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題分享!


債務制度是自然形成的,曾經給我們帶來巨大裨益

1971年之前,貨幣與黃金掛鉤!

黃金以一種商品的能力,滿足成千上萬種的交易,有名無實。因此,商業銀行必須創造更多信用貨幣,商業銀行創造更多信用貨幣,必然面臨大眾擠兌黃金的風險。因此,邏輯上,社會必然形成一種讓大家都缺錢的制度。否則,商業銀行沒有穩定性,大家的財產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如何讓大家一面有充足的資金交易與投資,另一面又不能擠兌商業銀行系統呢?

你仔細思考之後,你會發現:債務制度(企業負債經營、政府負債運轉)是最完美的方案。

1971年,美國人讓美元與黃金脫鉤,使商業銀行擺脫了黃金擠兌的風險,但卻依然面臨紙幣擠兌的風險。

而恰恰是這個風險,使美國金融系統(包括其他發達經濟體)不能形成自我穩定。它不能形成自我穩定,它才會來幫助發展中國家,這是全球化、工業化和全球合作的動力和紐帶。二戰後全球經濟突飛猛進得益於此,中國的發展更得益於此(債務制度使人類發展執行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但時移世易,智能手機的普及,我們可以創造一個統一的、只能使用提貨權,而不能擠兌的公共系統。有個這個不可以被擠兌的公共系統,社會才能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才能消滅攀比、貪慾、急功近利和矇昧。共同富裕才能擺脫不顧環境成本的生產和惡性破壞。共同富裕才能消除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才能真正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

簡言之,我們要有感恩之心,才能真正理解世界,才能真正理解別人(美聯儲、華爾街、美國人等你可能曾經敵視的對象)的難處。我們真正理解別人,站在別人的角度,才能發現別人的需求。發現別人的需求,是合作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