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扶貧村抗“疫”的兩三事

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東莞市委政法委駐點扶貧村韶關市始興縣馬市鎮聯俄村雷歷風行,迅速行動,將黨旗插在最高處,讓黨員衝在第一線,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和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堅決防止疫情向農村擴散,打響了一場“抗疫”鄉村保衛戰。


村幹部連續十多天在村委會過夜

為了把平安留給家人更為了初心使命


在困難面前,黨員幹部一定要承擔起責任。“抗疫”期間,封閉管理很重要,除了駐村第一書記董洋帶頭在村委會值守夜巡外,好幾個不值班的村幹部晚上也搬到只有一張床的村委會午休間過夜。

由於公用熱水器壞了,特殊時期無法請人維修,在寒冷的冬夜,留宿的人只能用桶燒水衝涼,洗去勞碌一天的塵土,宿舍生活條件比不上家裡,還得自已煮麵條解決伙食問題。

這樣做,除了黨員幹部要帶頭夜巡夜查外,在他們心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為了家人的平安。

由於白天在卡哨、入戶排查、隔離對象時接觸大量情況不明的人,由於自身防護等級不高,為了不把潛在傳染危險帶回給家人,本應團圓的春節,村幹部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舍小家為大家。

我在扶貧村抗“疫”的兩三事

村副主任彭金強從大年初三開始,已經連續十多個晚上沒回家與家人團聚了。村書記張漢林同時也是鄉村醫生,除了要安排部署工作外,每天還要給隔離人員和老年人上門測體溫,為了不把危險帶回家裡,也為了更好的服務村民,晚上也搬到村委會睡。雖然條件差點,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他們用捨我其誰的精神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我在扶貧村抗“疫”的兩三事


駐村第一書記一解除觀察期,

迫不急待連夜奔向疫情防控一線


由於春節後從湖南老家迴歸,按當地鎮村疫情防控要求,必須隔離觀察一段時間才能返崗。董洋情繫扶貧村,心急如焚,從大年初三開始每天通過電話、微信和村幹部部署安排疫情防控。積極為扶貧村籌集抗疫物資,聯繫東莞鑫鵬環境集團捐贈200多斤的含氯消毒劑,為村內全部公共場所進行消毒,不留死角,堅決阻斷疫情傳播渠道。由於液體無法快遞,運輸過程又村村封鎖,為了儘快把消毒水送進村,他多方聯繫,找了3輛車輾轉400公里才運到村裡。

我在扶貧村抗“疫”的兩三事

解除觀察當晚,他顧不上腰椎不宜長途駕駛,獨自驅車360公里連夜趕回村裡,全心投入村防疫部署中,把宣傳引導、摸清底數、嚴防輸入、重點隔離、關愛幫扶等工作再部署、再細化。和村幹部一起及時掌握群眾生活需求,回應關切。通過張貼標語、巡迴廣播、上門勸導等方式 ,引導村民既不能恐慌傳謠造謠,更不能聚集聚會麻痺大意。協同村衛生站上門給貧困戶測體溫,當他了解到有些貧困戶及子女需外出購買生活必需品,返校、務工沒有口罩防護時,他把單位配發的100個口罩全部發放給急需的貧困戶,並多方聯繫資源再籌集口罩應急。考慮到疫情對貧困戶外出就業的影響,把《致廣大務工朋友一封信》、縣企業招聘信息和就業創業政策傳達給每一個貧困戶,鼓勵就近務工。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相結合,打贏“抗疫”鄉村保衛戰,成了董洋心頭的大事。

我在扶貧村抗“疫”的兩三事


衝在疫情防控前哨,

黨員和退伍軍人志願服務隊在戰“疫”中閃光


聯俄村有10平方公里,10個自然村,2000多人,春節期間返鄉人員多,村幹部人手有限,村道卡哨、入戶排查、巡迴宣傳、隔離看護都需要大量人力。防控當下,眾志成城,才能共度難關。當村黨支部在黨員微信群發出成立疫情防控黨員志願服務隊號召後,得到了一呼百應,立刻有10多名黨員、退伍軍人踴躍參與。

我在扶貧村抗“疫”的兩三事

預備黨員馮建鎮在縣城經營一家汽車銷售店,他說:我是預備黨員,疫情就是命令,黨旗指向哪裡,我們就往哪裡走,希望疫情快點過去,我們也才能正常經營。他堅持在隔離人員看護這個最危險的崗位衝鋒。彭吉華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退伍軍人,他每天堅守10餘小時,頂著寒風暴雨在卡哨值守,對出入人員體溫測量,對車輛和人員進行排查,勸返外來人員。他們在志願服務中亮出了疫情防控的“紅色旗幟”。

他們都是聯俄村黨員逆行如上,衝鋒在前,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的一個個縮影。他們和實際行動築起了疫情防控鄉村保衛戰的“紅色堡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