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急診室男護士的這雙手

心疼!急診室男護士的這雙手

全副武裝的李野和他手上的溼疹。

心疼!急诊室男护士的这双手
心疼!急诊室男护士的这双手

文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萬恆 圖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張瑜

2月15日早上8時,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急診科護士李野結束了自己的又一個夜班。他下班後的第一件事是脫掉已經被汗水浸透的防護服,摘掉已經貼到皮膚上的醫用手套。此時李野發現,自己的雙手上已經起了一片溼疹。

這只是疫情暴發後,大連幾十家醫院急診室內醫護人員工作生活的一個剪影。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有人千里逆行,支援武漢;有人守土故鄉,默默保衛家鄉人的平安。前線後方,同為“戰場”;數萬白衣,都是勇士。

大連小夥兒李野是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急診科的男護士。在這個時有突發狀況、需要體力和反應速度的醫院科室,李野是主力護士。疫情暴發之後,急診科也成了醫院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李野被選拔為護理組長。

李野說,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本來就忙個不停的急診科變得更加忙碌了。“每一位到醫院來就診的發熱患者、有流行病史的患者,往往都要經過急診科的篩查。”這幾乎是疫情期間醫院“最危險”的崗位之一。

李野的班組一組六人,因為工作任務太繁重,醫院又給每個小組增派了4名預檢分診人員。每個白班,李野和他的組員們要工作9小時,夜班則要工作15個小時。“最關鍵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工作!”李野說,這也是和平時工作最大的不同——每天上崗前,他都要全副武裝包裹好隔離防護服,戴好醫用手套,再包裹好頭部,佩戴上護目鏡。

“這套裝備密不透風,夜班15個小時就不用說了,一個白班9小時下來,脫衣服時袖子裡全是汗水,胳膊溼漉漉的,後背也會溼一大片!”如果趕上有需要搶救的患者,穿著防護服戴著手套搶救,就更成了高難度任務——上一個夜班,李野的班組遇上了一位心跳驟停的患者,他二話不說衝上去徒手為患者做心肺復甦。30分鐘後搶救成功,但李野已經累得癱坐在地上。“衣服全溼透了,像剛洗過澡一樣。”他開玩笑說。

更難熬的是,防護服一穿上,工作期間就不能脫掉。“來回脫穿防護服,第一浪費時間,第二浪費物資。為了避免穿脫防護服,就得儘量不去上廁所。”李野說,為此,醫生護士們都會穿上成人紙尿褲。時間一長,李野雙手上的溼疹,就幾乎成了疫情開始後醫護人員們的“標配”。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疫情暴發之後,大連20家醫院先後出動數批醫護人員千里馳援湖北。但在大連本地,醫療防護工作也從未懈怠。像李野這樣堅守崗位的白衣天使還有很多很多。“只要我的工作做到位,急診科的其他醫護人員、醫院的全體教職員工、整個城市的患者們……他們的生命安全才能有保障!一點溼疹算不了什麼!”李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