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人的出场,让这个春天充满温暖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2月17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满福)庚子疫情显,家国文化情!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之时,甘肃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他们特有的方式,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或许是弹唱一段秦安小曲,或许是捏几个人物面塑;或许是弹一曲土琵琶,或许是唱一段“花儿”……一些常年扎根在陇原城乡的非遗传承人,自编自演,自弹自唱,用朴实的语言和邻里们熟悉的旋律和唱腔,为心中的英雄们礼赞。他们的出场,让这个初春充满温暖。

在庆阳华池县,南梁说唱的传承人王正旗编写了《防治疫情靠大家》的唱词,用声情并茂,人们喜闻乐见的弹唱方式弹了出来。听:“冠状病毒不可怕,就怕人们不听话。不走亲,不访友,不在外边到处走。该吃吃,该喝喝,就在家里呆半月。发现疫情就隔离,防范主要靠自已。出门必须戴口罩,人多别去凑热闹。谁也不要信谣言,别去花那冤枉钱。这次疫情挺严重,政府号召要响应。挣钱不论多与少,不在外边到处跑。等到疫情有好转,不论干啥都不晚。”

这段唱词,在当地文化馆录制成节目时,好评如潮。

再听听: “塄杆上的股子蔓,我编花儿表心愿,今年过年?瞎串,冠状病毒易传染,发个微信人安全。各路的乡亲听我言,今年互相甭拜年,免得疾病一个给一个传……”这是岷县杨峻坪创作的一段“花儿”内容。平时热衷“花儿”的他,最近在一周时间内一口气创作了近50首“花儿”,为抗战在疫情一线的人们鼓劲加油!

在陇南文县,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文县土琵琶弹唱”的传承人们,选择用他们手中的土琵琶与疫情作斗争。他们编写词,编写曲子,用弹唱的方式站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传承人付若梅说,当她们在电视上看到疫情肆虐时,姐妹们都坐不住了,赶紧请人编词写曲,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援》,让大家在弹唱中感受团结的力量,感受祖国的强大。她说,录制节目时,大家都很执着,一遍一遍练习,直到弹唱熟练为止。

“兰州鼓子”“秦安小曲”“凉州贤孝”等平日很少登上大雅之堂的非遗项目,在这个特殊时期,让陇上非遗之花璀璨夺目;活跃在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大师,让剪纸、香包、面塑等“小玩意儿”赋予了新的生命,传递出中华民族直面疫情时锲而不舍、坚韧不拔、逆行而上的民族大义。(文中图片、视频由省文旅厅提供)

非遗传人的出场,让这个春天充满温暖

海河面塑作品《中国加油》。

非遗传人的出场,让这个春天充满温暖

付忠民剪纸《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非遗传人的出场,让这个春天充满温暖

王永兰剪纸《武汉加油》。

兰州鼓子《众志成城战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