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有愛 感謝善良的你們

肩上有責任 心底有使命:

每天運水5、6趟,

每趟往返4公里,

每天沿著55公里的供水管線,

行走在崎嶇山路上,

巡視管線、檢查設備、給加水泵站……

每天為星星峽鎮送水150方。


星星峽鎮,是新疆的“東大門”,疫情發生後,伊州區水利局星星峽水廠廠長王東山和6名職工堅守在飲水安全保障的第一線,負責飲用水的供應。

戰“疫”有愛 感謝善良的你們

由於近期需水量增大,他們每天只能用水罐車將水從星星峽水廠運往星星峽鎮附近的一個蓄水池,然後沿管道將水輸送至每一位用水戶家中。為了保證供應,他們每天至少要運水5-7趟,每趟往返大約4公里,除此之外,他們每天還要沿崎嶇的山路,巡視55公里的管線、檢查設備、泵站加水,確保星星峽鎮所有人員的飲水安全。

戰“疫”有愛 感謝善良的你們

算起來,王東山已經有2個月沒有回家了。

戰“疫”有愛 感謝善良的你們

王東山說:“無論這裡的工作有多苦,我們都會堅守,因為肩上有責任,心底有使命。”

戰“疫”有愛 感謝善良的你們

“釘”在防疫一線的水利人:

在這個特殊時期,在伊州區某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以下簡稱“某醫學觀察點”),伊州區水利局的黨員幹部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釘’在防疫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沒有無關的人”,他們是父親、是母親、是丈夫、是妻子、是兒女,但他們更是一名水利人,一名黨員先鋒,一名優秀幹部。

伊州區水政水資源辦公室主任劉利東,負責協助臨時黨支部書協調解決各類問題,對留觀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及時督促工作人員對外地返鄉人員信息及留觀人員情況的收集上報。為數據準確,他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打電話核實情況,力求不漏一人。他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時晚上只睡2個小時,身體承受不住了,只能咬牙堅持,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必須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做到萬無一失,保障每一個人的安全。”

戰“疫”有愛 感謝善良的你們

用耐心做好心理疏導:

伊州區水政水資源辦公室幹部艾海提•瓦依提今年32歲,是伊州區某醫學觀察點臨時黨支部的支部委員。艾海提•瓦依提的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他本可以在家陪伴父母的,但他果斷放棄假期,第一個報名去疫情防控一線。醫學觀察點上有來自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5名外國留學生,對留觀工作不太理解,心理上有情緒,並要求回國。艾海提•瓦依提主動承擔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由於這些外國學生語言不通,艾海提•瓦依提便用英語和維吾爾語與他們溝通,詢問他們的想法和遇到的困難,給他們講疫情的形勢,通過多次溝通,外國留學生同意留在醫學觀察點配合工作。

戰“疫”有愛 感謝善良的你們

這種時候我不能退縮:

只有內心充滿光芒,行動才會更有力量。伊州區工業水庫管理總站職工馬明,幾天前,他與水利局兩名同事一起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表明自己入黨的決心。2月14日,原本打算與女朋友領結婚證的他,依然堅守在崗位。他說:“每天看見新增確診病例的數字不斷上漲,心裡也怕過,但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誰都有難以割捨的親人,這種時刻我不能退縮!看著身邊的每一名黨員衝赴一線、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戰疫中來,他們就是我的榜樣,我要學習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竭盡所能的做好本職工作。

戰“疫”有愛 感謝善良的你們

作為黨員我必須上:

一聲命令,一份責任。伊州區工業水庫管理總站職工李相營在接到單位通知要去某醫學觀察點報到時,內心無比激動。作為一名黨員,他深知此次任務的重要性。他說:“我要堅決服從組織安排,身為黨員,我必須上。”事實也是如此,在某醫學觀察點,他迎難而上,衝鋒在前,為留觀人員測量體溫、開展心理疏導、消毒、24小時不間斷巡查、送餐、打掃衛生等。雖然這些都是一些細小繁瑣的工作,他知道絕不能忽視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細節。

戰“疫”有愛 感謝善良的你們

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水利系統廣大黨員幹部發揚水利人吃苦耐勞、敬業奉獻的精神,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人的責任和擔當、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雖然我們不能一一說出他們的名字、不能一一說出他們的事蹟,但是我們知道,他們是為了守護這座城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這場戰“疫”中,

有這麼多善良的人,

在一起努力,

待春暖花開,

我們一起回家!


記者:朱錦慧 通訊員:王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