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丢了中国市场!日产将命运几何?

情人节前不久,日产汽车把刚刚金蝉脱壳的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告上了法庭,并向其所求百亿日元赔偿。此外,日产汽车还计划将内部调查、应对国内外有关部门调查等费用合计起来进行索赔。预计索赔金额将进一步上升。

看来日产方面是铁了心要跟前任掌门撕破脸。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日产之所以这么做,主要原因还在于虽然戈恩在位时对日产在销量增长上做出了近乎完美的业绩,但是这些表面数字基本上都在建立在牺牲利润的基础上。在戈恩放弃日产最高职位不到三年时间里,日产陷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利润陷阱。

如丢了中国市场!日产将命运几何?

2月13日,日产汽车公布了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2019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净亏损260.9亿日元,市场预估利润474.8亿日元。与竞争对手丰田汽车(Toyota Motor Corp.)和本田汽车(Honda Motor Co.)的乐观预期形成鲜明对比。

在财报中,日产汽车下调年度销售预期,预计整个财年(2019.4-2020.3)将销售505万辆汽车,较此前预期数字降低3.6%,还将全财年营业利润预期下调了43%。

受此影响,日产汽车在2月14日的东京早盘交易中股价最多下跌7.5%,为去年5月15日以来的最大盘中跌幅,股价跌至2009年7月以来的盘中最低位。继2019年和2018年分别下跌28%和22%之后,该公司股价自年初以来下跌了约11%。日产方面无奈表示,下半年不会派发股息,其年度股息为每股10日元,较上年同期的57日元大幅下降。

销量下滑 工厂停产

日产汽车目前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日产的全球汽车销量下降11%,其品牌形象因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多年的大幅折扣而受到严重损害。日产在美国的销量下降了18%,曾经很受欢迎的车型,比如Rogue SUV跨界车和Sentra轿车都失宠了。在中国市场上,合并东风启辰之后的东风日产1月销量仅为92158辆,同比下降幅度为10.9%,当然中国市场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销量有所下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丢了中国市场!日产将命运几何?

然而,东风日产由于受到目前疫情的影响很严重,预计2月份销量将出现更大幅度下滑,情况不容乐观。日产在日本西南部九州的工厂受到零部件供应问题而暂时停产了,使得日产成为了日本首家因疫情停产的汽车制造商。

由于受到种种不利因素影响,日产汽车计划削减至少4,300个白领职位,并关闭两家工厂,这是其到2023年至少增加4,800亿日元利润的整体计划的一部分。这些举措是对去年7月公布的一项计划的扩充,其中包括减少车型等可选择的数量,同时削减美国和欧洲总部的营销预算和职位。

如丢了中国市场!日产将命运几何?

2019年中国市场为日产提供了109万辆销量,市场份额提高了0.6个百分点达到6.3%,可以说中国市场仍为日产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除此之外,日产在包括北美、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在内的几乎所有市场都出现了销量大幅下滑的状态。甚至在日本本土市场上,日产也达到了7.8%的下滑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同为日系的本田和丰田,日产靠终端优惠获取销量,而并非品牌溢价。品牌溢价能力弱造成了日产目前遭遇到的尴尬境地。

中国市场并不“安全”

日产如果想扭亏并且保住全球销量,必然要在中国市场上下猛药。然而,2019年东风日产在推出了全新轩逸、全新天籁等多款重磅产品的前提下,依旧销量微增,这样的表现是算不上满意的。再加上,CVT变速箱质量问题、发动机机油问题的接踵而来,也不断为东风日产施加压力。

如丢了中国市场!日产将命运几何?

以目前东风最为当家的轿车轩逸来说,根据车质网发布的2020年1月车型投诉榜显示,日产轩逸位居投诉榜第13位,典型投诉问题为变速箱异响及顿挫;日产奇骏位居投诉榜单第16位,典型问题为发动机故障灯亮及转向异响;日产天籁位居投诉榜单第18位,典型问题汽油箱异响、车身共振等。

天籁刚换代上市时的销量下滑就较为严重,而新轩逸紧随其后入市,与新天籁极其接近的设计使得绝大部分喜欢新天籁但是经济能力不够的年轻人选择了新轩逸,而经济能力够的中年消费者对新天籁的设计又不能接受,如此,新天籁销量的下滑也就是意料之中。

如丢了中国市场!日产将命运几何?

对于东风日产来说,新天籁的“陨落”无疑是很大的一个损失,这与其对新天籁在改款时的定位不准是有一定关联的,天籁一直主打的舒适,而新天籁的宣传重点竟然放在了2.0T的动力和激进的外观设计上,新轩逸的出现则进一步增加了它的压力。如此来说,轩逸、天籁销量的下滑和新轩逸的出现都是东风日产的一个“失误”了。

除以上问题之外,产品力实力悬殊过大其实也算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整个东风日产,年销量超过百万,但是一款轩逸车型销量占比接近整个销量的一半。这多少是说明些问题的,且同时也比较危险,当轩逸摔下神坛的时候,东风日产当前的产品中谁能当大任?这么一看,中国市场其实并不是日产的安全牌。

百姓评车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在日产汽车的办公楼里,除了内田诚,或许没有人比他压力更大。如今伤痕累累的日产汽车,在内田诚眼里,或许还是充满希望的,但他在外界的眼中却成为了为如今这一切负责的“背锅侠”。2019财年Q3下滑的冰冷数字已不可否认地描述了日产汽车“失速”的事实,内田诚的调令不知道会不会挽救这个坠向深渊的日系巨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