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是不是赵匡胤导致了宋朝国富军不强的局面?

开大火车


其实首先我并不认同宋朝军队实力孱弱这个观点,

其实宋朝的军力还是比较强盛的,只是失去了养马地之后,步兵与骑兵对战,在兵种上没有优势。步兵的机动性远远弱于骑兵,打得赢,追不上,打不赢,逃不掉,这才造就了很多次惨案,其实总体来说,宋军不算太差。

但是说宋朝军队弱势,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宋朝两次亡于异族之手。而且仿佛整个宋朝一代,都在消极防守,没有汉唐那种开拓疆土的精神。但是这一切不能全部由宋太祖赵匡胤来承担,至少耻辱柱上也有他的好兄弟宋太宗赵光义的一半,甚至一大半。

整个宋朝,其实他的基因是有缺陷的,由于经历了中国最黑暗,最混乱的时期五代十国。再加上自身得国不正,赵匡胤对于昔日的同袍们,非常的忌惮,唯恐这些手握实权的将领有样学样,再从自己的子孙手中夺取政权。

他处心积虑的进行军事制度改革,逐步回收诸将手中的军权,这在这位靠着军队起家的皇帝眼里,是确保帝国千秋万代的头等大事。

在他的一番操作之下,就有了大宋朝的名场面,杯酒释兵权。这些军中威信极高的老将们纷纷退居二线,这给了赵匡胤大张旗鼓的改革军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毕竟新提拔起来的将领,没有这批老将们那么有威望。

赵匡胤紧接着又来了第二波操作,将侍卫亲军拆成为侍卫马军和侍卫步军,再加上原有的殿前司,将禁军分拆成为三衙。同时,在这三大部门之下,又设立了四卫,在这之下,又有一大堆机构,通过这一样一层一层的安排,任何一个武将手中掌握的兵力,都较之五代十国时期大为减少,这样一来,武将谋反的机会大为降低。

可是你以为赵框胤对此就满足了吗?这怎么可能?赵匡胤破天荒的将军队的训练和调动权力分开,以枢密院掌管军队的调动,而前面的三衙,则只负责军队的训练。

这些制度的形成,效果确实不错,宋朝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军事叛乱,但是宋朝军队的战斗力确实打了折扣。

但是我们又会回过头来看,宋朝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赵匡胤死的不明不白。以赵匡胤的军事能力,他完全可以解决他所面对的北方问题。赵匡胤是当时最好的军事将领,应该没有之一,而当时的宋军,处于战斗力最为顶峰的时期,丝毫不畏惧契丹军队,这从宋太宗的两次北伐中,我们都能看出一二。

如果再给赵匡胤多一点点时间,我们不指望它消灭契丹,但是夺回燕云16州还是很有希望的。我们再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不能全部夺回,也能够占据好几个州,这样一来,对于后世的宋朝军队采取北伐行动,打开了一个好的局面。

可是千不该万不该,他有一个好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很有可能就是改变了历史的那个人,我认为,这位宋太宗就是他哥哥死亡的直接负责人。

他强制下线了宋太祖,这为精于内政,疏于军事的皇帝,在军队中的根基其实并不稳固,否则也不会出现在北伐兵败之后,得不到他的下落,军队准备拥立宋太祖的儿子当皇帝的事情。

这件事情也加深了宋太宗对军队的不信任感,又搞出了一个将从中御。可以说这个制度的产生,束缚住了宋军的将领。赵光义在作战之前,在距离前线千里之外,就已经画好了行军布阵图。

有了这个最高指示,前线的将军们只能按照他的意思来,哪怕就是不合理的,也不敢有半分违拗。这让前线的将领怎么打仗?这怎么能够打胜仗?

所以我说宋军战斗力不强赵光义的责任远比赵匡胤大,如果他还能忍耐,相信他雄才大略的哥哥,一定能够解决北方问题,只可惜历史不容假设。


历史评说


我是北派说书人,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当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建立了宋朝,接着赵匡胤便是南征北战,称帝之后便是打算继续北伐,结果呢,就莫名其妙的死掉了,我们不管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但是我们却能够看出来,当年赵匡胤誓要夺取燕云十六州是有原因的,毕竟历代王朝,只要占据燕云十六州的话,便是死死的把握住了北境的关隘,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就很困难,可偏偏刚打下几个州,赵匡胤便死了。

燕云十六州是个好地方,只要占据这里,相互间连成片,可拒强敌,向南可直冲中原腹地,向北可攻游牧民族,可惜这一块地方,却让契丹人给抢了,直接将北宋势力范围撵到了黄河以南。

至于赵匡胤,则是生怕自己的江山怕被别人夺了,弄了个重武轻文,导致了朝廷当中,多数文官集团的肆无忌惮,他们做恶,军队买单。

再次就是地理位置导致了宋朝一直处于战略守势的状态,没有良好的马场,地处平原地区,北方唯有黄河这一道天堑。

要说是赵匡胤导致了整个宋朝软弱,那你就想多了。


北派说书人


宋太祖赵匡胤导致了宋朝富而不强?!我分几部分来说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点,乱世风云拨迷雾。



在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五代十国”,那时候战局混乱、民不聊生。在这个风云莫测,草根上位的时代后期,出现了一个影响赵匡胤一生的人物,“雕青天子”郭威。


郭威何许人也?冷不丁一提,大家可能不知道,但说到“黄袍加身”大家肯定如雷贯耳。没错,“黄袍加身”乃是郭威首创,赵匡胤就是学的他,他可以说是赵匡胤的“师父”了。郭威是市井草根出身,靠着一身本事混到了后汉掌握兵权的大将军,后来后汉皇帝觉得他权利太大,想要夺回兵权之时,毅然发动政变“黄袍加身”,排除阻碍、上位登基,建立了五代最后一个朝代周朝,史称后周。

而这时的赵匡胤正在给郭威当小弟,郭威这一手“黄袍加身”当真是让赵匡胤吃了一惊,嗯?!原来还有这种操作。全程参与和目睹了“师父”的上位史,老赵似乎发现了新大陆,这对他以后的政治军事生涯有很大的启发。

第二点,一朝兵变披黄袍。


后周可能注定是一个短命的朝代,短短十年就经历了三代皇帝。到了第三代皇帝,年仅七岁的周恭帝上位之时。而这时的赵匡胤,已经靠着自己的才能逐渐掌握兵权、积聚了自己的实力。 胸怀大志的赵匡胤正在等待一个时机,可以结束纷争、建功立业的时机。


如此,这个机会来了。公元960年,大年初一,为应对“辽国和北汉要攻打周国的传闻”,朝廷急命赵匡胤带兵前往边境,赵匡胤在带兵行军至途中,在手下将士的拥护下,发动了那场历史上著名的“陈桥驿兵变”。进而也学着他“师父”郭威,照样来了一手“黄袍加身”,并顺利返回京师登上皇位,结束了混乱的“五代十国”,建立了历史上又一个,某种程度上大一统的政权宋朝!

第三点,把酒庆功释兵权。


那么建立宋朝之后,局势稳定之后,摆在赵匡胤面前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没错,还是“黄袍加身”,这是老赵心里的疙瘩。 老赵想了,我“师父”郭威“黄袍加身”当了皇帝,我也是如此,虽然我相信我这帮兄弟,可……万一我那些手下的手下再给我那些手下披上黄袍(有点乱,请自行理清,冷漠脸),后果不堪设想啊。可是我又不想效仿前人,随便找理由杀了我那些过命的弟兄,唉……有什么两全其美的方法?思来想去,老赵下定决心,不如请这帮老弟兄喝酒吧,酒桌上好说话啊。这不,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老赵把憋在心里的苦衷委婉的告诉了众弟兄。众弟兄也是明白人,纷纷表态不敢造反。最终,老赵许给了众兄弟荣华富贵,并在这“愉快”的氛围里解除了手下的兵权,嗯,咳咳,至少我们老赵是愉快的。

第四点,发展经济强皇权。


为了发展经济民生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建立很多新的有效制度。

其一、权利互相制约的制度。枢密院和三衙两个部门分别掌管军权和军令,互相牵制制约,这样就不会让其中一方做大。

其二,兵力互相制约的政策。全国兵力分给中央和地方一人一半,而地方兵力又分散到各地,这样地方想造反就很困难,中央军想造反又有地方军钳制,有效预防了内部作乱。

其三,官兵定期换防的制度。全国官兵定期换防,防止在一个地方扎根,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圈子”,防止“做大做强”。

其四,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为了发展经济、鼓励农业生产,赵匡胤减少了赋税,并调取人才专门治理了经常泛滥的黄河,为百姓搞发展搞农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总结:在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更是把兵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国家稳定了,百姓安稳了,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而相对应的军事实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也导致周边的几个国家,对这个战斗力较弱但又肥的流油的猎物虎视眈眈。


历史趣访谈


很多人都把宋朝军弱的责任归咎于宋太祖的“以文治国”国策,我觉得这需要客观辩证的来看。

第一,北宋为什么要以文治国?

众所周知,晚唐之所以不振,很大程度上在于地方上尾大不掉的藩镇割据,在唐朝灭亡之后,五代十国非但没能重塑一个稳定繁荣的大一统国家,反而进入了一个军阀混战礼崩乐坏的时代。究其原因,就在于地方势力太过于强大,不仅阻碍了国家统一的进程,反而还常常祸起萧墙内乱不止,成为了当时急需解决的时代难题。

宋太祖有一统天下之才,先后南征北战基本上统一了汉地,重建了大一统集权统治模式的帝国,但是在这个看似庞大,但内部松散的帝国内依然有祸起萧墙的隐患,于是将地方节度使权力的收回就成为了中央需要考量的问题,所以若想帝国江山稳固,杯酒释兵权后的“以文治国”或许是目前能想到的最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

第二,以文治国真的会影响到军事吗?

根据后世的历史经验来看,以文治国将文治立为首位,或许武治会受到影响,但是影响是不大的,像明清两朝依然是文治为主,但并没有掩盖住它们在武略上面的荣耀,依然能够开疆拓土令四海宾服。同样,在北宋初期文治开启之时,宋朝的军事实力依然是强盛的,作为靠武力打天下的赵匡胤,不可能不知道军事的重要性,对军队也留足了弹性空间。

至于宋中后期屡战屡败,一方面,因为宋朝的统治者贪图安逸,能力且不及前人,玩不转太祖设计的制度,反而信奉“以文治国”的教条主义,再加上宋军将士久疏战阵武备废弛,文官贪腐蔚然成风,安能不败乎。另一方面,北方外族强大势力的崛起,从昔日的部落联盟走向了联合国家模式,先有辽国后有金,金之后又是元,而这些外族在此时具备了问鼎中原的野心和实力。
总的来说,宋朝军事不振不应把责任全推到宋太祖身上,宋太祖的“以文治国”的实质是唐宋经济大变革时代和消除地方势力坐大共同作用下的历史结果,这时候的宋朝在经济、政治体制机制方面也趋于完善,形成了以商品经济为物质支撑,科举制为依托的新型社会结构,经济大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在了开放的宋朝。


纳兰谈史


也不能这么说。宋朝所谓的军力不强,一个是因为没有幽云十六州之地,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北方防御体系,这个是宋朝建立之初就不得不面对的先天缺陷。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唐末以及五代,藩镇作乱成了家常便饭,宋太祖不得不防,不得不重文轻武,根本没得选。

没有幽云十六州,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是致命的,中原腹地直接暴露在外敌锋芒之下,无险可守,这笔账,还得算在石敬瑭头上。北宋对幽云之地一直是耿耿于怀,宋太宗时期,还发动了收回幽云十六州的军事行动,只可惜,失败了。但是,终北宋一朝,对于幽云十六州,一直念念不忘,甚至无脑到了跟女真人合击辽国以夺回幽云十六州的地步。

而重文轻武这个事,熟悉唐史和五代十国史的童鞋,就知道“轻武”是多有必要。那时候,军队已经到了“军旅之士各知其将,而不识天子之惠”的地步,藩镇作乱不可制,武人篡国轮番上演,就连宋太祖自己,也属于武人篡国类型,他太明白武人作乱的危害了,所以立国以后,就积极寻求弱武之策,逐步打压武将,以图根除武人作乱的土壤,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而重文呢,也是体现了宋太祖企图通过吏治、文治手段收拾天下混乱人心的决心。

当然,对武人的压制措施,随着北宋后继者的逐步加强和深化,还是带来了副作用:武将素质极速下滑,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非正常军队状态,也极大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让秦汉以来的尚武风气从此没落。

宋太祖是经历过五代混乱局面的人,当初的重文轻武之策,也是防止武人作乱重演的最好办法,是根据时下局势的“对症下药”,但是,随着历史发展,这一政策被不断的深化和加强,逐步脱离了后续的历史环境,成了僵化死板的镣铐,拖累了北宋的国防军事。再者,大宋在宋辽金时代这么衰,也有子孙后代不争气的原因啊,尤其是是像宋徽宗这样的败家子,还有,宋处在游牧民族大爆发的年代,对手一个比一个猛,也是够倒霉的了,能抗到崖山之后,已经相当不错了。


吐蕃国护法国师鸠摩智


在这里首先要肯定赵匡胤当皇帝后也是雄才大略的,连毛主席都称“唐宗宋祖”,可见其历史地位非同小可。

回到原问题要从赵匡胤皇位来路说起。公元960年后周朝廷为抵御契丹和北汉进攻,于是派遣当时禁卫最高统领赵匡胤率兵抵御,在离后周京城开封二十余里的陈桥驿(顾名思义一个叫陈桥的驿站)在亲信的预谋下黄袍加身,因为赵匡胤在宋州任过节度使,故改国号“宋”。

大宋公司成立以后,老板赵匡胤和以往的雄才大略的帝王一样,为公司招人,扩大地盘,让他的员工(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没过几年,黄河以南的全部领土收割在他的麾下。注:黄河以北燕云十六州在唐末后晋皇帝石敬塘(造了后唐的反)这狗日的给送给契丹了,整个宋朝直到灭亡也没收回,直到大明公司老板朱元璋才收回。

国家统一了,老百姓过上了太平日子了,赵匡胤开始睡不着觉了,因为自己就是靠军权当上皇帝的,下面那些将军,元帅动不动手里十万大军,他们会不会也效仿我,来个xx驿病变,来过把皇帝瘾。他思前想后于是把“旧臣”叫到一起吃个饭,把自己心中顾虑(怕他们手下也给他们黄袍加身)说明,并给这些跟随自己打天下的人一条路,到地方去享福。“杯酒释兵权”前后一共两次基本上解决了心头忧虑。重要军事一把手都换成了年轻的威望低的人。也就是说,在宋太祖后期太平日子里这个抑制高级军官或抑制有能力的军方领导人战略一直延续下去,贯穿大宋二百多年。也就是说宋太祖的抑武行为是军队不能很好的发展最主要原因。

有人说根据太祖碑文可以说明北宋朝“抑武重文”,要我说抑武是一定的,但未必重文,就是因为即抑武又不重文,整个宋朝的文化可以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文人不得志才有了千百篇传世诗词。

宋朝是我最喜欢的朝代,文化经过唐朝的发展达到顶峰,经济上手工业和工商业初露萌芽,老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你们看的射雕等是王朝末年,老百姓水深火热)。在思想上没有程朱哪一套禁锢死人的思想牢笼。军事上随抑制领导人但不抑制士兵发展,虽比不上游牧民族的辽金,但也非常强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谢谢!








新说点评


宋朝国富军不强的局面是赵匡胤、赵光义和宋真宗赵恒三个人共同导致的。


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礼乐崩坏,军阀年年混战,老百姓苦不堪言。并且当时也没有皇权天授的概念,一个皇帝能不能坐稳天下,全看他有没有掌握军权,如果有,皇帝才能坐稳继位。反之,即便当了皇帝,也坐不长久,很容易就会被人赶下台。

比如后晋、后汉,皇帝就形同虚设,节度使不想买账(卖国贼石敬塘就是被节度使活活气死的),皇帝根本拿这些人没办法。如果皇帝把节度使逼急了,搞得造反了,节度使还能把皇位给篡了。



像这样的时代,老百姓会留恋吗?皇帝睡觉能睡得安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到了五代后期,周世宗柴荣(也叫郭荣)继位后,他就力图改变这种现状。

那他是怎么改变的呢?办法很简单,就是下旨声明,清退掉中央禁军不能打的人,从地方上选拔能打的到中央,组成精锐之师。即收地方精锐,实行强干弱枝。

这个政策是不是很眼熟?是的,赵匡胤后来实行的禁军、厢军之制,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就是从柴荣这里学来的。(很多人说这是赵匡胤想出来的,其实不是)

柴荣的强干弱枝政策实行几年后,地方节度使被大大削弱,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到了他病死时,藩镇对中央已不够成威胁。节度使们再想像后汉太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那样以节将身份入朝篡位,已没有可能。

不过柴荣虽然把地方节度使防死了,但他英年早逝,没来得及清洗中央禁军,导致他死后才数月,掌握禁军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就造反篡位,黄袍加身,篡夺了后周的基业。


赵匡胤继位后,出于得朝不正,心里有鬼的原因,再加上他刚刚造反,有经验,对如何造反门清的很,所以在平定了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的反叛后(因不满赵匡胤篡位而起兵造反),他第一时间就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逼迫石守信、王审琦等禁军将领交出了兵权。

由于柴荣活着时就已经削弱了藩镇,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又剥夺了禁军将领兵权,所以兵权问题至此基本解决,赵匡胤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被篡位了。

这里有个知识点要注意,历史上有两次“杯酒释兵权”,第一次赵匡胤夺了石守信这类禁军大佬的兵权,第二次是若干年后,赵匡胤故技重施又夺了藩镇节度使的兵权。彻底解决了藩镇问题。另外赵匡胤没有剥夺边疆大将的兵权,因为赵匡胤自己就是武将出身,他知道边将的重要性。

兵权问题解决后,赵匡胤再接再厉,又连续下发了三道圣旨,先后剥夺了藩镇节度使的司法权、财政权、经济权。由于之前藩镇的兵权就已经被削弱了,无力对抗中央,所以这三次收权都很顺利,赵匡胤也因而完成了中央集权。


事情发展到这里,五代十国时期极度重武轻文的现象得到了缓解,文臣地位提高,基本与武将保持一致,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很多人给赵匡胤乱扣帽子,说他导致宋朝重文轻武,文武失衡。其实这很冤枉人。

因为赵匡胤继位前,国家是重武轻文,有很明显的军阀化现象,赵匡胤加强集权,提高文臣地位,这是在拉平文武悬殊,让重武轻文变成文武并重。按照赵匡胤的意思,他绝对不是要用文人压武人,打压尚武精神,而是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换而言之,赵匡胤时期,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经常要打仗),武将无论是地位还是话语权,都不算弱,当时还没有达到重文轻武的程度。

所以真正把重武轻文,文武并重逆转为重文轻武和“重文防武”的人,不是赵匡胤,而是他的的弟弟赵光义和侄子赵桓。



为啥重文轻武是在宋太宗时期形成的呢?因为赵光义跟他哥一样,也是得位不太正,心虚的很。并且他还是个文人,不会打仗,不像赵匡胤那样可以御驾亲征。因此他上台后就只想到了一点,那就是“维稳”。

他为了保住皇位,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防止武将专权上了,其防范武将的力度,比赵匡胤还要强。他的这些做法对军队战斗力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赵匡胤在位时,手下将领如曹彬、潘美等等,都能征善战。轮到赵光义在位时,他们就都不行了。或者说被赵光义的两板斧(将从中御和派驻监军),折腾得不会打仗,不敢打仗了。

在赵光义的阴影下,这些原本生龙活虎的猛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一次打仗,都必须要用赵光义的作战计划,而且不管什么时候,即便军情再紧急,也要都向赵光义请示后才能做修改。时间一长,将士们为了不让皇上觉得他们不忠心,都选择明哲保身。至于打仗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面对这种武将不卖命,只想着明哲保身,赵光义又是个什么态度呢?

他的态度非常有意思,他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患不过边事 ,可预防;唯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在他眼里,武将比外患还可怕,为了防范武将造反,他可以无视外患。像他这么搞,时间一长,武将地位自然就低了。而要防范武将,宋太宗自然而然就要打造出一支规模庞大的文臣队伍出来。

下表为唐、五代与宋朝历年科举取士的人数对比。

从表上可以看出,赵匡胤活着时,一共就录了188个进士,而到了赵光义时期,居然招录了1487人。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为了打压武将,建立文臣队伍,赵光义可谓是煞费苦心。

到了宋真宗时期,文官队伍继续扩大,大量的士人经由科举选拔成为政府官员,而且经由科举选拔的官员升迁极快,太宗时期的进士如吕蒙正、张齐贤、苏易简、李沆、寇准等都先后就任执政,其中时间最短的,仅仅六年而已。

之后科举出身,包括进士科和明经、明法等诸科,逐渐成为官僚选拔主流方式,并在宋仁宗年间逐步形成了固定的升迁步骤,有了严格的升迁惯例。如此一来,宋朝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官僚集团,这些人有着坚实的共同利益。他们虽然是由皇权扶持起来的,但到了北宋王朝的后期,皇权也无法完全控制他们了。原因无他,就是国家太大,皇权不下县,只能由文官集团来管理国家。

至于武将,用后人的话说就是“宋人叱武如叱狗”,完全沦落成了文人的走狗。韩琦诛杀焦用时,跟他同级别的狄青求情道:焦用有军功好儿。而韩琦却说: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

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儿,这就是宋朝文人眼里的好男儿标准,如此贬武,军事焉能强盛?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好男不当兵”,说的就是当时军人和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差距。

一个军人地位极低,待遇极差,除了走投无路的破落汉,没有人愿意去当兵的王朝,军事能强到哪里去?


Mer86


当然不能这么说。

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俩搞政变夺得天下之后,怕别人也有样学样,就改革了。

赵匡胤在制度上把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宰相管行政、三司管钱粮,枢密院管军队,皇帝居中总揽。具体到军权上,又搞了不少措施:

  • 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

  • 兵将分离(将不知兵、并不知将);

  • 内外相维(中央与地方军力平衡)。

这个目的是防止武将造反、防止形成权臣。这个目的基本实现了,但是后果是军事效率和效能大幅降低。

到赵匡义继位后,两次伐辽失败,心灰意冷,恰好发生了规模浩大的李顺王小波起义,于是赵匡义就把工作重点转向内部,于是“守内虚外”形成了。也就是说,对外部敌人消极防御,对内部臣子和百姓要严防死守。

除此之外,赵匡义还担心临时指派带兵出征的将军造反,怎么办?就又搞了一个“将从中御”。什么意思?就是:赵匡义画好了作战的行军布阵图纸,带兵出征的将军照着图排兵布阵,不得按照自己的意思来。照着阵图做,败了也问题不大;不照阵图做,胜了也得到皇帝面前请罪。战争是最讲究临时发挥的,这种遥控将领的阵图,怎么能贴合战场实际呢?前线还怎么能打胜仗呢?

好了,赵匡胤和赵匡义俩位把几乎所有的模式都画好了。后世的子孙又胆小怕事:那行了,咱们什么事都按“祖制”办吧。就这样,从宋真宗开始、宋仁宗巩固,宋朝的正式制度和所谓“祖制”就这么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两位开国皇帝能力和权威都在,军事上这么做也还可以,后面的皇帝可就不行喽。他们都是在深宫中长大,哪里懂得现实社会?更不用说军事了。这种情况下再搞“将从中御”,结果可想而知啊。比如对西夏,那败得惨不忍睹啊。

宋朝后续皇帝的战斗意志也是极差的。比如1004年辽国来攻,宋真宗一听说辽军来了,就想弃都城逃跑,后来在寇准鼓励之下硬着头皮打了一仗,最后签成了赔款的澶渊之盟。后面还有宋徽宗、宋高宗,一个个都是惧战逃跑的能手。

至此可以给出结论:

赵匡胤的制度设计是为了防止权臣和军阀篡权,赵匡义进一步把国力使用方向和军人的主动权给扼杀了,而后续赵宋皇帝则墨守他俩定的成规,这些综合到一起,才导致了宋朝国富军不强的局面。

如果给分割责任比例的话,赵匡胤占30%、赵匡义占40%、后续皇帝占30%。

正是赵匡义的“守内虚外、将从中御”等原则,彻底把宋的国力锁在内部、把将领的主观能动性锁死了,所以赵匡义的责任最大。

另外赵匡义的子孙们只知道墨守成规,不知进取,也是军事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完)

以上是凌烟阁论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你留言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北宋军事不振是有多重因素造成的,这口锅不能由宋太祖一人背。

一、宋太祖得国的方式对北宋形成重文轻武国策有重要影响

众所周知,赵匡胤是通过兵变代周自立的,而且唐末以来武将割据自立的屡次上演,这使得即位后赵匡胤不得不想办法抑制武将的权力。

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一大批武将实权,大大强化中央集权。

但是宋太祖时期,天下还未平定,他很多时候还是依靠武将的。

二、宋太宗北伐失败开始“抑武将、兴文教”,重文轻武国策完全形成

宋代重文轻武国策完全成型于宋太宗时期。

宋太宗继位后,灭北汉,出幽云十六州外天下大定。后来他两次北伐但是都以失败告终,使得他开始思考治国方略。

天下基本一统,武将的地位自然下降,而且他的锐意北伐主动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努力失败,在武功上再无进步空间,他自己开始转向文治。

古代衡量一个帝王功绩的就是文治武功。

在武功上,宋太宗灭北汉是大功一件,想进一步收复北伐却是失败,难以寸进。武功上他是无法和兄长赵匡胤平后蜀、灭南唐等相比的。

宋太宗是需要证明自己的,毕竟他的继位方式是由争议的,他只能在文治上下功夫,大开科举,编修典籍。

重文轻武在他统治时期最终成型。

三、北宋有优越的“祖宗观”,将“祖宗之制”神圣化、僵化而难以改革

由于北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宋朝人有着极为优越的本朝观,认为本朝的一切都是好的,先帝的政策自然也是好的,将他们神圣化,变成不可更改的“祖宗之制”。

从宋仁宗时开始,太祖、太宗和真宗就被称为“三圣”,史官编写了大量的他们的“圣政”事迹,后代都跟着他们的制度走,久而久之形成了因循苟安的政治风气。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喊出“三不足”,便有“祖宗不足法”,但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最终宋代还是在“法祖宗”的道路上走下去,难以改变早已侵入骨子里的重文轻武的既定政策。

北宋总体上军事不振,除了初期统治者的态度政策外,那些士大夫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原因。因为一切政策都是统治者与士大夫共同制定的,庞大的士大夫集团最终也蜕变成政策的卫道者。


微史春秋


很明确的说,不是赵匡胤导致宋朝国富军不强的局面的,是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干的好事儿![酷拽][酷拽][酷拽]

在赵匡胤时代,宋兵吊打各路军队,统一了中原,面对辽朝军队,也是怎么打怎么赢。可惜,烛影斧声之后,赵匡胤死了,赵光义来了。赵光义一通操作猛如虎,结果被辽朝打的大败,自己还差点被俘虏,靖康之变就差一丢丢提前100多年实现。在此打击之下,赵光义开始变怂,兵怂怂一个,将熊熊一窝,宋兵差不多算是废了![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