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如何投資理財,這裡有4條重要建議

2020年可謂不易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很多人的工作節奏都被打亂了,收入也或多或少會受到波及。不少網友開始面臨靈魂拷問:如果一直不上班,沒有收入了自己的儲蓄還能支撐幾個月?正是在這樣的時刻下,大家才意識到平時攢錢理財的重要性,只有足夠的資金保障才能更好應對意外風險。


2020年如何投資理財,這裡有4條重要建議


說到理財,很多人都想知道有哪些具體的技巧。但其實正確的理財理念是重要的前提。那麼,對於廣大普通投資者而言,什麼樣的投資理念是正確的?

此前有不少理財顧問都表示,正確的投資理念毫無疑問,首先必須是保證資金安全,學會止損。因為,高收益必定高風險。這是來自炒股大神巴菲特的投資忠告:“第一,永遠不要虧損:第二,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

2020年如何投資理財,這裡有4條重要建議


投資理財熟記5大風險等級

其實,很多人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都會看到產品顯示的風險等級,如R1、R2、R3、R4、R5等標註。這到底是什麼含義?銀行理財產品為何要劃分風險等級呢?

經濟日報援引理財專家表示,國內一般銀行將理

財產品風險由低到高分為R1(保守型)、R2(穩健型)、R3(平衡型)、R4(成長型)、R5(進取型)五個級別。其中:

R1(保守型)是指產品總體風險程度低,收益波動小,產品本金安全性高,收益不能實現的可能性很小。

R2(穩健型)是指產品總體風險程度較低,收益波動較小,雖然存在一些可能對產品本金和收益安全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但產品本金出現損失的可能性較小。

R3(平衡型)是指產品總體風險程度適中,收益存在一定波動,產品本金出現損失的可能性不容忽視。

R4(成長型)是指產品總體風險程度較高,收益波動較明顯,產品本金出現損失的可能性高。

R5(進取型)是指產品總體風險程度高,收益波動明顯,產品本金出現損失的可能性很高,產品本金出現全部損失的可能性不容忽視。

在理財風險評估報告上,評估結果顯示最多的客戶風險等級是這兩種類型一R1保守型和R2穩健型。

2020年應該怎麼做理財和投資呢?

簡單來說,風險承受能力是指能承受多大的投資損失而不至於影響正常生活。風險承受能力要綜合衡量,與個人資產狀況、家庭情況、工作情況等都有關係。顯然,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放平心態,保住本金才是第一位的。

第一: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讓自己的資產保值是第一位,賺錢是其次;

第二:不恐懼,不貪婪,採用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方法,賺取屬於自己應該賺的錢;

第三:銀行收益率呈下降趨勢,鎖定長期理財方式,儘早鎖定長期收益還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大形勢下,打破剛兌的時代已經到來,大家更應該提高辦別風險的能力,家庭資產配置不能單一化。

不過,凡是投資均有風險,購買還需謹慎。在投理財中高收益和高風險件往相伴而牛,對銀行理財產品也是同樣如此。

本號部分文章系轉載,登載該文章目的為更廣泛地傳遞信息,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也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本號會盡可能地對原作者及原出處進行明示。如因操作人員疏忽,造成漏登的,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