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閒話:上下同欲者勝


竹影閒話:上下同欲者勝


上下同欲者勝”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的”知勝五道”。現代很多官樣文章裡經常提到此話,不僅如此,稍微留些心就會發現很多上位者確實很喜歡在臺上高呼“上下同欲”,然而您同時也會發現這種吶喊其實並沒有什麼用。

這些的沒用並不代表千古兵神之經典論斷被證偽了。

因為您仔細琢磨就會發現,現代社會里,當上位者提出“上下同欲”時,上位者都是在理所應當地要求麾下放棄自己的欲而服務於上位者自己的欲。


《左傳》說:"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

左老先生在數千年前告訴世人的道理是:瞭解大眾之心願,然後讓自己做的符合大眾訴求則必然可以成功;如果逼迫大眾跟著你自己的意願走,則很少能成功的。

而今天在臺上高喊“上下同欲”的那些人,大抵是不明白這些道理的。他們從來都認服從是天經地義的,下屬為“上欲”而服務也是天經地義的。


唉! 確實是得把道理在此講講清楚:

《孫子兵法》是打戰的用的兵法,打戰時,如將帥不和,那就是取死之道;如果兵無鬥志,也是必敗無疑!所以帶兵的都要想辦法做到上下同欲,如何才能做到呢?

粗鄙點的是直接喊出: 搶錢、搶糧、搶女人。

嚴謹一點的是: 賞爵、賞官、賞地、賞金。

咱新中國建國前的口號也很直接: 打土豪、分田地。


明白沒?

上位者應該讓下位者明確知道跟自己乾的好處,這好處又是下位者所根本需要的,才能上下同欲!

千年前的先賢已經把道理講的足夠清楚了。

可惜現在的上位者大都不知“上下同欲者勝”背後的意思,還真以為下級服從上級是必須的,理所當然地奉行官大一級壓死人的邏輯。

所以說,沒文化真可怕!

上位者自己沒文化,就不免會怪責下屬沒素質、沒執行力。一再不能如意之下,還不免會殺心自起。


當然,懂得先賢的道理容易,但如何才能做的到,還是需要學問的。而且如果沒有大智慧、懂得大取捨,也很難做到。陽明先生說“知易行難”就是這個道理。

1. 首先得明白上下其實從來不同欲。

雄主希望成就偉業,百姓希望安居樂業; 庸主希望醇酒美人,庶民希望養家餬口。

兩者天然對立,如何同?

不僅君民關係是如此格局。就是君臣之間,欲亦不同。

儒家有很多語言跟現在宣傳工作者的話一樣,都是扯犢子的,誰信誰是傻瓜蛋。君臣之間的關係從來都不是儒家渲染的那些玩意,"君臣異利"才是實質。 "君臣異利"是千年的定論,是韓非子的千古智慧,千年的歷史已經反覆驗證了韓非子的睿智。

所以,上下天然是不同欲的。

2. "上欲" 如果私的成分太強,不是自找麻煩就是為禍子孫。

為上者確實有權力任性、有權力不修德。而且從來都會有人替為上者的為所欲為創造便利。

權力足夠大時,自然王八之氣頓生。看哪個不長眼就將他打翻在地,然後踏上幾隻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讓下位者噤若寒蟬,俯身山呼萬歲英明,何其快哉?!

然而有史以來,除了皇帝及隔壁那祖孫三代,這樣的人有幾個有好下場?

即便是皇帝,最終也難逃報應。只是報應會晚一些而已,只是報應不在自身而在子孫後代身上罷了。看看歷史, 自古皇帝家族最後的下場大都是九族被誅的。

至於各路土皇帝或一時大權在手的貨,如果私慾爆棚,以公權肆意謀私,視其他人為無物,以為所有人可欺。則大都離死不遠了。

中國人都是足夠聰明、足夠懂得隱忍的。

更有足夠多的"智謀之士"會整"捧殺"的套路,會通過引誘上位者犯下彌天大錯來給自己創造機會。

如關隴門閥之忽悠楊廣,再如漢末袁紹勸何進誅殺宦官就是此類事件之經典。何進估計到死都沒明白自己被袁紹當了棋子。

梁啟超先生曾說“ 國者何?積民而成也。國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愛國者何?民自愛其身也。故民權興則國權立,民權滅則國權亡。為君相者而務壓民之權,是之謂自棄其國;為民者而不務各伸其權,是之謂自棄其身。故言愛國必自興民權始

"。雖然梁啟超先生做的是愛國論,但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上位者一肚子私貨,下位者必然當你是生物廢氣。

3. 能同下欲的是明大勢。

一個國家、一個企業,要做到上下同欲,考驗的是上位者。上位者如果能把大局看通透,如果能把握髮展大勢、發展方向,知道在此情況下芸芸眾生的利益所在,知道如何能順應形勢為芸芸眾生謀取利益,或至少能保護下位者的利益。那麼上下同欲就具備了基礎,就有可能實現。

就是說, 只有以民生為重點,才能實現上下同欲

五千年曆史,那些在為民生奮鬥的過程中,成就了宏大事業及非凡成就的人,都成了傳奇人物,千古不朽。

竹影閒話:上下同欲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