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從117提分到147成功上岸,她踩的這些坑你一定要避開

上岸到底需要多久?

有的人用了幾個月

有的人用了幾年

無論多久上岸

備考的心酸也只有自己才能體會。


01

// 隨便試一試,成功當了炮灰 //

剛開始還是應屆生的時候,懷揣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積極努力找工作,沒有想到現實就業的殘酷,反倒是讓我認清了自己一直想要的生活是什麼,然而我卻生生把第一次國考機會浪費了。

那時候我就買了某機構的兩本書,大概知道公務員是考什麼的,沒有系統準備,就去考試了。結果當然非常慘烈,炮灰一枚,連面試都沒進。

但是很感謝當時報考同崗位的對手,她鼓勵了我再一次報考的勇氣。她說我的成績如果是裸考不算低,很有潛力,這也奠定了以後我考公的信念。

12月考完後回家找工作,才發現工作真是太難找!!我記得自己第一份工作的工資只有1500元,還要每天看老闆臉色,考慮了很多我還是辭職了全職備考。

02

// 行測備考篇 //

過年是最容易荒廢的時候,然而我卻堅定了公考的信念,每天都像打了雞血。

從1月10日一直到3月份,我每天在家備考。早上8點半到晚上10點半,中途可以睡2個小時午覺,當時做的就是不停的刷題。

言語理解要隨時記筆記,一些成語、詞語的用法要掌握。平時做錯的題目一定要真正的弄懂為什麼錯並記錄下。我覺得言語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可能有少部分人有語言功底,不用學都可以考很高分(比如……我,哈哈哈哈哈),但是大部分人都還是需要不斷的練習和背誦的。

邏輯判斷,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模塊,感覺題目都很有意思,但是奈何做題速度太慢。說實話,報了輔導班或者刷題很多的人會發現,這一部分做題有“套路”,掌握了方法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比如空間圖形推理這塊,有箭頭法等方法,還可以考試的時候帶個正方形的橡皮進去。

總之,方法可以通過刷題自己總結,也可以報班跟著老師。

數量!!!這塊真的要強調一下,先說一下我考試的順序:常識→言語→判斷→資料→數量。因為我對於前面模塊的題都很有把握,所以我選擇性的放棄了數量的一部分題。但是大家千萬不要學我,如果你對於前面模塊的題,沒有把握能得高分,建議數量還是好好做題吧,畢竟考場上70%的人都會直接放棄數量,如果你能在保證其他題目正確率的基礎上,數量還能脫穎而出,那行測高分是跑不了了。

常識真真的靠的是平時的知識量和積累,它和言語不同,言語通過考試的幾個月的積累就會有效果,而常識不然。所以大家不要浪費時間單獨去複習,每天分出一小部分時間去背常識,長期積累下來,就足以應對公考了。有些人國考時,沒考到自己背的常識,就會覺得平常積累沒用。千萬不要這麼想,有一次國考考試沒有考到我背的常識,但是接下來那次省考的常識超級簡單,我估分感覺20題對了15題~

最重要的一塊是資料分析!!資料分析!!!資料分析!!!不誇張的說,你要想穩穩的上岸,行測一定要70+,要想再穩點,行測75+,要做到這個分數,資料分析最多隻能錯2題!我一開始接觸這個,一度懷疑自己是智障。20題我可以錯10題,咳咳,並且我覺得我連題目都看不懂。

後來就是做題,不停的做題,情況稍微好一點點,但是還是會錯7個!很多題目都是很模糊無從下手。再後來我請教我閨蜜,她說這個就是刷題自己找方法,沒有別的辦法。我就開始刷題,我把1000題做了2遍,才真正找到感覺,原來題型都差不多,陷阱也就這些,一定要把公式死死的記牢。這時正確率已經可以保證在5個以內,但是距離目標還是很遠~

資料分析就是在數據和計算上難,其實題目不難,不像數量像做奧數題。資料沒有什麼別的方法,就是不斷刷題,順帶著學一些速算的技巧,這些技巧也是在刷題上才能運用。你做題多了真的發現題型就那些,公式就那幾個,最終要的是要快點做完,我做了好多好多資料的題目才達到這個分數的。

03

// 申論備考篇 //

每個人在備考期間都有一個瓶頸期,大家看下我上岸前的行測分數,沒有超過65分的。無論我後來怎麼刷題,分數都沒有提升,我就報了個輔導班。

輔導班對於我真的很有效!!比如資料分析,因為我之前的方法很笨,沒有速算技巧,導致做題時間慢。跟著學了以後速度上去了,一些不知道的技巧也掌握了。還有邏輯推理,有一些題型最初我是直接放棄的,但是系統的學了之後,一下撿來了很多分。

最後說一下申論,大言不慚的說雖然我是個理科生,但是當時是班裡語文成績第一。從小非常愛看書寫作,並且從小家長讓練字。我想這兩點無形的給我加了很多分。

從6月份得知省考沒有上岸後,我就隨便的找了一份工作,下班後還要刷題做行測,一直到正式考試我沒有完整的做過一套申論卷子。但是我平常都會積累一些範文,多看一些新聞,摘抄一些好詞好句,尤其是國家領導人的,考試竟然都用到了!!

我們輔導班的老師說,申論的小題就是按詞給分,比如這一題的給分點是“公共基礎設施”你必須寫到這個詞才行。大部分考生答題都很囉嗦,既沒有答到重點,還把字數給佔用了。

我自己答題一般都用的動詞短語形式,比如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維護人民利益……這樣節約了字數,還可以多答幾個詞。有一次我的大作文沒有寫完,竟然得了70分,應該就是前面的小題答得比較好。至於大作文,我寫作有個套路:開頭引用一下國家領導人或者某名人的句子,引出主題;然後下面的三段是分論點,可以舉例,可以把觀點正說反說,最後再來一個國家領導人的話結尾。

04

// 面試備考篇 //

如果你進入到面試,就會發現筆試和麵試相比真的是很簡單!說話對於平時的我們來說多容易,但是面試就是開不了口。我的建議是面試一定要報個班,如果你自己一個人練,幾乎沒有什麼希望。

如果是首次進面,建議報一個地面班。他可以帶你進行模擬,把真正考試時候的流程展現出來,如果是之前有面試的經驗,就可以報一個網課,主要是提高自己的答題水平了。我是第二種~

平時我們會系統的學習答題的方法,也就是所謂的“套路”,但是現在江蘇的反套路特別嚴重,你完全的套路很可能會不及格。套路只是給你提供一個思路,比如事前準備、事中準備、事後準備,你答題的時候不能那麼死板的答,但是可以按照這個邏輯答。

具體的某一點一定要答得具體詳細一點。你說宣傳不能只說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這就是套路,要詳細的展開來說,所有的題型都適用,一定要說細節,聯繫當下熱點,說出細節,實在不行,就聯繫自身,要讓考官覺得你不是套路。平時可以多積累一些熱點,如果可以把當前熱點答進去會為你的考試加分不少,層次水平就上去了。

學完套路後,每天下班回家,就在網上答題,一開始我真的超級抓狂,因為我完全開不了口,但是沒有別的方法,只能硬著頭皮練習。因為我社會閱歷不高,能說到的點也不是很多。

但是我有個優點,我思維特別快,讀了題目,老師給我計時,我最快10秒就可以答題,慢的話也沒有超過一分鐘。思維轉速較快,還是因為平時積累的多,一個問題來了最少知道能答這兩個點。但是缺點就是我想的不全面,往往就能想到2個點。後來我就把我想到的在紙上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多想幾點還不會忘,然後把點答得仔細一些。

我面試的時候因為排在最後,耐心都沒了,進去後一點點都不緊張。有個口誤把監考官還有我自己都給逗笑了,然後答得點我也是按照套路來,但是具體舉例,我就說的特別詳細,比如說微博宣傳,我會具體說出發起一條什麼樣的微博,可以讓網上的大V誰誰轉發。最後面試成績出來80分,同小組第二,第一的妹子82,全職地面班培訓的,我已經很滿足啦。

最後說一下體檢,只要不是傳染病或者特別重大的病,都沒有什麼問題,放心好啦,這個可以自己提前去醫院體檢的。然後政審,如果是應屆畢業生,就去你們學校,如果是在職就去你們單位,如果是待業就去街道社區,都是走個流程也不會為難你的。

最後囉嗦兩句,我個人備考的這一年,我覺得在職其實比全職備考要好。全職的壓力實在是太大,雖然每天有大把時間,但其實效率並不高。在職下班後從7點到11點晚上,我可以保證自己很充實不浪費一分鐘。所以如果不是你的工作已經讓你煩到不能忍受,如果是很輕鬆的文職工作,完全可以在職備考的。

希望所有努力的人都可以有收穫。

公考從117提分到147成功上岸,她踩的這些坑你一定要避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