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強的孩子比較樂觀,自我感覺較好,喜歡與別人交往,願意追求新的興趣,從不輕視自己。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一、 自信心培養的最佳時間

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做事動機、態度和行為。孩子的自信可在約3--4歲時出現,當孩子學會用湯勺將飯放進自己嘴裡時,就會出現“我能做到”這種心理。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二、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1、父母要愛孩子,尊重他,這樣他就會感到自己的價值。

2、不要在別人面前講孩子的缺點,因為這樣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由此可能會養成自暴自棄的習慣。

3、當孩子感到困難和苦惱時,應幫助孩子找到長處,這樣,某些方面的不足就會以另一方面的特長來補償,達到平衡。

4、幫助孩子分析他的優勢。引導孩子向最可能成功的方面努力。

5、懲罰孩子時也要注意場合,特別注意在外人面前不要批評和懲罰孩子。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6、和教師交流情況,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對那些盡了很大努力,還有差距的孩子,應適當降低要求。

7、避免過分保護。要使孩子成為有自信心的人,就應在孩子兒時加以培養。溺愛孩子會使他們走向社會後顯得力不從心。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三、培養自信心的辦法

1、讓孩子帶路

每次出門,不管是拜訪親友還是外出旅遊,要試著讓孩子走在前頭,為我們帶路。

2、坐在前面

如果不是對號入座,就坐在最前面,不論是開會、聽課、看演出,都堅持這樣做,培養孩子敢為人先的意識。

3、認真對待寶寶的要求

當他在電話裡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牛奶。”你在外面一時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回到家,媽媽給你拿,好嗎?”經常忽視寶寶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4、媽媽的寬容是培養寶寶自信的土壤

不要總是因為孩子房間裡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備寶寶,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並且跟他一起做。

5、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也犯錯誤

父母如果對孩子隱瞞大人也會犯錯誤的真相,孩子就會很難接受自己犯錯,或者在一件事沒做好時自暴自棄,這樣孩子永遠也不會牢固地樹立自信心。所以,不妨面對孩子如實承認自己的過錯,如丟了鑰匙、忘關水龍頭,當孩子知道人人都可能犯錯誤時,就不會因為一點行為過錯而過分恐慌,而是會把錯誤當作前進中的小插曲,正視錯誤,克服缺點。

6、孩子的意見被尊重是他自信的開始

給寶寶購買衣物,讓孩子自己挑選顏色和款式。也許他選的顏色你並不喜歡,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7、戰勝困難可以讓他自信倍增

孩子在拼七巧板時遇到困難,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實在想不出辦法時,你可以側面指點。

8、遇到挫折安慰孩子

即使遇到最大的失敗,如高考落榜,也不能用嚴厲教訓或懲罰的方式對待孩子。相反,應該加以特別的關懷和安慰,還要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天無絕人之路,並用塞翁失馬的故事進行開導,使孩子相信有時壞事會變成好事。

9、讓他成為有個性的人

寶寶是急性子,就鍛鍊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鍛鍊他的條理性。強迫他改變秉性會讓你對他失去信心,更讓他失去自信。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10、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是給他自信的階梯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和他討論喜歡的人物和臺詞,對他的觀點表示感興趣。

四、自信心培養的誤區

影響孩子的自信水平的因素有兩個:一是內部因素,即孩子自身的實力;另一個是外部因素,即周圍人對孩子的評價與態度。


  傾向於內因的人,習慣於認為自己的行為結果是受自身的實力支配的,自己成功、失敗都是受自己能力和技能以及努力程度的影響等。

因此內部因素是根本,外部因素是輔助,但現在教育中父母較多地運用了外部因素,使得內部因素欠缺。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1、依賴他人稱讚

我們在培養自信時,通常會用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努力探索引起缺乏自信的根源,提高孩子處理事物的能力,從而提高自信的水平。這種方法是增強自信水平的根本方法,也是一種積極強化的策略。

另一種是以別人的評價與態度作為自我評價的主要標準,用別人的評價與態度來調節自己的行為,從而達到提高自信的目的。這種辦法往往容易導致行為偏差,久而久之,還容易形成不健康人格。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習慣於在家長的讚美詞下生活著的幼兒,對成人的依賴更強了,離開了成人的讚美就顯得有些無所適從甚至無理取鬧,家長為了穩住幼兒的情緒只好滿足幼兒的要求,這樣消極強化就會被再次鞏固,最終形成了習慣。

2、弱視挫折教育

在家長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時,往往忽視了挫折教育對幼兒的作用。過度人性化呵護下成長起來的幼兒,就像玻璃心和水晶鞋一樣,非常得脆弱。對幼兒的教育也不應只限於正面的表揚和鼓勵。只有幫助幼兒正視問題,鼓起勇氣,戰勝挫折,積累解決困難的能力從而增強自信,這樣才有利於幼兒的全面發展。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同時家長也要利用生活中每一個機會讓幼兒去嘗試解決困難,當幼兒做出很大努力並取得一定成績時,要及時肯定,讓幼兒看到自己的能力,從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對新的困難。

當然,挫折教育也要適度,過度的挫折也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使孩子產生嚴重的挫折感、恐懼感,最後喪失興趣和信心,所以挫折教育也要把握好度。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3、賞識變成溺愛

 賞識幼兒是為了讓他們對自己更有自信,如果分寸把握不當,事事依順著孩子,還把“你真乖”、“你真聽話”、“真棒”等讚美詞整天掛在嘴邊,反而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失去分辨力,久而久之這種所謂的賞識教育就成了變相的溺愛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