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慶臣,一路走好!泰安志願者連續奮戰9天,倒在戰“疫”一線,年僅31歲

“需要支援時打電話,在家隨時待命。”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的關鍵時刻,角峪鎮先鋒村缺少一線防控人員,村民賈慶臣第一個報名,連續9天在先鋒村檢查點進行戰“疫”志願服務。

2月8日一早,剛剛值了一個通宵的賈慶臣感覺胸口疼得厲害,還沒來得及去醫院,他就倒在了戰“疫”一線,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1歲。

在家隨時待命!

他第一個報名參加志願服務

直到現在,賈慶臣的家人還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接受他已經離開的現實。在先鋒村檢查點的值班表上,還能看到賈慶臣的名字。“萬馬嶺:賈慶臣”,這是他生前最後的一次值班安排。“從1月26日,也就是大年初二開始,根據鎮裡的統一安排,我們村全面鋪開疫情防控工作,全村設置兩處檢查點。黨員先鋒隊帶頭進行執勤,但人員不夠用,我們開始發動村民積極參與。”先鋒村黨支部書記李繼明介紹。

賈慶臣,一路走好!泰安志願者連續奮戰9天,倒在戰“疫”一線,年僅31歲

“需要支援時打電話,在家隨時待命。”平時在外地跑物流的賈慶臣春節前回村,得知村裡招募防疫志願者,他第一個給村支書李繼明回覆了這樣一條信息。

賈慶臣,一路走好!泰安志願者連續奮戰9天,倒在戰“疫”一線,年僅31歲

“1月30日,賈慶臣又給我打電話,問自己哪天能值班,想快點加入到村裡的志願者服務隊中。隨後,村裡安排他從1月31日開始和其他8名志願者搭班,上崗執勤。”李繼明說,雖然是義務服務,但小夥子很上心,專門把自己的車開到檢查點,一旦遇到突發情況能隨時用得上。

年輕的先上!

連續9天,他主動承擔起守夜的“苦差事”

疫情防控期間,先鋒村設置了兩個出入口,一處在萬馬嶺,一處在村南。由於值班人員有限,年輕的賈慶臣就主動承擔起了通宵值班的“苦差事”。每天下午他在萬馬嶺檢查點值班,5點以後再回到村南值班點守夜,9天時間裡他一直在這兩個檢查點之間跑來跑去。

賈慶臣,一路走好!泰安志願者連續奮戰9天,倒在戰“疫”一線,年僅31歲

2月7日晚上,賈慶臣和平常一樣在村南檢查點通宵值班。8日一早,村支書李繼明來到村南檢查點準備接班,讓賈慶臣他們趕緊回去休息,沒想到意外就在這時候發生了。

“早上7點40分,我和他碰面的時候,他說胸口疼得厲害。我掏出手機來趕緊給他家裡人打電話,準備送他去泰城的醫院看看。等家裡人過來的這段時間,我給他測量了兩次體溫。他吃了止疼藥以後,一個人坐到車裡休息。”李繼明說。

8時30分左右,村醫石仲蘭到檢查點上崗執勤,看到駕駛室裡的賈慶臣不大對勁兒,就趕緊跑到車前敲車窗玻璃,當時坐在駕駛室裡的賈慶臣沒有一點反應。發現情況不好,正在檢查點執勤的李繼明和其他值班人員也趕緊跑了過來。

“當時他嘴裡出血,已經沒有了意識。”李繼明說。120急救車很快到達先鋒村,將賈慶臣送往醫院搶救,遺憾的是沒能挽回這個年輕的生命。“從他感覺胸口疼到失去意識,也就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太快了,太突然了,到現在都不敢相信這個事實。”村支書李繼明哽咽著說。賈慶臣的遺體火化後,家人從簡舉行了葬禮。

村裡的硬核防疫,加油我的國!

年輕生命定格在戰“疫”一線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賈慶臣總想著自己能做點什麼。

他曾在自己的朋友圈裡說:“油已加滿,隨時待命!加油武漢!”最讓人心痛的是,在他去世的前一天晚上,他還在朋友圈裡發出值班的圖片。“村裡的硬核防疫,加油我的國!”在圖片上方,他這樣寫道。有好友給他評論“辛苦了!”他在2月8日一早還回復好友:“應該的”。

誰能想到這條消息,竟然成了他最後的遺言。

賈慶臣,一路走好!泰安志願者連續奮戰9天,倒在戰“疫”一線,年僅31歲

別說是賈慶臣的家裡人,就是同村人也都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

先鋒村村醫石仲蘭回憶,他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家境並不富裕,從小就知道幫父母幹活,自從有能力打工,就一直在濟南工作。去年,他的父親被確診為股骨頭缺血壞死,母親也有病症,他的兒子才剛剛9歲,家裡還有一位84歲的奶奶。就是這樣的情況下,賈慶臣依然積極報名,參加志願服務,為了全村人的健康,總想著要出一份力。

不光是在村裡,在外打工的賈慶臣也是個“熱心腸”。“雙十一”期間可是物流行業最忙,也是收入最多的一段時間。但得知朋友的家人生病後在醫院無人照看,他二話不說,就算是放下手裡的活不幹,也得去醫院幫朋友照護病人。“他常年在外跑運輸,經常義務救援其他車輛。平時他也不和家裡人說,回家過年一家人坐到一塊兒,才聽他說起這些事兒,他是個好孩子。”說起平時的賈慶臣,他的母親淚眼婆娑,內心悲痛不已。

賈慶臣將生命的最後一刻

定格在了疫情防控一線,

但先鋒村的黨員先鋒隊和志願服務隊

依然堅守在執勤崗位上。

悲痛埋在心底,腳步從未停歇,

疫情沒有結束,

他們的值守就不會結束。

在與疫情賽跑的過程中,

有無數個像賈慶臣這樣

默默堅守在崗位的“逆行”志願者,

他們衝鋒在前、率先垂範,

以實際行動,

詮釋了志願者的初心和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