贏得了世人的掌聲。原來,就在頭一年,北方五個郡國寒霜突降,地裡的莊稼損失慘重;是年夏月,一場洪水席捲了司、冀、兗、豫、荊、揚六州,陰平、廣武兩地又頻發地震,致使數十萬百姓家破人亡。為了籌款賑災,紈絝靡費的晉武帝一改往日的做派,帶頭節衣縮食,大幅削減了宮中用度。然而,晉武帝的明君形象並沒有維持太久,一年後他將著手埋葬自己的王朝。


故事說兩晉:從焚裘示簡到羊車望幸,晉武帝前明後昏竟與滅吳有關

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決定攻滅孫吳一統天下,徹底結束三國時代。然而在伐吳的問題上,司馬炎卻遭到了多位重臣的阻擾,其中反對最激烈的竟是即將統馭六軍的太尉賈充。賈充不但是晉武帝的親家,也是司馬氏最得力的勳臣舊屬,曾經為了司馬昭殺過曹魏的皇帝,在朝中舉足輕重。為了諫阻伐吳,賈充與荀勖聯合進言,說吳有長江天險,而北軍不習水戰,況且近年天災頻發,以現有的國力很難取勝。對待賈充,晉武帝向來言聽計從,可這一次卻沒有買賬,他採納了杜預、張華的建議出兵伐吳,僅用了四個月就結束了戰爭,彰顯出雄主的風範。


故事說兩晉:從焚裘示簡到羊車望幸,晉武帝前明後昏竟與滅吳有關

當西晉的君臣為天下一統彈冠相慶的時候,一顆憂國之心愈發沉重,他就是竹林七賢之一的尚書僕射山濤。跟賈充一樣,山濤對晉武帝伐吳也持反對意見,不過他並不擔心戰爭的勝負,而是擔心統一之後的晉國。當賈充勸阻伐吳失敗以後,山濤在朝下與人說道:“只有聖君才能同時消除內憂外患,如果不是,外部的安寧只能加重內部的隱憂。以目前的情形來看,留著吳國對我們更加有利。”很顯然,在山濤眼中,晉武帝不是聖君,孫吳的滅亡只能給國家帶來災難。

這就奇怪了,難道晉武帝統一天下還錯了麼?山濤之言匪夷所思。不過,就是這樣荒謬的言論,卻準確地預判了西晉的未來。


故事說兩晉:從焚裘示簡到羊車望幸,晉武帝前明後昏竟與滅吳有關

一統天下的晉武帝認為外患盡除,可以專心享樂了,於是把後宮擴充到萬人。由於嬪妃過多,晚上跟誰睡覺就成了問題,晉武帝別出心裁,坐著羊車巡幸後宮,停到哪裡就在哪裡留宿。

因為晉武帝的放縱,朝廷的政務日漸荒廢,整個國家竟沒有半點新興王朝的氣象。在此後渾渾噩噩的十年裡,晉武帝親手給自己的王朝埋下了三顆定時炸彈:第一,解除地方軍備,導致國家在面對內亂和外族入侵時束手無策;第二,大肆封藩,為長達16年的八王之亂種下了惡因;第三,也是最致命的一點,他有26個兒子,偏偏選擇了痴傻呆苶的司馬衷做自己的儲君。在《尚書·太甲》中有這樣的話∶“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西晉有此種種,國若不滅天理難容。好了我是小歇,感謝關注歡迎留言,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