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在疫情期間,應該對小孩進行哪些教育?

灰常肉


第一,是關於生和死的。死亡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一個遙遠的話題。中國人自古以來很少會主動談論這個話題。要讓孩子明白,人遲早會死,可能是自然死亡,也可能是死於天災人禍,消除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感。

第二,是關於愛國教育的。中國人民在這次疫情中表現出超強的民族團結精神,是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名族無法比擬的。要讓孩子體會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第三,是關於正確的職業觀。在這次疫情中,醫生,護士,警察,環衛工人……每個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尤其是醫護人員。要告訴孩子,認真負責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為國家的安定團結做著自己的貢獻。

第四,是關於偶像的。孩子的偶像,可以是科學家,也可以是某個影視演員,但一定要有正能量。作為偶像,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

第五,是關於理財的。因為這次疫情,很多公司已經開始裁員或者減薪了。面對房貸、車貸以及高昂的生活開支,生活早已捉襟見肘。帶領孩子,一起對家庭財務就行合理分配,培養他的理財意識。

希望疫情早些結束,也希望孩子們在這次疫情中能學會成長。





三味書屋小玉老師


這個問題提的好,在疫情期間我們的生活狀態遠不如平常,孩子所感受到的環境變化也是以前沒有遇到的,這是一個艱難的時候。巴爾扎克:“苦難是人生的老師”,作為家長應該利用這個不利的環境對孩子進行教育。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考慮:

一、危機感教育。通過此次疫情,讓孩子知道世事無常,天有不測風雲,人生旅途並非一帆風順,在前進道路上充滿荊棘和挑戰,我們要正確面對。只有做到自己足夠強大,才能化解危機,戰勝一切艱難困苦。因此要鍛鍊身體,強化心智,博學多識,足智多謀,這樣才能無往而不勝。

二、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教育。疫情期間,不能隨便去購買食品,不能叫外賣,平時垂手可得的東西,現在都是奢望。每日三餐需要自己動手,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食物。因此可以教孩子們從做飯開始,學會生存,熱愛勞動。

三、感恩教育。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捨生忘死,救死扶傷;人民軍隊全力以赴,鐵血丹心;各行各業工作者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為人民生活正常進行辛勤勞動;火神山雷神山建設者不分晝夜,連續工作,展示中國速度;還有社會愛心捐助等等這些人和事都是孩子應該學習的榜樣,要懂得感恩。

四、愛國主義教育。疫情來襲,是黨和政府英明領導,全國一盤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集全國之力抗擊疫情,調集全國醫護力量,調集人民軍隊,全力支援湖北,全力支援武漢。以最短的時間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方艙醫院,這是任何其他國家做不到的,因此我們要愛這個國家。

五、遵紀守法和明辨是非教育。疫情的發生是源於不守法,不守規則的人,貪婪口腹造成的。還有居家抗擊疫情期間,也有不戴口罩進出公共場所等等這些不守規矩的人,告訴孩子要遵守規則。

當然還有挫折感教育,耐心耐力教育等等。











工匠大咖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覺得疫情期間應該對孩子進行下面的教育:

愛護野生動物,培養孩子的愛心

要結合本次的疫情,告訴孩子野生動物不能吃,不要傷害野生動物,我們要哦保護好它們。它們也是大自然的一員,同時野生動物上面也會有一些能在人類傳播的一些疾病,讓他們也知道這些科普知識;

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藉助這個疫情,讓孩子通過電視廣播知道,中國人民為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展現出的前赴後繼,團結一致的民族精神。給孩子講講中國7天就建成了一座1000個病床的火神山一員,短短時間全國各地對於武漢的支持。讓孩子感受到中國的速度,中國是一個大國,迴旋餘地大,任何困難我們都能夠克服,這次疫情是教育孩子愛國主義,民族自豪感最好的機會;

感恩的心,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本次疫情,各個地方都對武漢進行了物資援助。全國數萬名醫護人員,大年三十就奔赴武漢前線,與病毒做鬥爭。對於接受幫助的人,我們要讓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他們對於別人的無私幫助,讓孩子有一顆同理心,如果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邊,該怎麼辦,讓每個孩子都有同理心;

當然,讓孩子愛護個人衛生、認識到疫情的嚴重和中國人民的頑強不屈,這些都是可以給孩子講到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您做參考,歡迎大家點贊評論,一起交流。


Hi說英語


疫情期間,學生和多數家長都不能外出,這個時候教育子女的重擔就直接地落到家長們的頭上。但是很多家長卻並不知道怎麼去引導和教育孩子,不知道從哪些方面入手。筆者是兩個孩子的專業奶爸,這裡談談自己的理解和實踐。

第一是時間管理的能力


對孩子來說,有管理時間的能力代表著守時,有計劃、有責任心地學習和生活。而守時又代表著自律,有責任心,會讓人感覺靠譜、值得信賴。

所以,我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個疫情假期的作息時間表。每個時間段該幹什麼事,都具體而細緻地寫下來,嚴格執行。

第二是整理能力


有研究發現,愛整潔講衛生的孩子往往成績優異、性格開朗、做事專注有耐力。而經常丟三落四、拖拉懶散的孩子,基本都沒有整理的好習慣。

所以我要求孩子定期整理自己的臥室和書房,約定好平時東西不亂扔,用過的書本放回原處,自己的衣物自己摺疊並整齊放好。

第三、 閱讀理解能力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潛在的差生。所以我們的計劃裡每天都有至少兩個小時的閱讀時間,我也全程陪同,並做摘抄,寫讀後感,甚至交流討論。

第四、 做家務的能力

哈佛大學用20年做跟蹤,發現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成年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為1:10。只有用勤儉的教育,才能培養出一個有志向、有意志、有愛心的孩子。

所以,我要求孩子主動承擔家務,跟爺爺奶奶一起去菜地摘菜,一起做飯,飯後洗碗,自己的衣物自己清洗,打掃家裡清潔衛生等等。

能力有限,能想到的就這些了,希望能對你有點幫助。


偉哥的思想自修室


小孩子還不懂呢,他不知道什麼是病毒,什麼是傳染病,不懂什麼是野味,為什麼大家都戴口罩,為什麼醫生護士都穿的那麼嚴實,為什麼不讓他出去玩……

告訴他,現在國家正處在特殊時期,好多人都生病了,需要救治。如果大家都出去玩的話,會有更多人生病,所以乖乖在家待著,等待一切結束……



林夕學霸


其實絕大多數人都難得有這麼長時間與孩子親密相處,抓住機會,疫情期間應該對孩子至少進行以下教育:

1,愛國主義教育。告訴孩子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通過新聞和現實案例讓孩子理解國家所做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安全衛生教育。普及衛生知識,普及安全知識,強調個人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重要性,養成正確的作息習慣;

3,勞動教育。一個人對待勞動的態度,是否認可並熱愛勞動,培養對待勞動的正確態度,從小樹立自食其力的價值觀;

4,感恩教育。讓孩子多幫父母一起做事情,既能夠讓孩子學會某些本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體會到生活的艱難,懂得體諒父母感恩父母;

5,學習方法教育。可以把自己成功的學習經驗和方法跟孩子分享,不但在學習上給予孩子實際幫助,更能融洽感情讓孩子更好產生對家長的崇拜感,這非常有助於孩子自信心;

6,多陪孩子做一些親子的遊戲,多交流,拉進彼此心理距離,在情感上給孩子一份依靠;

7,帶孩子們一起鍛鍊身體或者學習某些才藝。唱歌跳舞等等都可以,在活動中交流、成長和增進感情;

多難興邦,趕快行動起來,讓孩子通過這次疫情得到更好的成長!


找找好生活


一、疫情期間為什麼要特別關注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大人們每天收看疫情新聞,查閱手機,激情澎湃地談論疫情的各種內容,比如又有多少人被隔離了,又有人所少人去世了,更重要的是,這些都是毫不避諱孩子,讓孩子赤裸裸暴露在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裡,孩子的安全感極有可能受到挑戰。

孩子可能會擔心自己和家人也會生病、隔離、甚至死去。這種充斥在家中的信息,就像我們在孩子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帶他們去參加葬禮一樣,孩子不用懂太多,僅從人們深色壓抑的著裝,以及痛苦悲慼的表情,就能感受到強烈的不安,深深的焦慮,甚至是恐懼。如果孩子不按照要求防護,父母再說些嚇唬訓斥的話語,孩子的內心就會特別委屈慌亂。嚴重時,極有可能帶給敏感的孩子一定程度地心理創傷。

二、疫情期間如何保護孩子的安全感?

1. 要有篩選性地讓孩子接觸疫情信息,多瞭解一些具體防護內容,讓孩子藉機學習到必要的防護措施,這樣孩子能增強孩子對健康的勝任感。

2. 傳遞積極信息,讓孩子多瞭解科學家醫護人員,辛苦為大家,保護大家等英雄人物和故事,在真實的境遇裡,鼓勵孩子的鬥志和好學,引導孩子對各類奉獻者的尊重和憧憬。

3. 當孩子有擔憂和焦慮時,比如問“我會生病嗎?媽媽會死嗎?”這樣的問題時,父母永遠要有耐心地向他們保證,"有爸媽在,你都會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但是你也需要講衛生,多運動,好好吃飯,照顧好自己。"孩子能夠從父母堅定的反饋和保證中,獲得極大的安全感。



美玲高效閱讀管理導師


疫情期間父母可能與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相處,針對疫情可以進行下列教育和意識的培養:

公共衛生知識的教育

公共衛生是關係到人民大眾健康的公共事業,公共衛生具體包括:

  • 對重大疾病尤其是傳染病的預防、監控和治療。如,艾滋病、SARS、新冠肺炎(COVID-19)等。
  • 對食品、藥品、公共環境衛生的監督管制,以及相關的衛生宣傳、健康教育、免疫接種等。

野生動物知識的教育

  • 人們對野生動物可能有不同的認識,新冠肺炎(COVID-19)發生後,其病毒的來源可能是野生動物。家長可以提出類似的“發現野生動物怎麼處理?”等問題的教育。
  • 通過對野生動物的保護知識的教育,從孩子做起,更有利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培養孩子的利益意識

  • 當代社會強調個人的利益優先,通過各地新冠肺炎(COVID-19)的採取的措施,以及違反措施承擔責任的事例,使孩子明白,當個體利益與公共利益發生衝突時,公共利益可能優先,個人權益受到了限制是正常現象,如隔離等。

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

在疫情期間,孩子的開學、平時的活動受了約束與限制。

  1. 通過被隔離的事例,培訓孩子自律意識。
  2. 通過公共場所限制進入的事例,培訓孩子自律意識。
  3. 通過參與聚集性活動需佩帶口罩的規定,培訓孩子自律、衛生意識。
  • 如此等等。

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 疫情防控時期,孩子有活動受限,開學延遲,孩子的學習方式與平時不一致,自學能力對成績有較大的影響。
  • 自學能力的培養需要有一定時間的磨合,活動受限,開學延遲正是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的契機。


教育與法律之一


眼下,作為父母,在疫情期間,其實是一個開展時政教育的最好時機。

一般的孩子,往往對於時政類的課件感覺陌生,畢竟它不有趣。但是,如果能把時政教育結合眼下的時事熱點進行,則有說明力得多。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學的政治教育越來越要求貼近社會,滲透時事政治,不僅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也能讓孩子切實體會到社會及經濟的發展變化。

而有關時政教育,以下幾點是需要關注的:

一、注意新聞播報,強化事件理解

二、培育面對時政問題時的成熟心態,為後續學好時政課打下基礎

三、創辦自已的交流甚至自媒體渠道,在實踐中創新

對於疫情,個人以為父母可以引導孩子:

一、正確認識疫情的發生,發展和社會舉措,培養孩子從家庭中人,慢慢向社會中人轉變。

二、讓孩子學會現實中解問題,關心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從書本中找答案,成為課堂的主人公意識,而不是僕人意識。

三、引導孩子的家國情懷,讓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四、引領孩子科學看待疫情,嘗試讓孩子從科學進步的角度來解決社會問題,引導孩子關心醫學等自然學科。

五、讓孩子樹立安全衛生意識,掌握一些基本的應對常識。

實踐中的做法可以是:

1、  每天定時和孩子討論疫情的最新發展,總結得失,瞭解政府和社會的努力和用心

2、  學會讓孩子自主表達觀點,並且讓孩子和同學朋友之間探討深度的解決方法

總之,任何一個社會重大事件,均是我們打開孩子心胸,讓孩子認識世界的有利因素,可以假設孩子,當疫情發生的時候,你是一名醫生或護理,你應該怎麼辦,你是一名社會職能人員或是政府官員,你應該怎麼辦,你是一名普通學生,你能做什麼,你如何對這一次疫情做總結,引導孩子向論文化敘述和總結。讓孩子學會如何和同學們交流討論本次事件,如何統一孩子們的思想認識。等等。




磨石旅行與創作手記


首先是價值觀的教育。這次疫情其實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這場全國抗疫戰役中,湧現出很多值得學習的英雄事蹟。比如:

1.奮戰在疫情第一戰線上全國的醫護人員,既有本省本地區的一直在醫院工作的醫護人員,也有來自全國各地奮戰在湖北省各城市的醫護人員、人民解放軍,警察等。是他們不怕犧牲,與病毒展開鬥爭,救死扶傷,截止今晚已有數千醫護人員感染乃至犧牲,向他們致以敬意!

2.向為這次疫情做出貢獻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和李文亮等人學習,學習他們敢講真話實話作誠實,真研究的人。

3.讓孩子減少接觸娛樂節目明星的追星,真正的明星是鍾南山李蘭娟院士那樣的,鍾南山已經84高領卻能一如反顧的奮戰在疫情第一線,這種愛國精神是所有人一生的課程!

其次是讓孩子從小學習本領,關心國家大事掌握更多技能,包括自救,醫學常識,愛護大自然,不捕殺野生動物等各學科知識等。

再就是疫情期間一直在家裡,讓孩子養成合理安排時間,注意學習時間和運動時間互相搭配,做做家務,與家人和諧相處!

最後相信,我們一定會戰勝病毒,春天馬上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