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在職場:改正這5個小錯誤,是不是會距離成功近一些

《晏子春秋·雜下》: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偉大人物考慮問題,難免有疏漏的地方;愚味的人經過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點兒有益的意見。

即使是聖人,考慮問題也有疏忽的地方,更何況是一個凡人。在職場上,我們經常要面對求職就業、發展機遇、陷阱誘惑、職務競爭等重要關口,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

面對各種壓力,職場人不能每時每刻都處在一種十分清醒和理智的狀態,也會時常犯下一些錯誤。有些錯誤是可以彌補的,但是有些錯誤是造成的後果卻無法挽回。

聰明人在職場:改正這5個小錯誤,是不是會距離成功近一些

在你我的周圍,肯定有一人自認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能力出眾、非常能幹卻鮮有成就。他們勤奮工作,不斷給自己施加壓力,但從未取得任何明顯的進步。因為聰明人也會犯錯誤,也會有不離職和不清醒的時候,甚至很少意識到自己反覆犯著同樣的錯誤。

所以,要想過上有意義的生活,想要在職場上有所成就,讓自己不犯不易察覺的錯誤非常重要。哪些問題是聰明人不易察覺又很容易犯下的錯誤呢?我總結了以下5個方面。

聰明人在職場:改正這5個小錯誤,是不是會距離成功近一些

01.把自己的所有成就歸功於無休止的忙碌。

經常可以看到,很多職場人總是馬不停蹄的忙碌。四處奔波經常到深夜,卻沒有時間與家人團聚,甚至連睡個好覺都成了奢望,業務郵件像機槍子彈一樣從智能手機裡射出,每天的個人日程像裝滿水的盆一樣,外溢出來。

這樣的忙碌給了他們一種提升的重要性意識,但其實是一種幻覺,與推轉輪子的倉鼠無異。忙碌的工作固然可以帶來更加優異的成績,但是並非所有的忙碌都是有意義的,很多人的忙碌遠遠超過他成就。

所以,適當的放緩節奏並思考一件事兒:我們所做的絕大多數事情是不是都有明顯結果?忙忙碌碌是否因為我們思想的惰性?懶得思考、盲目行動,是造成忙碌的重要原因。

<strong>解決辦法:

人們應該更加聰明而不是更加辛苦地工作,這才是現代個人的成長方式,然而卻只有很少人能夠做到。所以,適時慢下來、喘口氣,認真思考一下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安排好輕重緩急,一次只做一件事。 從現在開始,兩小時之間稍事休息,堅持反覆這樣做,你的忙碌會得到緩解,而工作成績會一樣出色。

聰明人在職場:改正這5個小錯誤,是不是會距離成功近一些

02.用大量的時間取得虛假的成就。

隨著信息技術的逐漸發達,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移動互聯的迅速興盛,各種社交軟件、客戶端層出不窮、精彩紛呈。很多職場人熱衷於微信朋友圈的經營,熱衷於網絡社交的維護。

不可否認,這些社交軟件是可以拓展人脈,也能為人際關係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在這些方向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過分滿足於網絡社交上的虛假的榮譽,會讓自己的時間大把大把的丟掉。

如果適度有目的地加以利用,讓網絡社交能夠趨於一個合理的狀態,讓每個客戶端都能服務於一個合理的目的,會讓自己獲得臂助。但是如果忘記了使用這種服務產品的初衷,而沉迷於其中,可定會適得其反。

<strong>解決辦法:

對自己網絡社交軟件、客戶端產品進行全面評估,找到他為自己帶來的價值和作用的理由和根據,自問正在做的事情是否能夠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正面、看得見摸得著的影響,然後做出繼續使用還是棄之不用的正確選擇,並且科學合理分配好時間,讓它是達到真正有用的目的。

03.有能力卻不及時採取行動。

很多職場人的智商很高,學習能力很強,也有夢想和職業規劃,可是卻讓一個懶惰讓夢想旁置。這些人可以說是絕對的聰明人,但是無法在職場上取得成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成就,其實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因:從不採取行動。

很多高智商的職場人,對有些工作很輕鬆,但是卻不想去做。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聰明人,應該做一些與自己的智商相匹配的工作,但是忽略了一個簡單的事實,任何事情都要從基礎做起,從最簡單的事兒做起,能夠及時行動,才能夠抓住機會,才能夠進步。

<strong>解決辦法:

知道如何做和實際去做完全是兩回事,沒有行動,知識和智慧都毫無用處,就這麼簡單。成功取決於下定決心這個簡單行動,把自己沉浸在追求目標的過程當中。所以該下決心時不要猶豫,有了決心就要有所行動,養成“現在就做”的好習慣,才會讓聰明的腦袋變成成功的人生。

聰明人在職場:改正這5個小錯誤,是不是會距離成功近一些

04.總想把事情做得完美無缺。

我有一個朋友擅長平面設計,在一定區域內很有名氣,但是他因為過於追求完美,甚至有些強迫症,設計週期很長,有些要求簡單速度快的活根本不會找他,致使自己的生意很慘淡。後來朋友對自己進行了自我檢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個完美主義者。

很多人聰明人都是完美主義者,他們很容易把標準定得過高,對完美的追求驅動自己走出那多餘的一公里,永遠不肯停下來。這種做法有助於成功。但如果過於痴迷完美無缺,達不到高標準就會感到灰心喪氣,不願接受新的挑戰甚至把已經開始的事情半途而廢。在職場上,徹頭徹尾的完美主義者舉步維艱,即使起步也難以堅持到底。

聰明的完美主義者,還有一個特點。在面對機會的時候,他們很多人會等到自己做好100%之後才行動,總是認為自己還需要更多的知識、技能、經驗,才可以準備的更加充分。這樣的想法扼殺了個人成長,真正機會出現時,沒有任何人會感覺有 100%的把握,面對機會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及時把機會抓到手。

<strong>解決辦法:

現在的經濟發展異常迅速,職場上的競爭異常激烈,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機會只青睞有所準備的人,但不一定是有 100%把握的人,如果尋找的是生活中的積極改變,那就要擁抱機會,即使從未感覺有 100%的把握。下決心,行動起來,把事情做成,讓一件件有瑕疵的成功,成就自己完美的人生,也是一種樂趣。

05.在太多的選擇裡無所適從。

有人搞過一種營銷研究,消費者面對的選擇越多,能夠選擇購買的物品越少,選擇會越乾脆。也就是說從3個商品中選擇比從300個商品中做出選擇要容易得多。而很難做出是否購買的時候,大多數人乾脆選擇放棄。職場上的選擇也是同樣的道理。

聰明的人,高智商的人,從就業的選擇開始就是讓人羨慕的,因為他們有學歷、聰明的大腦,面臨的選擇機會也更多。然而卻有很多人,在面對眾多選擇的時候,無數機會使很多聰明人感到猶豫不決、迷茫無助。

<strong>解決辦法:

在選擇商品的時候,如果難以在眾多的商品中做出選擇,那就應該恢復到最初的目標,也就是對你選擇商品的動機和根本目的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在職場上,面對同樣的難題,一定要從自己職業規劃的目標開始,迴歸自己的本心,讓自己儘量簡單起來,才能下決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聰明人在職場:改正這5個小錯誤,是不是會距離成功近一些

率職之言:

不論在何種心理狀態下,作為職場人,內心深處都要始終保持清醒和理智,做到力所能及之事全力以赴、力所不及之事泰然處之。要用平和的心態看待無奈失意,成敗得失。唯有如此,方能處變不慌、寵辱不驚、成敗不囿,排除外在的干擾或誘惑,朝認定的方向和目標奮進。

《論語·里仁》裡有句話:“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生。”人的錯誤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只要觀察一個人的錯誤,就能知道這個人怎樣。如果我們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就可以發現,許多人犯的一些錯誤會重複出現。

結語:

聰明人也非聖賢,在職場上也會有很多錯誤,但是如果能夠用心,就會發現錯誤並及時更正,就不會重複出現類似的錯誤,然後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自己的職場夢想,獲得更好的職場前程。

我是@率職之言。耕耘、收穫、拼搏、努力,與君一起,分享職場得失。職場如江湖,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