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战“疫”】隆泰家园社区党员战“疫”二三事

您好!您住哪栋楼、哪个单元?从哪回来的?”

“麻烦您先量一下体温,做个登记。”

“这段时间没有要紧的事您就别出门了,出门一定记得戴口罩!”

这是武清区上马台镇隆泰家园社区共产党员、综合协调员王喜海正在小区入口处登记外来人员情况。隆泰家园社区共有3166户居民,常住人口8212人,由于临近汽车产业园,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疫情防控形势更为严峻复杂。

“我做过好几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对各家各户的情况比较熟悉,排查外来人员的任务比较危险,还是交给我吧!”王喜海主动承担起外来人员排查任务,除了全天候在社区卡口登记排查外,还要做好这些人居家隔离服务保障工作,让相关楼栋邻居知悉具体情况,一丝不苟把排查隔离工作做得滴水不漏。

【武清战“疫”】隆泰家园社区党员战“疫”二三事

◢王喜海入户登记外地返津人员体温

2月12日晚8点30分,忙碌一天的王喜海刚准备睡觉,社区卡口值守人员打来电话:“有一家四口从辽宁辽阳自驾回来,已到小区门口。”他赶忙穿上外套一路小跑来到社区卡口,测体温、问轨迹、逐一登记情况……因为属于外地返津人员,必须隔离观察。“体温正常为什么还要隔离?”这一家人很不理解,情绪也比较激动。王喜海一边给这家人讲政策、安抚情绪,一边向上级汇报。经过协调,这家人最终被就近安置在汽车产业园的临时隔离点。处理完这个事,已经快深夜12点了。

“目前,我们已经登记了150名外地返津人员,后期还会有1200人左右陆续返回社区。下一步的任务更重,也是防疫最关键、最吃劲的时候,我们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每天,王喜海都要与社区4个卡口保持全时沟通,早晚两次严格监测登记居家隔离人员体温情况,发动志愿者和热心群众开展联防联控……

【武清战“疫”】隆泰家园社区党员战“疫”二三事

◢王喜海排查外地返津人员情况

袁有财是社区共产党员、居委会委员,社区巡逻管控是他负责的主要任务之一。“前一段时间,个别上了年纪的居民对疫情还不太了解,不习惯出门带口罩,经常出现不戴口罩遛弯、聚众聊天的情况!”这曾经是他比较头疼的事。有一次,小区张大爷没戴口罩在小区内遛弯。他刚上前说了一句,没想到张大爷倒先急了:“我又没病,戴什么口罩?戴上口罩气都喘不匀。”见张大爷情绪激动,他耐心劝说:“大爷,现在是非常时期,病毒感染性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让您戴口罩是为保护您自己,也是为保护您的家人,您不为您的小孙子想想……”在袁有财掰开揉碎的劝解下,张大爷终于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表示尽量少出门,出门一定戴口罩。接着,袁有财马上打电话叫来张大爷的儿子,一起将张大爷送回了家。

【武清战“疫”】隆泰家园社区党员战“疫”二三事

◢袁有财和卡口执勤人员沟通情况

巡逻管控工作看似比较平常,其实是保证社区“阵地”安全的“第一关”“流动哨”,必须做到细之又细、实上更实。在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期间,袁有财在北京的防化部队服役,执行过首都中心道路消杀任务,知道防疫工作必须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他每天至少要对社区的82栋楼、92个楼门进行两次巡查,严控严管社区卡口、拉网式摸排居民和商户、筹措防护物资、不厌其烦地向居民宣传少外出、戴口罩……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经常要忙到凌晨2、3点钟才能休息。

【武清战“疫”】隆泰家园社区党员战“疫”二三事

◢袁有财深夜还在一线工作

上马台镇隆泰家园社区还有很多像王喜海、袁有财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困难面前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去,为社区居民筑牢了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这些党员真是辛苦,每天起早贪黑,下着大雪、刮着大风还在外面站着。有他们在,我们心里就踏实了!”广大社区居民纷纷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