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本性究竟是什麼?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

留一言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一直爭論不休,我覺得人之初,無關善惡,

善惡是道德層面的東西,是後期學習的,人的本性是一切關乎自己生存的東西,首先要保證自己存活,食色,性也,

但如果人人都利己主義,是不利於人類整體生存的,所以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制定出道德的東西,也就是利他主義,來約束人的本性,

總的來說,人的本性是利己主義,是道德層面一切不好的東西,

然後社會上出現這樣個別的現象,好人不好當,壞人活千年,但壞人是不利於整個人類發展的,所以社會上一直都在懲惡揚善,但懲惡比揚善難多了。


傑瑞2621


回答這道問題前,我們先要弄清本性究竟是什麼?

本性即天性,固有的性質或個性。本性本來是不分善惡的,遇善則善,遇惡則惡,善惡不可分割,互相制約。善則順理,惡則違理,無記則可中和二者。孟子性善論是針對人性的優點而言,荀子性惡論是針對人性的缺點而言。都違背了宇宙本源之理。

——本性基本解釋

本性,與生俱來,性格,後天引導。

從上面解釋我們可以知道,本性就是先天的,與生俱來。就像我們餓了就會吃食物,高興了會笑,痛了會哭……這些先天的條件反射就是本性使然。與本性相連接的就是性格,性格也是每個人特有的外在形式。

人們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都知道小孩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嬰兒剛出生沒有善惡之分,當外在環境引導為善就會是善,當引導為惡就會是惡,這是幼兒心理發展的過程規律。所以我們作為大人,要引導向好,向善,是好是壞,就是對身邊之人最好的反射。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本性是我們人類基因就註定了的,所以很難去改變,而與本性相連的性格卻是由後天養成,後天養成可以通過外在環境而養成。

當我們看到一個小孩是好是壞第一反應就是這小孩的家教。然而小孩沒發育成熟前是沒有善惡觀,是非觀的,為人為事只憑自己好惡。在這個階段小孩除了先天本性的完善,性格也在慢慢形成,也可以說是人先天本性後來補充。我們無法改變一個人本性,卻能在後天引導性格的形成,這就讓人形成了獨一無二存在的個體。

本性不只是人所特有的,也是動物或者一切生物都具有的,所既有的特性。一出生就具有的先天性。後天培養形成的都不是本性。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水墨舞青花


人的本能和動物的本能都是一樣的,很多反應都是基因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人和動物的區別就是擁有大腦,可以用思考來左右一些想法,然而思考在強大的基因面前還是太弱小了,不是人的自制力差,而是基因會控制人的自制力。

人的本性就是趨利避害。

這是先天的,無法對抗的,它從基因裡深深的流淌在你的每一個細胞裡。就像你想冬天出去游泳,可能是為了鍛鍊身體,獲得讚賞,或者自我實現,然而你的基因會告訴你,水裡很冷,下水會生病,一旦你下水了,你的身體會顫抖,緊張,寒冷,疼痛,這些都是基因在左右你的行為,讓你避害。基因對你的控制就像放牛一樣,有時候我們走到路口想去看看那邊的風景,鞭子會打到你走另一邊的路為止。這就是基因對你的控制。你的緊張,恐懼,寒冷,疼痛,發熱,興奮,無一不是基因對你的控制,它告訴你什麼是利什麼是害,而你執意為了另一些利去做出違抗它的選擇,它就會鞭策你,直到你適應或者順從,又或者讓你病極而終。

人生是什麼?人生就是無數個選擇。不同的選擇帶來下一個選擇,這道選擇題止步於你倒下的那一刻。

有的人是壞人,有的人是好人,我們根據他們的行為來認定這個人的屬性。

我們從更深入的角度來研究每個人的行為,就是每個人在環境面前的選擇不同,有人選擇從善,有人選擇從惡,善與惡帶來的結果不同,善者希望世界和平,舍我而濟世,這是一種利,惡者希望獨善其身,這也是種利。

如果用趨利避害來解釋人的行為,對很多事情的思考就會簡單的多。

比如吵架,大家都是各有所利。

比如做壞事,做好事,或趨利或避害,就像飛蛾撲火一樣,這是基因讓他們有趨光性,他們很難對抗基因為他們做的某一些選擇。


開心笑樂吧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本性究竟是什麼?是先天還是後天?

其實我覺得人的本性肯定是後天的,那為什麼我這樣說呢?這讓我想起來了《三字經》裡面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因為最近每天讓寶寶在被三字經,所以特別有印象。每一個小寶寶剛剛出生的時候他們都是善良的。這個時候他們什麼也不懂,慢慢的長大,需要大人去教導他們,指引他們。如果習慣性格在小時候就養成了那確實很難改變,研究證明其實小孩子的三歲之前很重要,這將影響他們的一生。

那麼我就說一下自己的小孩,有一天家裡買了很多吃的零食,小孩幾個月前就會把零食都放到自己的旁邊。後來我會教他,我們有東西要懂得分享,好嗎?慢慢的他知道了分享,吃東西都會與我分享,拿東西也會給其他小夥伴,我就是簡單舉個例子。其實在生活中很多的事情我們都要去引導孩子,因為有時候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對是錯。







小昭的生活


人的本性是先天的,是來自於伊甸園中始母夏娃的貪婪,這就如保羅在聖經羅馬書5章12節;“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神將伊甸園中滿園的果子供應始祖始母,唯獨那棵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不讓他們吃,因為神知道他們食用後必死,即是與神脫離父子關係,然而始母夏娃經不起蛇的引誘,不但自己摘下吃還給丈夫亞當食用,神追問時他們還互相推脫責任,這就是人的貪戀本性,和凡事愛推脫責任的本性,一個很小的小孩做錯事都會千方百計掩蓋。難道這不是來自先天性的嗎?


伊甸之愛


人是天性和教養的產物,是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人餓了要找吃的,吃飽了要談朋友,談朋友最好是高富帥,最好是白富美;有了孩子就盡力去照顧他,保護他,教育他等等,這些是人的天性。孟子曰:食色,性也。我們說舐犢情深,我們說男人想要更多的性伴侶。這些看起來確實是本性難移。但是我們看到雖然襁褓中小孩子看見別的小朋友手中的糖他會伸手去要,可是長大懂事後,知道那糖是別人的,還會就再伸手去要嘛?我們說男人都想要更多的性伴侶,但是我們也看到很多人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相伴一個到終老;我們說舐犢情深,但是當媽媽腦袋疼,心情不好時,也會呵斥他們的寶寶。二戰中的納粹戰犯,慘無人道,殺了600萬猶太人,難道他們天生就兇殘冷酷嘛?但是調查得知他們中很多人都有大學學歷,平時也會聽莫扎特的交響曲,平時也會喝喝紅酒,對朋友對同事也會溫柔有加,你說這些人的本性是善的,還是惡的?前些年雲南大學的馬加爵事件,殺了四個舍友,但是他一直都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孝敬父母,為了不給家裡增添負擔,省吃儉用,難道他本來的性格就是兇惡的嘛?我們看到很多的貪汙犯,但是他原來都是好官,都是一身正氣,嫉惡如仇的。如果我們堅信本性難移,那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這些事,怎麼解釋?如果堅信本性難移,那我們還要教育幹什麼? 那人性到底是什麼?人性是基於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共同的產物。任何行為,既要考慮他的性格、種群,文化背景,也要充分考慮的到他當時的社會環境。直接追問人性是什麼?其實是個偽命題。人性一定是在具體條件下才呈現出來。舉個例子這個問題要這樣提沒毛病:相比於豬,我們的人性體現在什麼地方?這個問題就有答案了。人性似水,掘之向東,則向東;掘之向西則向西。


幽俠兒


人都會常常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改掉某個壞習慣壞毛病,但我相信只有極少數的人真正改掉了。那些失敗的人肯定會對自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那我想問您了,您真正下定決心堅持下去了麼?所以說這並不是本性難移而是您根本沒有用心去移。當我們客觀分析了自己的性格缺陷和不良習慣,並認識到了它們的影響,然後下定決心,進行長期地有意訓練和磨練,改變自己的心態和思維方式,通過自身長期不懈的堅持努力,本性可移也就指日可待了。古語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當你覺得本性很難改變時,請首先反思自己是否真正用心去堅持,難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

綜上所述,客觀的外在環境以及主觀的自身努力都可以改變人的某些本性習慣,所以我方堅持認為:江山易改本性可移。


標峰理評論


《三字經》裡面說過:“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我決覺得是善良的。

之所以出現有些人出現性格邪惡,取決於後天的一些因素。

1、家庭環境。如果他的父母都是窮兇極惡的人,那麼教出來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影響,性格會偏向於暴躁,易怒。

2、自身原因。這就要看他平時的愛好,生活習慣等等。如果他喜歡遠動,打打籃球,跑跑步,游泳,他的性格可能會比較外向,陽光一點。

第3點的話我還沒想到哦,就留給其他朋友補充吧

(以上均為個人意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執願得一人心473


人的“本性”是無本性?人的一切本能幹起來看?實踐出真知,鬥爭長才幹!


高廣福204高廣福204


“人之初,性夲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三字經》所言,是眾多國人認可的教科書,也是對"江山易改,秉性難移”的一種很好的解讀。

由此“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是後天不自律而形成的!人的性格後天完全能夠改變!

發生在我們周圍常見的兩種現象:偷搶犯罪者,經過管教人員的耐心深入地教育,大多出獄後會金盆洗手;有些人爭強鬥勇,經過法律的懲誡,恃強凌弱的性格會大大改變。

人的秉性不是難移,而是需要有所畏懼和約束。沒有不可改變的性格,只看是否有願意改變性格的決心和毅力!

我的侄子,從小嬌生慣養,行動緩慢,當了幾年兵回來,什麼苦都能吃了,幹活迅速,做事果斷,幾年的軍事素質鍛練,完全變了個人!

人的性格如初長之樹,任其發展,必難成材;認真載培,終有所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