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失误一切白搭?为何战术上的成功无力扭转战略上的失误?

静夜史


这就是战略和战术的关系。战略上有得民心者得天下,战略思想是贯穿始终的没有停歇的余地,战略是跳出局外的思考和观察得到的,战术始终应该服从战略思想的指导。失去战略的战术是徒劳的。


过两天1963


在一场战争中执行什么样的战术是由战略来确定,一旦战略出现失误,再是高明再是成功的战术都无法扭转失败的命运。下面我来举几个例子来证明。

第一个例子,关羽大意失荆州。


诸葛亮在率领张飞,赵云等人马入川增援刘备的时候嘱咐关羽,要他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这个战略的精要就是要关羽力避两线作战。可惜关羽违背了这一原则,虽然有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的巨大胜利,可是当吕蒙偷袭过来的时候,他就只有走麦城的份了。退而言之,就算他防住了吕蒙的偷袭,结果也不过是和孙权方面的矛盾公开化,最终也是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之中。

可以这么说,关羽在襄阳樊城方向取得的胜利越大,他遭到孙权进攻的威胁就越大。道理很简单,荆州是借的,你借别人的本钱做成了大买卖,债主能不来讨债吗?他想避免孙权方面的袭击,一定要主动向孙权示好,甚至有的破曹功绩应该让给孙权在荆州方面的军事主官。要么稳住孙权,要么给孙权分赃,要么将孙权拉进对曹的战争之中,陷曹操于两线作战。总之,只有和了孙权,才能据曹操。不和孙权,也就无法据曹。

第二个例子,日本偷袭珍珠港。


不得不说,日军偷袭珍珠港这一战打得十分的漂亮,比起吕蒙偷袭荆州的白衣渡江要漂亮得多。可惜的是只要战略上犯了错误,越是漂亮的战术动作带来的失败就越大越快。

日本的陆军基本上都陷在了中国,迟迟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在这个时候,又去袭击美国,袭击一个领土是自己几十倍,工业能也比自己强大得多得多的国家,希图一次战术胜利来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制定这种战略的人简直就是蠢猪。

一群蠢猪率领的军队怎么可能不失败?

第三个例子,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说是三个战役,其实是一个战役,战略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在长江以北消灭国民党军的主力。

因为只有在长江以北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才能便于下一步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之,如果国民党的主力扯到了长江南岸,哪怕只是在平津的傅作义部撤退到了长江南岸,建立了长江防线,那解放军渡江就困难了。如果一次渡江没有渡过去,那美国就极有可能干涉中国内战。英国的紫石英号只是来试探一下的,如果当时没有揍它,或者是揍不过它,哪怕没有把它揍疼,再或者是同时傅作义的人马撤到了长江南岸,那会是什么后果?

中国有可能会出现第三次南北朝。

好在毛主席在三大战役一开始就敏锐的洞察到了这种危险,制定了在长江以北消灭国民党军主力的战略,并且达成了这一战略目标,才避免的南北分裂,才有了今日强大的中国。

篇幅有限,言不尽言,如果列位读者有不同看法,尽请在评论区留言。


洞察旧机


原谅我稍微抬一下杠:只要战术上的胜利足够大,就足以扭转战略上的失败! 比如南辕北辙,他要足够牛逼绕地球一圈不就到了么? [呲牙]

姜维守剑阁刘禅投降,无力回天。他要足够牛逼直接打出去破长安、下洛阳、击许昌杀曹贼,那不也赢了么?

日本偷袭珍珠港,丘吉尔乐了:这下我们不会输了。美国下场,轴心战略上就要完蛋了。 可是如果IJN一战全灭太平洋舰队、炮轰西海岸、强袭巴拿马运河... 估计丘胖子就得哭了 [捂脸]

如果荆轲够厉害,一刀刺死嬴政,少说给六国争取几十年时间。如果继位的是胡亥这个庸才,后续不也很难说么?

千古遗恨之一,不就是十二道金牌召岳飞,不能直捣黄龙么? 无数人畅想:如果岳飞坚持出战……

只要推力吊炸天,板砖也能上九天。[机智] 只要战术上的胜利足够大、足够多,也能撬动战略,走向胜利 [耶]


天南水阁


《亮剑》中常乃超少将在给李大脑袋等一帮人上课的时候说过,我曾经在南京国防部工作过两年,我并不认为从那里发出的命令都是愚蠢的。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作为国军统帅部来说,其实很多时候在战略上是正确的,但是到下面交给将领们去执行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从而导致原来的战略根本没有能够实现。也就是说,不仅是战略上的失误,让战术上的成功白费力气,如果战术上没有执行力,战略做得再好,也是一张废纸,毫无意义。

而且,很多时候,国军不仅在战略上是正确的,在战术上对形势和局面的估计,做出的应对策略也都是正确的,但最终仍然可能导致了整个战场的崩溃。为什么呢?因为战争一旦爆发,就会随时出现情况变化,当然需要根据战场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做出相应的应对。但如果要继续朝着之前既定的目标继续前进,就需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出正确的选择。也就是说,对时机要把握好,如果时机把握不好,即便是所有的措施都是正确的,实际上也等于错误。

淞沪会战就是典型的这种情况,几乎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对的,但是每一步都慢了不止一拍,从而导致整个会战最终是溃败收场。

按照之前制订的作战计划,应该在淞沪战场与日军消耗一段时间之后,就先有组织的撤退到苏州河以南,放弃苏州河以北阵地,再有组织的逐次抵抗,交替掩护,撤退到吴福线、锡澄线的既设国防工事,依托工事继续抵抗日军,等日军攻击顿挫之后,从一线撤下来的部队经过整顿和补充之后,再从两翼出击,从侧翼包围日军,将入侵日军歼灭。这是第二道防线,如果第二道防线失守,就撤退到南京附近,仍然是利用既设工事抵抗和消耗日军,再从两翼迂回包围日军。

但是打起来之后,这个计划就完全被放弃了,并没有按照预订的计划执行,而是企图直接在淞沪战场与日军进行决战,从而不断的从后方抽调部队增援,一批在前线被日军打残了,换下来,再换一批部队上去继续挨打,打残了再换下来,再换一批部队继续上去挨打,原定的逐次抵抗,后退决战的战略,最终变成了日军与国军的增兵竞赛。国军是添油战术,不断从后方增派援兵,日军也不断从后方抽调援军来增援,双方就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日军虽然消耗了不少,但国军消耗得更多。

到1937年10月下旬,国军在淞沪战场已经没有能力扭转战局,那么最好的选择当然是主动撤离战场,保存实力,以利再战。但在撤退时机的把握上,国军统帅部又寄希望于国际干预,坐失国军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仍然比较顽强的最佳撤退机会,一直到前线阵地已经完全被日军突破,才被迫退过苏州河,到南岸继续抵抗。实际上,撤退到苏州河南岸之后,国军也已经没有多少机会扭转战局,那么就应该利用苏州河的地理障碍,一面派部队占领阵地,掩护主力部队继续后撤,利用第二道防线,继续抵抗。

但在这个时候,国军统帅部又开始寄希望于国际干预,所以又一次失去了较好的撤退到第二道防线继续抵抗的时机。终于,日军的增援部队和动员能力已经压倒了国军,并且在正面突破国军阵地的同时,从国军阵线的侧翼杭州湾登陆,迂回包抄国军后路。这样,国军只能下令总退却。但这时候因为后路已经被日军切断,所以各部队完全失去了组织和行军秩序,都是夺路而逃,到了第二道防线也没有占领阵地组织抵抗,就直接一路狂奔,向南京撤退过去了。

也就是说,在整个淞沪会战过程中,国军统帅部的战略其实问题并不大,每一个步骤也都算是正确的,但最终仍然导致了全面溃败的局面,就是因为每一个选择都是错过了最佳时机之后才做出的,所以始终在战场上处于被动状态,每一次后撤都是被动的,没有一次撤退是主动做出的,在战场上也就始终受制于日军,始终无法完全扭转局面。淞沪会战如此,南京保卫战又重演了一次,在该主动撤退的时候没有撤退,又企图侥幸于万一,最终再次导致整个战役的全面崩溃,数十万国军再次完全无组织的溃散,损失惨重。

相比之下,徐州会战几乎算是奇迹。徐州会战因为已经是处于日军在战略上南北夹击的局面,而国军已经无力完全击破其中任何一面的敌人,所以最终失败几乎是从会战一开始就注定了的,但李宗仁却能够从容不迫的调度部队,先在临沂和台儿庄重创日军,取得抗战爆发以来的首次局部性胜利,之后又在战局已经恶化的情况下,不失时机的主动组织部队有序撤退,整个第五战区六七十万大军也能有组织的与日军脱离接触,撤离战场,并未出现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那种溃败局面。

这就是因为李宗仁把握战机的能力要更胜一筹,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在局面已经全面恶化之后才被动的选择撤退,失去主动撤离战场的主动权,完全被日军赶着走。而淞沪会战的问题就在于,每一次撤退都失去了最佳时机,最后都是在已经完全失去主动权的情况下夺路而逃,所有部队都以溃散状态逃离战场,武器和人员的伤亡甚至超过正面抵抗过程中的损失。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而一个高明的统帅,就不仅需要把握住打胜仗的机会,也要有能力在不利局面下主动撤离,而部队还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损失,重新夺回战场的主动权。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四渡赤水才是主席军事生涯中的神作。因为在四渡赤水之前,红军始终没有摆脱被国军赶着走的被动状态,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与追上来的敌人死打硬拼,一次又一次的遭受重大损失。而四渡赤水成功的地方就在于,通过出其不意的在敌人的缝隙中间来回转移和穿插,调动了敌人,让敌人跟着自己走,而不是自己被敌人赶着走,从而为红军渡江北上创造了机会。


萧武


到1938年底,中国抗日军队几乎没有取得一次大型会战的最终胜利,哪怕是曾经在台儿庄短暂大捷的徐州会战,也是以第五战区全军撤退告负,期间的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忻口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等等莫不如是。实事求是地说,侵华日军在这一阶段战术上是比较成功的。于是武汉会战以后,双方的下一阶段战略安排愈发显得重要起来。

(东条英机剧照)

就重庆政府来说,既然华北、华东、华南和华中的富庶之地和大中城市已经沦陷,军政机关已转进大西南后方,便接受了延安方面以及蒋百里的抗日理论:在初期以空间换时间之后,开始利用西南山地与日军进行长期的“战略相持”。除在河南和湖南段留驻重兵与敌对峙外,其他主力全部沿云贵川边界布防,以拱卫大后方为中心任务。

武汉沦陷后,日军已经沿着长江深入到距离中国海岸线1200公里的区域内,冈村宁次的第11军犹如一个深入中国腹地的大脑袋,而从武汉到华东沿海的“脖子”又特别细长,日本人希望“三个月内”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的美梦已然破灭,下一步怎么搞,日本人之前没有预案,内部也产生了分歧,其结果就是战略上陷入迷茫状态。

(冈村宁次剧照)

日本内阁表示有点打不动了,因为一年多的战争已经损失兵力20多万和耗费了80亿日元的军费,对日本旧币大家可能理解的不太直观,这么说吧,该数字是日本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参加一战和“九一八事变”所有军费开支和的1.6倍!比如1938年,日本黄金储备约为13亿5千万日元,将近20个月的侵华战争后,在国际上购买战略物资已经花去了9亿6千万日元,快破产了。

日本军部也懵圈了,因为没有想到会打这么长时间,日军连续两年已经扩编了17个师团,师团总数翻了一番,兵力则翻了两番达到120余万人,精壮和有经验的兵源开始短缺,到1938年底,侵华日军的原现役士兵只有11.3%、预备役士兵为22.6%、后备役士兵高达45.2,其他已经开始使用第一补充兵了。即便如此,兵力仍显不足,军备生产也力不从心,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说什么都要喘口气。



于是日本政府、军部和前线将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战略上的分歧,以陆相板垣征四郎、参谋次长多田骏、参谋本部谋略课长影佐祯昭、中国课长今井武夫为一拨,决心改变方略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意即用最小的军事代价来迫使重庆政府乞降。一方面,他们开始寻找可以利用的代理人:“起用中国第一流的人物,建立反蒋反战的政府”,另外一方面,又派员与蒋氏的代表秘密接触,同时发布严令,限制前线日军扩大作战地域。

以冈村宁次为代表的前线昭和军阀们算一拨,他们不认为板垣征等人的诱降会有作用,胡说什么:“抗日势力之中枢既不在在于重庆政府要人之意志,不在于包括若干地方杂牌军在内之200万抗日军,而只在以黄埔系为主体的嫡系军队的抗日意志。只要该军存在,迅速和平解决有如缘木求鱼”。因此这帮人强烈要求增兵添将,一举攻入四川推翻重庆政权。



胳膊那是扭不过大腿的,毕竟是板垣这帮家伙掌权,于是1938年底开始日本开始拉拢未来的头号汉奸汪精卫,前一年的12月汪某人就曾煽动孔祥熙在日本所提的停战条件上签字,由此被日本人视作可以扶植的对象。汪精卫于1938年12月叛逃、1939年赴上海、1940年3月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南京汪伪政权,日本政府和军部认为重庆政府必然因此垮台,无需大动兵戈了。

在这一时间段里,日寇第11军在战略束缚下只能做有限攻击,比如1939年攻陷南昌、1940年西犯宜昌,却始终没有权力和实力继续深入川陕,尽管这几次进攻战役在战术上都颇为成功,也造成了中国军队较大损失,但根本不能动摇中国军民的抵抗意志。冈村宁次期间不停争辩,板垣等人一发火,1940年3月干脆把丫弄回东京坐冷板凳去了。

(秘密谈判剧照)

从1938年底到1941年初,中国抗日军民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军队也以三分之一顶在前线、三分之一为预备队、三分之一在后方整训的方式得以整顿。而当日本人两年左右发现汪伪政府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时,国内经济进一步恶化、战略资源越来越少、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距离太平洋战争爆发已经为时不远了。

直到1942年初,日军参谋本部才终于制定了进攻川陕的“五号计划”,拟动用八个以上的主力师团从南北两向攻入川渝,然而还未及实施,美军轰炸东京的事件又使日军匆忙发动了“浙赣会战”,五号计划被扔在了一边。

(近卫首相剧照)

到了1942年秋季以后,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屡遭大败,不断从中国战场抽出部队,图谋川陕的战略计划事实上已经破产,只能陷入持久战的汪洋大海之中,战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所以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部是标准战略上的侏儒,而无论前线日军凭借素质和武器取得多少次战术上的成功,都无法扭转日军在战略上的失误和失败,再加之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战略资源的匮乏,最终的结局早已注定。


度度狼gg


举个典型的例子:围坚打援。这个意思就是将一部分敌人围困,给其压力但不歼灭。被围之敌便会请求增员。我放再集中优势兵力在其援军来的路上设伏并将其歼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被围之敌不灭,会不断的求援,而援军就会不断的来解围,而被打援的部队一一歼灭。这是战略!但这里面围困敌人的部队既要围住,给其压力,还不能将敌人吃掉,更不能让敌人察觉出其意图。围而不歼!但如果围困敌人的部队心急,把敌人歼灭了,局部可能取得了小胜,但整个打援的战略计划就失败了!这个例子不知你能否明白?


梁勇86304567


结论:

一旦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那么失败就是一种必然性的结果。即便有一两次战术上的成功,也不可能扭转战略上的失误。

导言: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需要的步步为营。大的方向上一步都不能错,只要大的方向上不出错,偶尔出现一两个失误是可以挽救的。然而,只要大方向上一旦出错,即便是再如何努力,都无法扭转失败的结局。


分析:

  • 什么叫做战略:

  1. 最早的时候战略仅仅用在军事方面,所谓的战略就是战争与谋略。在战争中使用的谋略就叫做战略。简单的举例,《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都可以归结到战略之中。
  2.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略不仅仅限于军事方面。即便是军事方面也不是单纯的指代战争谋略。现在我们对于战略的理解,其实就是通过宏观考虑,而制订的一种具有持久性、有效性的恒性布局。这种战略可以用于军事、经济、教育等多个方面,甚至可以说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战略。
  • 关于战略重要性的论述:
  1.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种思想就是在告诉我,战略的重要性。战略上藐视敌人是让人拥有一种必胜的信念,不畏艰险,不惧困难。而战术上重视敌人则是在提醒人们要踏实、谦虚,脚踏实地。

  2. 清朝末年的大才子陈澹清有一句著名的话: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话被后世经常引用。其目的也在解释的“战略”的重要性。“战略”是具有长久性与全面性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说,如果不做长久性的考虑,那么短期的考虑也不会周全;如果不以全盘布局作为考虑,那么一个小的区域也无法做好。
  3. 其实早在《孙子兵法》中就提出过通盘考虑的重要性:“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被后世敬仰的孙武子最为重视的就是“算”。这种算就是一种针对敌我双方的整体性推演,其实也是我们所说的战略构思。只不过那个时候的这种战略构思还是停留于军事领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对之前成功的案例我们就会发现,所有的成功都建立在战略胜利的前提上。
  • 以例为证,说明战略的重要性:

为了表达清楚战略的重要性,小编准备从失败、成功的案例中各选择两个,跟大家分享。

  • 失败案例:

一、瓦岗寨起义:轰轰烈烈的瓦岗寨起义本来是最有可能与李唐王朝一争天下的势力,最终却早早的推出历史舞台,就是因为其战略上的失误:

  1. 李密谋杀瓦岗寨前领导者翟让使得原本团结一心的起义军开始内部分裂。有人说内斗算战略么?可以肯定说,如果想要成功,团结是必要的战略核心思想之一。无论多么强大的一直队伍,只要这个思想出现问题,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失败。

  2. 瓦岗寨扩张的速度过快,导致瓦岗寨的扩张速度超过了自己的真实水平。因此造成了对已取得地盘的巩固。这就是他作战战略上的错误。

  3. 李密最大的战略失误就出现在政治上。天下义军四起,反隋已经是大势所趋。可李密依然接受了杨侗的招降,站在了天下人的对立面。

二、日军侵华战争:日军侵华对我们整个民族带来的伤害都是巨大的,我们无法忘记他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他最终的失败,是因为侵华战争从一开始就是彻头彻尾的战略败笔。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让全民的加入到这场抵御外来侵略者的战斗中。日军没有想到在抵御外来侵略者时,中华民族会如此团结。

  2. 日军战线过长,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大量的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并壮大了我们自己的队伍

  3. 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出来的顽强意志,让日军认识了什么是中华民族的血性。民族的自尊心,中华民族的骨气,是我们取得最终胜利的保障。

日军侵华战争的失败,是因为他们是以侵略为目的,非正义的战争。他们低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与斗志。最终,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意志、力量与智慧告诉他们,“侵略者要进来,我们就让他灭亡。”

  • 成功案例:

一、朱元璋起义:朱元璋是唯一一个从南方向北方打,最终统一天下的人。那么朱元璋起义富有怎样的战略智慧呢?

  1. 朱元璋能够意识到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很好的运用了知识分子。无论是从他的起义还是后来的建国,都没有忽略了知识分子。这是他强于其他农民起义的地方。

  2. 坚定的执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策略。这个策略让他即避免了被针对,还保证了他每前进一步都特别的扎实。

  3. 朱元璋以其高超的军事战略智慧选择了先打陈友谅,后打张士诚,这个战略策略让他消灭了最大的两个竞争对手。

二、毛主席领导的中国革命:毛主席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在经历了万难的险阻之后,取得了革命胜利,并建立了新中国。就是因为战略思想的正确性。

  1. 根据中国是农业大国的这一国情,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形成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战略态势。

  2. 在三湾改编的时候,提出把支部建在连队,以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军队的纪律性,和纯洁性,即“党指挥枪”这一开创性战略思想。

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是依靠毛主席正确的战略思想做指导,走群众路线,开展土地革命,在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不利条件下,建立了新中国。


结语:

战略正确是一件事情成功的必要因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有正确的战略目标。并制订一个长远的,可持续的,可操作的战略执行计划才可以取得成功。只要在战略上不失误,即便会出现短暂的挫折,也不会影响最后的成功。而如果失去了正确的战略思想做指导,制订了一个错误的战略目标,即便一开始有一些成绩,即便在一些战术方面取得了临时的成功,那也都是侥幸的,最终也无法摆脱失败的命运。

寄语: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我们青年的寄语,作为青年人,我们不要辜负毛主席的寄托。要为我们的祖国,贡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


再言春秋


战略本就高于当前的一切。

所谓战略决定战役,战术服务于战役。

战略是依据当前态势拟定的国策。

战役是为了达到战略目的进行的方案。

战术,则是为完成战役而施行的具体的执行手段。所谓战术上的大胜,无法改变总的战略态势。

例子有很多。

比如倭国决定与美国开战,进攻珍珠港仅仅只是战役,具体进攻手段就是战术,可哪怕痛击美国太平洋舰队,获得空前的战术胜利也无法掩盖战略规划上的错误。

军部推演:袭击珍珠港之后,全力向南进攻东南亚,迂回缅甸,关闭中国对外渠道甚至进攻印度,夺取石油橡胶等物资,长远则计划与德国会师于中东。

在这个推演中,军部明知道美国的工业潜力被释放,自身工业能力就远比不上,但依旧认为:美国一年后就会退出战争。因为军部认定美国无法承担巨大的伤亡。

所以,倭国二战基本败于战略计划的武断,即短期内美国会选择退出战争,而实际未能达到。

同样错误的还有德国。

德国人谨慎推演,认为在陆地上击败法国很简单,英国也会选择退出战争,德国就有时间去消化欧洲大陆的工业能力,自己可以最终攻击苏联。

事实上这推演只对了一半。法国投降,天下震动。但英国就是不愿意接受德国占领整个富裕欧洲的现实。这才有坚持抵抗,也才有美国的《租借法案》。

然后,德国就得为此付出代价。

美国实质在帮助英国,等于已经选择成为德国的敌人,英国已不可能再选择投降,东边的苏联也在紧张备战。

如不进攻苏联,则做好战争准备的美国必定联合苏联英国发起对德围剿,则德国只会失败得更快。

德国又对苏进行推演。推演结果是,发起突然袭击可以在半年内彻底占领莫斯科,从而逼迫苏联投降,或者驱逐到亚洲部分令其彻底丧失抵抗能力。

实际也只对了一半。

苏联人确实溃不成军,损失百万军队,德国兵临于莫斯科城下。可这些胜利,都仅仅只是战术层面,德国就是没打下莫斯科,无法给予苏联军政体系和百姓以最严重的心理打击,人家挺过来了。

则,德国短期内逼苏联投降或最低解除其抵抗能力的战略,完全失败了。


四川達州


战略与战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战略指的是整个战役的计划作战方案,战术指的是某个小型战斗。比喻说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援朝初衷是与朝鲜人民军联手战胜美国联军,且有战胜敌人的周密计划方案,但经过双方激烈战斗,未取得想象的那么速胜,战略上末取得成功。但是战术上在上甘岭一仗打得武器装备精良的美国联军屁滚尿流,我们中朝军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战术上的辉煌胜利。虽然上甘岭阻击争夺战我们取得了战术上的成功,但还不能彻底打败美国联军“宏观战略而言”。也就是说还不能扭转战略上的成功“也不能说失误”。

在军事上成功与失败战例甚多。


用户2220163090866


其实古时候已经有哲人回答了这个问题。说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人要去南边的一个国家,却赶着马车往北边走。别人告诉他,他走错了方向,他回答:我的马是好马,跑得快;我的车是新车,质量好。别人说:你的马车再好,但去的方向不对呀!他又说:我的马夫技术是最好的!

成语“南辕北辙”,说的就是这个典故。

以红军长征为例,如果不是毛泽东力挽狂澜,改变战略,按照原来的方案往蒋介石布下的天罗地网里钻,红军再英勇,再多打几次战斗的胜仗,最后的结局,一定会和石达开一样,全军覆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