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援湖北醫療隊員疫區日記張貞哺乳期內披戰袍 我為家國斷秀髮

【陝西援湖北醫療隊員疫區日記】張貞:哺乳期內披戰袍 我為家國斷秀髮


陽光訊(記者鄭亞雷)1月26日起,我省先後組織多批千餘名醫護人員成立醫療隊赴武漢支援湖北省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陽光報聯繫到前方醫護人員,在緊張的救援工作間隙,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疫區一線工作生活的細節,並開闢專欄“陝西援湖北醫療隊的疫區日記”,在陽光報、陽光網、官微、官博、少年家國信公號及本報其它各新媒體平臺推送。

陝西援湖北醫療隊員疫區日記張貞哺乳期內披戰袍 我為家國斷秀髮


哺乳期內披戰袍 我為家國斷秀髮

一晃,我隨西安交大一附院支援武漢醫療隊來到武漢己經一週多了,這一週以來的人生體驗和生活內涵比十幾年都豐富,心靈經歷了一次次驚心動魄!

2020年1月12日我休完產假,1月13日迴歸工作崗位,公公與婆婆都己70高齡,且身體不好,老公也在醫療保障單位工作,2月3日已復工,上有老人下有半歲小孩都需要我照料。本來我完全可以不去武漢,但武漢疫情緊急,時時牽動了我的心,國難當頭,就應該為國分憂、甘於奉獻。得知需要支援武漢的第一時間,我就向醫院領導主動報名要求去武漢支援,當時領導和同事都驚訝了。護士長鬍曉紅關切地說:"你情況特殊,不用報名了,哺乳期要好好休息,一年內不安排上夜班,不能過度勞累。"但我還是依然報名了。當時我並沒有告訴父母,怕他們因擔心而不同意。

陝西援湖北醫療隊員疫區日記張貞哺乳期內披戰袍 我為家國斷秀髮


2月6日下午,我們西安交大一附院支援武漢醫療隊133名醫護人員集結,準備統一赴武漢,我這才打電話告訴媽媽,還未說完,媽媽己經泣不成聲,但深明大義的媽媽還是趕來幫我收拾行李,對我千叮嚀萬囑咐,讓我好好幹。

2月7日,我們一行人抵達武漢。醫院領導的關愛,同事的鼓勵,團隊的協作,加上家人的關愛,使我的心理極度恐慌與極度焦慮,逐步得以緩解。

平常我是一個愛美的姑娘,可是在特殊時期,為了避免疫情傳染,只好第一次將一頭秀髮剃光,別提心裡有多難受了。

"我為家國去秀髮,我為人民披戰袍。待到魔疫消亡日,再留青絲飄蠻腰。""待我長髮及腰,一定再來武漢看看。"我們姑娘們用這樣的詩句相互安慰,相互激勵。

陝西援湖北醫療隊員疫區日記張貞哺乳期內披戰袍 我為家國斷秀髮


但更艱苦的考驗還在後面。由於我們面對的是危重病人,隔離病房患者沒有家屬照料,我們還要承擔病人生活護理的重任。為了儘可能地節省有限的隔離防護物資,護士們6個小時進行一次輪班,看似時間不長,但沒有穿上隔離衣,一般人很難體會到在隔離病房裡行動不方便帶來的體力和精力的雙重消耗。防護服下的洗手衣一個班下來完全溼透,身體浸泡在溼淋淋的洗手衣內如同身著鉛衣,很容易造成虛脫,護目鏡裡面凝結的霧氣極大阻礙了視線,但也無法擦拭,面戴口罩長時間缺氧帶來了強烈的窒息感。


上班後僅兩天就因帶防護眼鏡將臉壓破了,臉又痛又脹,洗臉時手都不敢碰,沒辦法就乾脆貼上創可貼。每天穿防護服和脫防護服,都要分別花40多分鐘,加上從住地到醫院耗費的時間,每天工作和準備工作的時間均比較長。上班時由於穿上防護服不便上廁所,就穿上成人尿不溼,再渴也不敢喝水,喉嚨又幹又痛,特別難受。下班後回到住處,也不敢多喝水,因為多喝水無法休息,時間長了出現便秘。上班太累不說,還太危險,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感染,真是冒著生命危險啊。下班後又因生活規律失調,加上上班時的恐怖場景不斷浮現,竟然難以安眠,只恨當初沒有帶上安眠藥。如果長期休息不好,身體免疫力自然下降,太可怕了。

陝西援湖北醫療隊員疫區日記張貞哺乳期內披戰袍 我為家國斷秀髮


好在下班收拾完後,我常常與家人進行視頻聊天。7歲的女兒彷彿一下子長大了,關切地叮囑我好好保護自己;半歲的小男孩瞪著眼睛傻乎乎的,憨態可掬;媽媽噓寒問暖,讓我一定堅強下去,一股股暖流頓時湧上心頭,使我力量倍增。"張貞,你可是咱們醫院支援武漢隊伍中的唯一一個哺乳期產婦,一定要注意身體,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咱們醫護人員一定要零感染。"醫院領導的關懷,使我徹底克服了恐懼不安,我想不到自己平常一個弱女子,在國難當頭時,竟然成為一個天天都在參與生死大營救的女戰士。

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我們6名護土一個班次負責著20多名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護理工作,不論是輸液、給藥、量體溫、量血壓,還是運用有創、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進行心肺復甦、恢復心跳、恢復血壓、恢復生命體症……我都覺得我們是在與死神爭奪危重患者,我稍有麻痺大意,患者就會在我的眼皮底下被死神奪走。“我知道你們從西安大老遠來武漢是為了救我們,看到你們每天這麼辛苦,真是太感謝你們了。等我病好了,我一定去西安看你們。”一位老大媽拼盡全力對我說。聽完老大媽的話,我一邊點頭一邊哽咽著說:“大媽,您一定會好起來的!”

陝西援湖北醫療隊員疫區日記張貞哺乳期內披戰袍 我為家國斷秀髮


為了緩解危重病房的恐懼氣氛,我儘量多安慰病人,讓他們重塑人生信心,心理上儘量多一些戰勝病魔的希望。現在,危重病房的恐懼壓抑氣氛逐漸少了許多。

現在,雖然每天累得脖子痛、腰痛、腿痛,渴得嗓子冒煙、喉嚨痛,但是一想到自己的辛苦疲勞,將換來一個個垂危病人的康復,換來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再現,就覺得很值很值!因為,當疫情來襲,救死扶傷,共赴國難,是我們醫護工作者的天職與擔當!

西安交大一附院援武漢國家醫療隊員 張貞

2020年2月1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