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縱橫」黨建引領,推動全省農村信用社高質量發展

黨建引領 推動全省農村信用社高質量發展

——山西農信改革添活力、服務樹形象、風控守底線的探索與實踐

□ 崔聯會


「經濟縱橫」黨建引領,推動全省農村信用社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山西省農村信用社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各項工作部署,以加強黨的建設為引領,以建成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現代金融企業集群為主題,以轉型提質和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發展為宗旨,以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抓改革、謀發展,補短板、防風險,強管理、提質效,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紮實做好各項工作,開創了山西農信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截至2019年11月末,全省農信社主營業務穩步增長,資產總額、各項存款、貸款餘額分別較2013年末增長61%、71%、69%;監管指標持續向好,資本充足率較2013年末提升了7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較2013年末下降了8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較2013年末提升了40個百分點;支農支小成效顯著,涉農貸款餘額達到4269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63%,覆蓋農戶110萬戶;全口徑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到2903億元,有力地支持了19萬戶小微企業;改制化險穩步推進,89家縣級機構成功改製為農商行,佔全省機構總數的83%,52家機構通過銀行化改革脫離了高風險行列,明年基本完成銀行化改革目標。

一、堅持“黨建領社”不動搖

省聯社黨委堅決把黨的領導作為經營管理和改革發展舉旗定向的重大原則,提出並堅持“黨建領社”戰略,對重大戰略決策事先召開黨委(黨組)會研究,使黨的領導深入決策、經營、監督的各個環節,充分發揮了系統各級黨組織統攬全局、把關定向作用。黨建引領改革發展,始終堅持黨委領導、基本制度、行業標識、服務宗旨“四個不變”,始終堅守“深耕三農、細作小微、精準扶貧、傾力重點”的服務定位,用新發展理念穩妥處理質量與規模、當前與長遠、個體與集體等各方面關係;通過推行“1+3”崗位責任制,在“一崗雙責”基礎上,堅持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案防控險、安全穩定統籌推進,確保了黨建與中心工作的協調統一,實現了各項工作統籌兼顧、協調發展。黨建引領隊伍建設,按照“好乾部”標準,堅持“四重”原則、“五查”要求,使幹部選拔任用更加科學規範;通過建立市場化選聘機制、職務職級雙階梯晉升機制、容錯糾錯機制,健全完善選人用人機制;通過選拔近千名35週歲以下優秀骨幹分別到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清華大學深造,不斷提高廣大年輕幹部的專業水平,使得管理層人才結構持續優化。黨建引領文化創新,在傳統農信“揹包精神”基礎上,緊密結合時代要求,提出了“抱誠守真的誠信文化、追求卓越的服務文化、艱苦奮鬥的進取文化、行穩致遠的合規文化、履職盡責的擔當文化”,賦予企業文化新內涵,取得了用文化凝聚人心、提升行業影響、增強山西農信美譽度的良好效果。

二、堅持深化改革不動搖

加快推進縣級機構銀行化改革,探索建立了“政府領導、監管指導、省社督導、機構主導、多方參與”“五位一體”工作機制,有效整合了改革資源、提高了改革效率,成為推進山西農信改制化險工作的強大動力和可靠保障。穩步推進省聯社服務職能轉變,全力構建“小銀行、大平臺”發展模式,按照“資源集中化、服務集成化、成本集約化”原則,集中打造“科技信息、資金服務、產品研發、戰略合作、電子銀行、支付清算、教育培訓、客戶服務、運營支撐”等“九大平臺”,高效整合多方資源,實現了抱團發展、平臺共享。持續推進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將黨的領導寫入各機構《章程》,構建起“黨委領導核心,社員(股東)大會規範行使權力,理(董)事會戰略決策,監事會獨立監督,高級管理層授權經營”的現代公司治理體系。全力推進業務發展方式轉型,堅持“調結構、穩增長、降成本、控風險” 的總要求,積極推動技術、服務、產品、模式創新,研發了獨具特色的“晉享系列”產品,與國資委、財政廳等51家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引導存款、貸款、收入結構不斷優化,實現了業務穩定增長,成本有效控制,向著高質量發展目標不斷前行。

三、堅持服務定位不動搖

在全省農信社體制機制轉型過程中,省聯社始終堅持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宗旨不變,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方向不偏,積極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排頭兵作用,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一是深耕三農守初心。創新構建“農村金融服務站—區域辦貸中心—縣級授信審批中心”三級授信體系,優化流程,創新產品,不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截至2019年11月末,全系統涉農貸款佔到貸款總額的81%,佔全省金融機構涉農貸款的41%;其中:農戶貸款約佔全省金融機構農戶貸款的65%。同時,還為近5300戶生態農業、科技農業等現代農業主體提供了240億元信貸支持。二是細作小微歸本源。堅定不移地走“做小做優”的穩健發展之路,積極推廣小微信貸技術,推廣銀稅、銀擔、銀保合作模式,確保小微企業貸款“三個不低於”監管要求。全省農信社小微貸款餘額佔到全省金融機構的44%;支持民營企業貸款佔到全省金融機構的33%。三是精準扶貧有作為。大力實施“萬民客戶經理進村入戶行動計劃”,開展“大摸排、大調研、大起底”主題活動,實現了對93.3萬貧困戶信貸基礎資料的收集、評級、授信“三個全覆蓋”,支持13.5萬戶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之路。截至2019年11月末,扶貧貸款餘額263億元,其中小額信貸餘額佔到全省金融機構一半以上,得到了國務院扶貧辦、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並在國家扶貧辦“全國金融扶貧論壇”上作了經驗交流。四是傾力重點勇擔當。圍繞轉型綜改示範區建設、國資國企改革、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等重點領域,積極主動對接省政府重點工程項目名單,向省內實體企業投放貸款778億元,通過投資債券支持省內企業融資423億元,全力助推全省經濟轉型升級。

四、堅持底線思維不動搖

省聯社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底線思維、堅守風險底線,不斷夯實風控基礎、壓實風控責任、做實風控排查、落實風控重點,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一是夯實風控基礎。持續推動樹立“全面、全程、全員”和“聯防、聯控、聯治”的風險管理理念,築牢事前、事中、事後三道防線,有效實現了風險管理“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二是壓實風控責任。通過簽訂目標責任書、健全考核評價機制等,推動系統各級黨委(黨組)書記自覺肩負起黨建黨風、風控案防、安全穩定的主責、首責、全責,並明確“三會一層”及各部門的職責分工,落實了每個環節的風控責任。三是做實風控重點。通過建立不良貸款清降調度長效機制、省市縣三級承包清收機制、聽證問責機制,持續狠打不良貸款清降攻堅戰;通過搭建資金業務系統和財富系統,實行嚴厲的“控規模、穩槓桿、糾違規、防風險”措施,狠抓違規資金業務整改、高風險投資壓縮、不良資金業務處置,紮實打響資金風險處置攻堅戰;通過深入開展“制度執行年”活動、持續健全制度體系、加大風險排查的頻次和質效、從嚴進行執紀問責,堅決打好案件防範化解攻堅戰,為推動山西農信穩健經營、可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

(作者系山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

(原載於2020年第2期《前進》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