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药发热患者信息登记直报 上海零售药店已累计上报2万余条信息

购药发热患者信息登记直报 上海零售药店已累计上报2万余条信息

图说:在南京西路上的国大药房,一旦有顾客要购买解热镇痛类药物,药师会进一步详细询问症状、购药缘由、近期有无前往重点地区等信息,才会让顾客结账购药 来源/市药监局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裘颖琼)上海的零售药店,也发挥着防疫“前哨”作用。记者今天从市药监局获悉,上海四千多家零售药店自1月23日启用“发热患者登记直报系统”后,至今已向市药监局上报2万余条发热购药患者信息,供市卫健委、市公安局进一步排查核实,为第一时间锁定疑似感染者、排除疫情传染隐患提供帮助。

今天上午,在南京西路上的国大药房,一旦有顾客要购买解热镇痛类药物,首先要通过店门口的测温点测温,体温没有超过37.3℃才被允许进入店内。进入药店后,药师还要进一步详细询问症状、购药缘由、近期有无前往重点地区等信息,才会让顾客结账购药。

药师刘佳美表示,一旦发现有疑似发热、感冒、咳嗽等症状的顾客前来购买“解热镇痛药”“感冒药”“镇咳化痰药”等相关药品,店员就会要求顾客提供身份证,并告知手机号码等相关信息,由药店工作人员通过直报系统填写并上传。之后,店员还会建议顾客就近前往附近的长征医院就诊。目前,上海700多家国大药房还在网络平台上下架或屏蔽了解热镇痛类药物,顾客只能前往实体店购买。

南京西路市场监管所支部书记吴凌云告诉记者,各家药店收集的信息上传到上海市药监局后,将经过梳理,再共享给卫健委、公安等部门。同时,对可疑情况,各药店也可快速报告至相关街镇或疾控中心,对不配合登记的人员,及时报告公安部门。

记者获悉,目前上海四千多家零售药店使用发热患者登记直报系统的情况,已经纳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范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