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防群控 共克时艰」我在武汉战“疫”——记者连线闫登兰​

2月5日,作为我省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县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主管护师闫登兰离开家乡,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她的安危牵动着每个家乡人的心。2月16日,记者连线了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战“疫”的闫登兰。

记者:“您去了之后,调整了多长时间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了?”

「群防群控 共克时艰」我在武汉战“疫”——记者连线闫登兰​

闫登兰:“到武汉以后,我们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再次的防护和流程的培训以后,2月8号我们到东西湖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

记者:“现场的情况怎么样?”

闫登兰:“还不错吧。因为方舱医院收治的都是比较轻症的病人,我们护理员主要是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以及心理指导和基本的检查。主要是因为轻症病人基本上(生活)都能自理,但是,因为都是集中收治,我们重点要做好他的生活管理。再一个就是心理上的疏导,病人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大家可能都看到报道了,我们方舱医院的工作人员带领患者做体操啊、跳个舞啊之类的,主要是缓解病人的压力。”

记者:“那对于您来说,在一线的工作状态、心理上有什么变化没有?”

闫登兰:“心理上,到了以后我很快就能适应。尤其在工作期间,有时候甚至就忘了,除了太厚重的隔离服操作起来不方便,延迟了工作的时间,不像往常一样,利索地就做完了。那么在和患者交流的时候,就跟咱们普通患者一样,去给他们做心理疏导,去和他们交流,甚至和他们聊天。”

记者:“您一个工作日大概多长时间?”

闫登兰:“刚开始我们上一个班,来回加上出入舱的时间是十二个小时。因为,一个是流程的原因,另外上班的高峰期,进出的老师们特别多。通过一周时间以后,现在咱们最少也得十个小时。”

记者:“那这个中间比如说您需要吃饭啊或者说需要去卫生间啊,怎么办?”

闫登兰:“没有,不允许的。因为我们的防护用品非常的紧缺,大家都知道,所以,一方面为了避免穿脱对物品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是减少污染,中间几乎没有离开的老师,都是等下班结束出来。”

记者:“去那边以后跟这边家里人联系了吗?”

「群防群控 共克时艰」我在武汉战“疫”——记者连线闫登兰​

闫登兰:“联系了,只要有空。因为家里有老人,只要我有空,就视频打电话。都挺好的。”

记者:“您是在危险的第一线,和家里人聊天的时候,心理上和原来有什么区别没有?”

闫登兰:“还能淡定,我必须淡定。因为只要我有什么(别的)状态,他们更牵挂、更担心。”

记者:“您现在是休息时间吗?”

闫登兰:“我今天是休息时间,今天晚上夜班。”

记者:“夜班是从晚上几点开始进舱?”

闫登兰:“工作点是凌晨两点到明天早上八点,但是我们十二点就要从宾馆出发,公交路程是四十分钟。去以后,要去做个人的防护,需要一段时间。基本上都是提前两小时出发。”

记者:“我看周围的环境是在宿舍吗?”

闫登兰:“我现在在宿舍的卫生间,因为我的室友她正在休息,不敢打扰她。”

记者:“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条件是两个人一个房间对吗?”

闫登兰:“嗯,我们现在是两个人一个房间。”

记者:“那您现在在一线有什么想对家乡的父老乡亲叮嘱的话吗?”

闫登兰:“希望大家继续宅在家里,少出门。而且一定要做到两点,勤洗手、戴口罩。”

记者:“我们在这里也希望您在一线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自己的防护,一定注意安全。同时也希望疫情早日过去,也希望您能早点平安的回来。”

闫登兰:“好的好的,家长的父老乡亲一定放心,我一定做好自我防护,因为保护好我自己,我才有能力去救治别人。我一定能平安回来。非常感谢家乡的亲人对我的关心和牵挂,谢谢你们。”

记者:“谢谢您,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我们期待您的平安归来。好,再见。”

闫登兰:“好,再见。”

用坚守传递希望,用生命守护生命。闫登兰正和无数的最美“逆行者”一道,负重前行。她在日记中写道:“太多让人感动泪目的瞬间深深刻在心里。人间之爱,人间之美,我们用行动来诠释,这就是人间的天使!”

疫情到了最吃劲的时候,祝所有的白衣天使平安!

记者:吕光宇 刘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