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宁在庙前盖,不在庙后起,是什么意思?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中国农村地方很大,过去人口也不多,所以盖房这个问题在过去实际上是没有什么规划的。农民们看中了一个地方,只要没有人跟他抢,就可以盖在那里。但是,农村人盖房选哪里都没有问题,只有一个地方不会选,那就是庙的后面。

俗语:宁在庙前盖,不在庙后起,是什么意思?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在中国农村,庙宇众多,为什么大家盖房时都不愿意选择在庙的后面呢?这里面还是有些说法的。其中最常听到的是一种叫做“折寿”的说法,还是很有意思的。我们知道,每一座寺庙建成,都是为了让人们有一个朝拜的圣地。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人们到达庙前,首先要拜一拜,然后进入庙中,前面有一个大香炉。香客可以把点燃的香插在里面,拜了三拜之后,进入到寺庙中参观,转了一圈,如果寺庙有后门的话,则从后门出去。

也就是说,人们的习惯是在庙的前面对佛祖进行参拜,是香客拜佛祖。如果你房屋建在庙的前面,就等于是天天拜着佛祖,显示出你的诚意。可是,如果你的房屋盖在庙的后面,那就麻烦了,不仅是所有的香客在向你跪拜,而且佛祖也是天天对着你拜。对于淳朴的中国农民来说,这是无法承受的。

俗语:宁在庙前盖,不在庙后起,是什么意思?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所以他们宁愿把房子建在庙的前面,天天跟着大家一起跪拜,也不愿意单独躲在庙的后面,接受别人的跪拜。如果谁真的这样做了,那真的是要折寿呀,一旦让佛祖不开心了,那么自己的命也就不长了。

虽然这是迷信,但是很多中国人就相信会有这么一回事。这不仅是中国农民的传统观念,同时也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到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易地去打破它。

就像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每年有超过几百万人不远万里来到麦加朝拜,有些人就为了到麦加转一圈,不惜倾家荡产。再比如藏传佛教的圣地拉萨,每天都会看到沿着前往拉萨大昭寺的路上,有些人爬着前进,一步一叩首。

没有人强迫,他们完全是自主自愿的,这就是他们心中的信仰,而信仰是不需要别人来说三道四的,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发行为。佛教在中国也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根深蒂固,信徒对佛祖的仰慕已经幻化成了他们内心的一种自觉理念。所以农民们在选择盖房时,一定会刻意避开寺庙。

实在是避不开时,也一定会选择庙前,而不是庙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很多寺庙都变成了宗教场所,政府把寺庙周围的房屋全部拆掉,把寺庙变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场所。

俗语:宁在庙前盖,不在庙后起,是什么意思?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所以现在并不存在在寺庙周边建房的事情,人们也有了一个更好地表达自己信仰的场所。在农村,情况也是一样的,庙宇得到了比较规范的保护,不再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人和事掺和到里面。所以这句俗语在当代应该是已经不再适宜的了,它只能留在很多人的回忆当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