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20年這次疫情,重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感悟

2020年年初的這場疫情,使得小職員Lucy的計劃用一個詞語就可以完美概括:一塌糊塗!年前準備回家的時候,準備好了過年期間應付七大姑八大姨催婚的招式通通用不上了,幾乎每個人都是在家裡居家隔離,年後準備出來工作的計劃趕不上了變化,道路被封,用人單位延遲開工……雖說延遲開工,可以多休息,然而,開支卻一點也沒少,吃飯、房租、話費……都得照常支付。值得慶幸的是,也是在這個閒暇時間裡,重溫了一本經典成長書籍《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經過2020年這次疫情,重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感悟


有人說,如果只能學習一個人的管理學理念,那就看彼得.德魯克的管理學。同樣的,如果只能學習一個人的成長提升理念,那就看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在美國,這本書的發行量僅次於《聖經》,在全世界的發行量已經過億。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經說過,俄羅斯應該出現像史蒂芬.柯維這樣偉大的思想家。由此可見,在個人成長領域,《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那麼,這本書到底提到了哪七個習慣呢,一起來學習吧。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柯維提出要成為高效能人士就必須走完人生的三個階段,分別是:依賴期、獨立期、互賴期。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時就進入了依賴期,我們依賴著父母的撫養才能生存,依賴著師長夥伴的教導陪伴才能成長。然而,我們的人生不能只停留在依賴期,還需要向獨立期成長。從依賴期成長為獨立期,我們需要踐行七個習慣裡面的前三個,也就是:

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


經過2020年這次疫情,重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感悟


說到積極主動,Lucy從小到大可就聽得太多了,從小在家裡父母就經常說要積極主動,上學了老師也教導要積極主動,甚至工作了單位領導也還是不斷地提醒要積極主動。那麼,到底什麼是積極主動呢?上課時積極舉手發言算不算積極主動?工作中在領導安排之前提前把事情做好算不算積極主動?這些都算是積極主動的一部分,同時需要提醒的是,柯維所說的積極主動還有更深層次的內涵:成為自己人生的全權負責人,實現自我管理,自我負責,自我領導!

經過2020年這次疫情,重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感悟


人們常說,人生如戲。是的,我們的人生確實都像一場戲,每個人都有出場的時候,也都有落幕的時候。如果說人的一生就是一場戲,那麼演戲就得有導演,那麼我們人生這場戲的導演是誰呢?其實,就是我們自己。我們得對這場戲進行管理,進行負責,進行領導。我們自己對自己的人生都有選擇權,我們是自己人生的駕駛員。只有我們認識到這一點,在人生中的每一次選擇,每一次努力中我們才能更好的做到積極主動,實現人生的自我領導!值得提醒的是,咱們的整個人生可以比喻成一場戲,那麼每個人生階段同樣可以比喻成一場戲,十年階段的戲,一年階段的戲,一個月階段的戲,一週階段的戲,一天階段的戲……這些場次的戲同樣需要我們做到積極主動。柯維先生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把積極主動列為第一個習慣,可見積極主動對於想成為高效能人士的我們是多麼的重要。


要演好一場戲,除了需要一個掌控全局的導演還需要什麼呢?也許你已經想到了,那就是劇本。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可以叫做以終為始。如果擁有了一個非常優秀的導演,卻沒有一個好的劇本,甚至沒有劇本,那麼這場戲還是無法得到很好的呈現。我們人生的劇本是什麼呢?或許,這個問題把你給問懵了。換個更好理解的詞語吧,我今年的年度夢想板是什麼呢?買房、結婚、財商、存錢、閱讀、寫作、演講、開課、副業、健身、減肥、跑步、旅行……無論是什麼,都請把他們寫下來,為每一件事情設定年度目標,把他們做成夢想板,最好是做成手機屏保圖片,這樣子每天都可以看見自己的夢想目標,也就是今年的劇本。那麼,你今年的願景計劃就更加清晰了。如果你連一個目標都沒有,又如何去達成目標?! 趕快去制定一個今年的年度夢想板吧。這也就是柯維先生所提倡的以終為始。根據你最終想達成的目標來決定你應該做哪些事情,以便於你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更好的達成最後的目標,一步步的靠近,達成最終目標的可能性才會更大。

當我們認識到了我們的人生應該由我們來掌控,我們應該積極主動的去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也制定了人生的目標,以終為始,知道想去的地方,需要做的事情,那麼接下來就是如何去做了。我們的人生目標列出來只有幾項或者十來項,然而我們在生活中所要做的事情卻是多如牛毛。曾經有個教授做了一個試驗,在桌面上放個一個大瓶子,一些大塊石頭,一些細沙子,讓參加試驗的兩個人分別把瓶子裝滿,其中一個人先把石頭裝進去再裝沙子。另一個人先把沙子裝進去再把石頭放進去。這兩種順序不一樣的方式得出的結果卻不一樣。同樣的瓶子,石頭,沙子,如果先把石頭裝進去,再放沙子,那麼瓶子剛好裝滿。如果先裝沙子再放石頭,那麼最終石頭根本無法完全放進去。同樣的空間,因為不同順序的裝載導致了結果的不同。這就是柯維先生提倡的第三個習慣──要事第一

經過2020年這次疫情,重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感悟


懂得要事第一的重要性是第一步,第二部就是如何做。很多人每天晚上10點過後就會後悔今天都沒幹什麼事,然而第二天起來在面對重要的事情和簡單的事情時又繼續先做簡單的事。每天快要結束的時候,每週快要結束的時候,每月快要結束的時候,每年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們的人生就是在一次次選擇先裝石頭還是先裝沙子的時候順從了壞習慣先裝沙子。其實,解決辦法還是有的,首先從一件重要的小事開始,只能是一件。每天早上起來進入做事的時間段,就先做這件事情。可以是寫晨間日記,可以是跑步,可以是聽財商書籍……不管什麼樣,先開始再說,從一件重要的小事開始去培養要事第一的習慣,久而久之就可以去調整,去增加。只有我們把跟年度目標緊密聯繫的事情每天優先去做,我們才能每天更加靠近目標。這就是自我管理的重要習慣──要事第一!

今天就跟你分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前三個習慣,分別是: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你學到了嗎?那就趕緊去踐行吧。

如果你喜歡,記得點關注,給你有溫度的陪伴,陪你一起持續成長!

#有話職說第3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