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國的都知道,有了三顧茅廬才有了軍事諸葛。那麼諸葛亮是感激呢還是後悔呢?

果園蒼狼


我是0新說0,我來回答。

題主這個問題問得實在是有些莫名。

首先意思應該是先有劉備三顧茅廬才會有軍師諸葛吧?

其次他是感激還是後悔,沒弄明白你的邏輯。

我只能理解為,諸葛亮對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做了軍師這件事,他心裡是感激還是後悔。

其實這個問題不需要多麼複雜的分析。

首選,你必須明白劉備為什麼會請諸葛亮,因為諸葛亮的名氣在劉備三顧之前已經不小,畢竟徐庶等人都在為他背書,又有琅琊諸葛氏這個名頭,再加上老丈人黃家的推波助瀾,所以諸葛亮並不是靠著劉備三顧茅廬才揚名。

一個希望找到明主的名士,正好有人願意三顧茅廬來請自己,肯定會很有成就感,但感激我覺得談不上,畢竟諸葛亮還是個畢竟自信和驕傲的人,做了劉備軍師之後,更談不上後悔,否則諸葛亮也不會殫精竭慮,為劉備定下三分天下的大計,又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實際上諸葛亮正是利用三顧的過程,在試探和考察劉備,看此人是否有足夠的胸襟,看他是否對自己足夠重視。

古代君臣之間,最完美的就是君主信任臣子,臣子也忠於君主,有句話叫做,君待臣如國士,則臣以國士待之。

劉備對於諸葛亮的看重和信任,正是諸葛亮願意竭盡全力輔佐他的重要原因。

所以總結一下,三顧茅廬是一種企業雙向選擇,老闆認定了員工,員工也逐漸認可了老闆。

感激這種情緒不存在,諸葛亮也沒到那種被劉備看中就感激涕零的程度,以他的才智,隨便在哪個明主手下都能混的很好,只有混不下去沒飯吃的人,才會因為一份工作對老闆感激不盡。

後悔也不存在,劉備當時雖然弱小,但卻能無條件信任諸葛亮,這讓諸葛亮的工作環境肯定是比較舒心的,就好像一個大牛進了小公司,雖然待遇什麼不算很好,但環境氛圍很好,老闆信任自己,能獨掌大權,當然不至於後悔。


0新說0


當你初次面對這個問題時,只要你稍有歷史常識,你就不會被這個問題引著走。諸葛亮雖“本布衣,躬耕於南陽”。但是他真的“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嗎?如果他真像竹林七賢那樣,就不會用“抱膝長嘯”來表達對當時世事的關切。就不會每與好友——石韜(廣元)、徐庶(元直)、孟建(公威)相論而自比管仲、樂毅。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的志向不是稱王稱霸,而是輔佐賢主,廓清四海、平治天下、問鼎中原。這樣的志向,這樣的訴求,使他必須等待合適的時機,合適的明主。特別是既能賢亮又能盡亮的君王。

而當時的曹操挾天子,扶正統,佔中原。文有郭嘉,許攸。武有許褚,夏侯淵。像諸葛亮的好友徐庶在那邊只是任右中郎將,御史中丞。以致諸葛亮嘆息說“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而三代世據江南的孫權,經過其父孫堅,其兄孫策的創業期,已經積累了原始的智囊集團。如文武兼有的周瑜與孫策有連襟之情兄弟之誼。而張昭更是“開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所以諸葛亮認為孫權只能賢亮而不能盡亮。

而劉備世出帝胄,根紅苗正。不僅有帝王之志——吾必當乘比羽葆蓋車。而且還有帝王之術——“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少言語,善下士,喜怒不形於色”等等。

劉備雖既有這些天生的品質,也有關羽,張飛,趙雲的忠誠輔佐。卻無法改變創業初期命運的坎坷。投袁紹,附劉表。居無定所,輾轉流離。並且劉備在失去徐庶後有急切渴望得以賢明,改變現狀。

而建安十二年,諸葛亮的出山以及三分天下的政治路線的確定,使劉備醍醐灌頂、如夢方醒。難怪劉備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所以諸葛亮與劉備即是君要選賢臣,又是臣又要擇明主的雙向天作之合!諸葛亮豈能後悔?


琴瑟幽蘭2


遺憾會多一些,隆中時即已三分天下,充分說明曹操勢力大,孫劉不足以撼動。遺憾在努力了這麼多年,終究一場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