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无声,力顶千斤:疾控人在这场疫情中做了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大家都在关注着一线的最新情况。

与临床医护人员相比,疾控工作者更像是“战疫”中的“隐形人”,但他们同样熠熠发光。他们担负着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采样与检测、密切接触者管理、应急物资储备发放、消毒消杀、健康宣传等工作任务。

他们的工作更多是在喧嚣的背后默默进行,他们与新冠病毒的斗争未曾停歇,悄然无声,却力顶千斤,在疫情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悄然无声,力顶千斤:疾控人在这场疫情中做了什么?

抽丝剥茧,揭示疫情的传染面纱


曾听院校老师自嘲到:疫情发生时,穿白大褂的医生跑到患者面前,患者很开心,以为是来给他治病的。没想到那医生问了一通问题,问完就跑,留下病人骂骂咧咧。

这“不开药不治病”的医生,便是来自疾控中心和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公卫医师们。他们对患者所做的事情,叫“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防控的关键环节。

小到一则食品中毒事件、大到此次新冠病毒的暴发疫情,他们都会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细致的询问:发病时间和地点、治疗情况、居住的家庭与周边环境、生活习惯、相关暴露情况、去过哪些地方和哪些人接触过等。


悄然无声,力顶千斤:疾控人在这场疫情中做了什么?

中疾控专家在武汉开展溯源工作

如此详细的调查和记录,为的就是通过这些蛛丝马迹精准探寻出传染的源头,并将一个个看似不相关的片段,串成紧密相连的传染链条,勾勒完善出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性强弱、易感人群、三间分布等画像,为实现传染病的全面控制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就这样,他们穿梭在危机四伏的隔离区,通过纸和笔收集一线材料,与正在蔓延的疫情赛跑。


悄然无声,力顶千斤:疾控人在这场疫情中做了什么?

网上公布的每一例病例信息看似简短,背后却蕴含着每个流调员不舍昼夜的辛勤付出


且不说人的记忆有时会出现差错,一个人的生活轨迹何其凌乱,如何透过细碎的生活片段,从患者的回答中提炼出真实而有效的信息,则还需要流调员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缜密的思维


悄然无声,力顶千斤:疾控人在这场疫情中做了什么?

控制增量,减少新增病例

当易感染患者治愈出院,不再具有感染性;同时新增患者人数逐渐下降至0的时候,我们便可以说“这场疫情已经结束了”。


而在一场“战疫”中,如果说医院的作用在于医治患者,减少存量,那么疾控中心和各基层医疗机构的意义则在于控制增量——最大可能减少新发患者的人数。

1.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作为一种传染病,新冠病毒像接力跑一样,从患者开始,一个一个地传染给密切接触者。


如果任密切接触者自由活动,一方面他们可能已被感染但未予以重视,导致病情加重延误治疗。另一方面,还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更多的人。

因此控制新发患者人数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找出密切接触者、并对其进行隔离观察。这其中的工作则需要流调人员和基层医疗机构共同来开展。

他们通过对感染者的调查,梳理出密切接触者,交予街道/乡镇政府,与密切接触者取得联系。经过沟通、协调、动员后,用救护车等专用车辆转运到隔离点进行观察。不具备条件的安排居家隔离,每日测量2次体温,并随访其健康状况

2.疫情现场处置

环境消杀也是控制疾病传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提高消杀效率,疾控中心组织当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现场消毒杀菌的培训和指导。

当出现患者和疑似病例时,需要对患者居家环境、小区过道、电梯、转运车辆等进行彻底消杀。


平常也需要定期对超市、菜市场、车站、政府机关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杀,以尽可能保障公众必要出行的安全。

3.健康教育宣传

在传染病控制中,还需要加强公众防护意识和水平,对未接触过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避免其成为接触者。


因此,疾控中心第一时间组织编写了关于新冠肺炎的权威科普,由各级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公众号、讲座、宣传栏等,在各自辖区内为居民传递科学的防控知识,疏解恐慌。

此外,疫情期间,他们还需要对居民的来电咨询进行及时科学的电话指导。


悄然无声,力顶千斤:疾控人在这场疫情中做了什么?

润物细无声的基本公卫


实际上,在没有重大疫情发生的时候,疾控系统依旧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大众的健康保驾护航。相比无影灯下临床医生的妙手回春,公卫的医护人员们则在润物细无声中化解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食品安全、病媒防治、环境卫生等一切会影响健康的因素,都在公共卫生的关注范围内,可以说是“管天管地管空气”

也正因此,疾病预防有着极高的投入/产出比。世界卫生组织曾有调查显示,达到同样健康标准所需要的预防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比例为1∶8.5∶100,这代表着如果在预防上多投入1元,治疗费就可减支8.5元,并省下100元的抢救费

以居民相对熟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来说:目前国家拨款提供了十四个项目,除了传染病和突发公卫事件的处理,还为0-6岁儿童、孕产妇到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服务,并涵盖了慢病、肺结核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以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HIV感染者等特殊人群的定期随访。


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到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最大可能地为更多人提供完善的健康服务。

免费服务,就意味着服务质量低吗?自然不是。

以预防接种项目为例,也并不是随手登记、接种疫苗就好,还需要根据每个儿童的既往接种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为其合理安排疫苗的接种流程,帮助儿童尽量及时地接种上应该接种的疫苗,构筑健康屏障。


悄然无声,力顶千斤:疾控人在这场疫情中做了什么?

疾控工作者们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尊重


平日里深入慢病高危患者,拎着控油壶和限盐勺,宣传健康科普知识;疫情当前,他们又冲在传染病防控第一线。


但正如前文所说,这些工作背后的人们,并没有被更多人所看到和认可。


1. 国内公共卫生行业现状

或许是因为疾控系统所做的工作,像空气一样覆盖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反而容易被大家所忽略。


长期以来,公共卫生的宣传也并不成功

导致公众对其不够了解。甚至有人提到疾控中心,就认为是“办健康证的”,提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便以为是“打预防针的”,甚至提到公共卫生,第一反应是“打扫厕所”。


不仅公众不理解,政府部门可能也不太理解。


虽然03年的非典为中国公共卫生体系敲响了警钟,政府加大了对公卫体系建设的决心和行动,使之一度得到显著加强。各大院校也纷纷设立公共卫生相关专业,进行扩招。没有重大疫情出现的时候,重视程度逐步下降。


疾病控制的相关工作者待遇与工作内容的不对等,公众的不理解,也在导致专业人员不断流失,当出现紧急情况时,人手远远不足。


2.对疾病预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重治轻防”的观念广泛存在于公众心中和决策者中。几乎所有人,对预防的重视程度远低于治疗。


比起定期体检筛查、戒烟限酒、接种疫苗,人们似乎更愿意等生病的时候再去医院看病,似乎“看病吃药”才是强身健体的唯一方法。


社区宣传栏里硕大的“吸烟有害健康”,也许还不如一张肺部CT报告单的戒烟效果好。


纵使华佗三兄弟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上医治未病”的说法也并不生僻,甚至各疾病防控指南和国家宣传中也多次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但当疼痛未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再如何强调预防的重要性,也恐难以引起重视。

然而比起生了病、没药吃,或者治不好,甚至治好了还有后遗症,最好的方法难道不是预防它、不被感染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此次疫情过后,社会能对疾控工作者能更多一份尊重和理解。

政府牵头重视公共卫生工作、支持卫生人才的培养;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按时接种疫苗、定期体检复查、不出入高危场所等措施,配合社区卫生健康工作,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最后,苗管家也要对所有坚守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说一声:辛苦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