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聪明的中国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呢?

聪明的先人们,在适应自然发展的时候,对于治理蝗灾。有着自己独特的办法,秋风特意总结,分享给大家。

在古代,聪明的中国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呢?


方法一:篝火诱杀法

这个方法,在各朝各代都有所实践,最早出自《诗经·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这是篝火诱杀法最早的记载,后世也有所实践,唐朝开元年间,唐朝宰相姚崇果断启用“篝火灭杀法”,短时间里成功将大灾扑灭!在清朝,《捕蝗图册》和《治蝗全法》里都有对这种方法的记载,并且加以更深的解释说明。

方法二:壕堑掩埋法

这种方法,现在有所考的就是王充的《论衡》中提到要先在蝗虫要经过的地区,挖出大量深宽二尺的大坑,然后在蝗虫到来后,以扑打等方法把蝗虫引入坑里,再集中力量进行填埋。

优点:这种办法的“歼敌”效果极好,通常一埋一大片。

缺点:操作难度却也高:一旦土埋的太浅,蝗虫也能钻出来。

方法三:人工扑打法

这种方法较为笨拙,但可操作性也强。

在中国蝗灾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吕氏春秋》曾经提到过行春令,则虫蝗为败,暴风来格,秀草不实。

以及“《礼记·月令篇》:‘孟夏行春令,则蝗虫为灾;仲冬行春令,则蝗虫为败。等等先秦著作都有曾提过蝗灾,所以,人工扑打法是最没技术含量的方法,受到很广泛的传播,建国初期,依旧有人用这类方法进行蝗灾处理。

在白居易的一首诗中也专门有此类方法的描写,在最下面会分享给大家。

方法四:据虫除卵法

这种方法从宋代开始实行,宋代认识到蝗虫生活史中有卵的阶段,开始进行掘卵灭蝗,防患于未然,以争取主动。如景元年(1034)六月开封诸路就募民掘蝗种万余石;淳熙九年(1182)还规定了对掘虫子而取不尽因致次年发生者,杖一百的处罚手段。

在古代,聪明的中国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呢?


以上四种是古代常用于防治蝗虫的方法,除了上面出现的比如《吕氏春秋》,《礼记》等书个例的阐述,关于专门防治方法在李源的《捕蝗图册》和 顾彦编写的《治蝗全法》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那么,关于消灭蝗灾这件事,除了留下方法,那有没有留下什么诗呢?

这个答案,当然是有的,接下来,分享给大家。

喜雨口号呈陈守伯固十二首

[宋] 陈造

雨后郊原小杖藜,行人相语各伸眉。

即今极目如云稼,曾是蝗虫盖地皮。

开岁连日大雪

[宋] 陆游

开岁大雪如飞鸥,转盼已见平檐沟。

村深出门风裂面,况复取醉湖边楼。

从来春雪不耐久,卧听点滴无时休。

去年久旱绵千里,犁不入土蝗虫稠。

今年冬春足膏泽,天意似欲滋农畴。

岂惟养猪大作社,更卖宝剑添耕牛。

在古代,聪明的中国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呢?


捕蝗-刺长吏也

[唐] 白居易

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兴元兵后伤阴阳,

和气蛊蠹化为蝗。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

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河南长吏言忧农,

课人昼夜捕蝗虫。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

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一虫虽死百虫来,

岂将人力定天灾。我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

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

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

和赵郎中捕蝗见寄次韵

[宋] 苏轼

麦穗人许长,谷苗牛可没。

天公独何意,忍使蝗虫发。

驱攘著令典,农事安可忽。

我仆既胼胝,我马亦款矻。

飞腾渐云少,筋力亦已竭。

苟无百篇诗,何以醒睡兀。

初如疏畎浍,渐若决澥渤。

往来供十吏,腕脱不容歇。

平生轻妄庸,熟视笑魏勃。

爱君有逸气,诗坛专斩伐。

民病何时休,吏职不可越。

慎无及世事,向空书咄咄。

在古代,聪明的中国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呢?

通过诗人的诗,你会发现,在古代,出现蝗灾很可怕,每当这个时候,我不由的为有这么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

最后,关于吃蝗虫这件事我就不评价了,因为,我没吃过,也没啥发言权。嗯,反正目前我了解的一些古代治理蝗灾的方法中,暂时还没有发现吃这一个选项。

今天就这样,爱你们的秋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