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高职院校在招聘,其实收入也不高,但是为什么要求那么高呢,都要博士了?

品多多VV


我读小学的时候,当时教我的老师是高中毕业,那时候的大学生凤毛麟角,毕业后工作包分配,有房分,工资虽然不高几十块钱,生活幸福指数很高。

我读初中的时候,一心想考中专,因为中专毕业出来可以早工作,早分配。当时的大学生一个村屯一年也就考那么一两个,是稀罕物,工作还是包分配,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不过高中生慢慢多起来了。

我读高中的时候,大学生开始多起来了,已经不包分配,不过找工作比较容易,稍微好点的学校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随便进,当时最吃香的还是外企。大学没有一本二本的说法,只有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区别。

我读大学的时候,大学已经开始扩招,考上大学不再是新鲜事,考上重点大学才算牛叉。当时研究生还不多,硕士毕业只要愿意基本可以留校任教。因为工资高,想进外企的还是多。

我大学毕业,本科生已经烂大街,开始不值钱了,硕士马马虎虎,博士堪称牛人。不过,当时硕士毕业还有留校的可能。

我出来工作十年,硕士生也烂大街了,博士生似乎都不再像以前那么光芒四射,很多开始往地方钻,应聘选调生,搞所谓的学而优则仕,浪费专业,浪费人才。至于本科生,呵呵,差点的,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

到现在,2020年,本科生就不说了,和以前的初高中差不多,硕士生勉勉强强赶上潮流,可以在就业市场有些选择。普通的博士生已经没有了光环,在人们印象中只不过是学历高点而已。所以,很多稍微好点的单位招人动不动就要求硕士、博士,特别是高职以上院校,没有博士免谈,工资降了,福利减了,依然很多硕士博士抢着进,生怕晚了没机会。为啥?人多了,不值钱了,门槛自然就高了呗。


80后小公


说一下我的观点。


我国从1978年开始培养博士生,有人专门统计过,从1978年-2017年的40年间,我国博士招生数量从18人一路涨到8万余人。


本人是2011年硕士毕业,我当时毕业的时候就很感慨,研究生真多,其实那时候博士就已经很多了。再看看新闻上报道的不少北京名校毕业的博士去考北京当地的公务员的激烈场面。


所以说,原因有4:

1.博士目前的供给是很多的。按照市场化规律,水涨船高,像你所看到的那样,博士生多了,高校招人,自然不会从硕士起步,而是要更高一阶。


2.社会高速化发展对人才的高质需求,导致高校对培养人才的“园丁”要求高,读过博士的人,必然在毅力、韧性方面要远超于常人,更重要的是专注,能静下心来搞研究和学术。我们都明白精力花在哪儿,成就就在哪儿的道理,高校雇佣博士也无可厚非。


3.虽然高校工作待遇不是很高,但工作体面,强度尚可,有两个大假期可以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可以陪伴家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工作狂,所以对于一些想工作家庭兼顾又耐得住寂寞,搞得了学术的人来讲,高校是个好的去处。


4.未来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在人才,那么高校也不例外,想要打造强校,就必要要引进厉害的人才,让他们创造应有的价值,所以高校对应聘者要求自然高。


你这种情况,我建议你把本硕的专业都考虑进来,把自己所有可能的就业情况在网上查一遍,或者咨询学长学姐,亲戚朋友,看看他们有哪些就业的渠道和信息,综合自己的能力和志趣,不一定非到高校工作。


路路有为


我是一名HR,关注我,为你解答职场困惑。

我表妹几年前上高中的时候,她们学校招聘老师已经要求非985,211的研究生不要了,现在可能要求更高,所以高职院校要博士也就没那么奇怪了。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博士生数量增多

随着我们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不仅仅本科生,硕士生人数增加,博士生人数也在增加,那么博士生毕业后都是要工作的,不是每个博士生都有留校任教的机会,所以会分散到其他各个普通院校。

二、高职院校需要博士生来提升整体实力

师资力量是衡量一个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现在国家对各个高校都有一些扶持政策,但是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所以高职院校也在想方设法提升自身的实力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吸引优质生源

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也会看学校的好坏,招聘博士生是为学校锦上添花,可能会获得更多学生的青睐。

四、高职院校对博士生有额外的补贴

虽然看起来招聘信息上所写的薪资并不高,但是实际上在谈薪时这些学校都会给博士生工资以外的高额补贴来吸引博士生加入。

当然啦,博士生选择这些高职院校的原因可能仅仅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

我是一名HR,有职场困惑可以关注我哦!


HRGOGOGO


高职院校给博士的待遇和硕士的待遇差别还是挺大的,博士都有周转房补贴,而硕士什么都没有,还不算其他的,所以博士进高职不一定比进本科院校待遇差。


硕士进高职,我觉得有两种途径,第一就是有推进人,比如有师兄师姐本身在学校工作的,或者其他途径的推荐人内推。第二就是真的要靠运气,我当年毕业的时候投高职院校的简历,投了七个月没有接到一个面试,我自己本身在学校履历不太差,但是好多同学找人推荐,轻轻松松的就进去了。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1.水涨船高。在南方,现在硕士到高校任职很困难,到本科学校基本不可能了,到高职院校大部分也不可能了,一小部分还有要硕士的,但实在是太少了,再过几年,硕士当高职院校老师基本不再可能,基本绝迹。目前的现状是本科大学里的行政人员是硕士学历为门槛,教师是博士学历为门槛。高职院校用不了几年也将全面向这个现状看齐;

2.门槛提高了。一句话,硕士当高校教师已经不合格了,到高职院校当老师也不再是合格学历了,虽然高职院校较大一部分学生只是混文凭,不是真心想学习,硕士学历够用了,但资格毕竟是资格,你说我是优秀硕士、总得国家奖学金,论文写的好,课讲得好,但没用,没有报名资格什么也别谈,简历都没人看。之前进入到高职当老师的就算幸运了,现在再去,已经晚了;

3.投机性勉强可进。有一些公务员类的高职院校由于是考公务员,不考查你的专业知识,硕士甚至是本科的学历还能进入,你可以应考这类学校,只要你能备考二门考试,哪怕你硕士就是混下来的,一篇文章也没发,那也没有什么关系,照样当老师。只是专业发展不要想了,学术平台没有了,和你同一研究方向的老师可能都找不到,在这类高职院校学术没有什么价值,工资和职务都是按机关模式管理,没有职务只有职称没有什么用,工资不会有变化,这类高职学校实际上是以行政工作为主的,在这类学校里,转业军人比你硕士更有优势;

4.符合国际潮流。目前欧美国家早已博士是大学老师的入门学历了,硕士根本就没有资格做老师,因为学识的根基不够。要想当任何一类大学教师,只有博士才可以,任职条件就是博士。对比国外,国内的硕士已经很幸运了,毕竟还能找到接受硕士学历当老师的学校;

5.北方部分院校还有机会。在北方,高职院校和有一些本科大学还可以招聘一部分硕士学历的,不过机会越来越少,再过几年硕士将全面失去到大学当老师的资格。不过,作为行政人员还是可以的;

6.收入基本都不高。无论是本科学校还是高职院校,工资都有限不高,老师的工资水平是撑也撑不死饿也饿不着,要想发财只能是经商不要当老师。就工资来说,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都是事业单位,工资标准都一样,可能绩效工资有点不同,但区别不大,有的高职院校可能还高于本科学校,这要看具体的学校情况。有的学校政策好,搞科研搞三产办科技公司可能会有额外奖励,那工资收入会高一些。至于老师收入少的那就不好说了,最惨的学校可能老师的收入不如搞行政的,还要教学和科研总是考核你,可能会有一部分人对行政和教学两边利益都要占,美其名曰双肩挑。在这类学校里,你的工资想要高是不太可能的。


老北京黄根下


谢谢您的提问,小编专注于给各位分享各种职场经验,每日更新,跪求大家关注,下面说一下我的观点吧。

看到很多高职院校在招聘,其实收入也不高,但为什么要求这么高呢?小编做过一段时间的HR,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吧:

作为高职院校,别说高职院校,就连普通的高校,对于老师的要求,都会是博士以上了,原因很简单,首先,育人子弟,自己没有一个很好的学历,无法服众,学校会觉得您没有好的学历,不会有资格传道授业解惑,这很正常;另外,这也跟地域有关,好的地区,或者好的学校,一定会多人抢,有人竞争,形成差额选举,那学历高者胜,同样无可厚非。

高职院校收入不高,为什么这么多人抢呢?首先收入不高是真的,老师的收入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但去到了高校,情况会稍稍有所改善,也就是说除了基本工资以外,还会有别的额外收入,包括授课费、导师补贴、学术补贴、科研经费以及课题经费等等,琳琅满目,做到后期,收入不会特别的低,但真的是用经验以及名望撑起来的。

另外,作为人民教师,得到社会普罗大众以及舆论的关心与尊重,对于应聘者来说,容易得到心灵上的满足,这也是比较吸引人的,还有就是老师的寒暑假,这个就不用多讲了。

那作为您这种情况,个人感觉是否可以考虑先从低一点的学校作为起点呢?譬如说,先从高中老师开始,然后工作一段时间,一边读博,又或者从差一点的院校开始,工作,同样一边读博,到您拿到好学历后,带着经验与学历一起去您理想的院校,也是美哉。

现实已是如此残酷,无需责怪社会不公,曲线救国,也是一道方法矣。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样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谢谢大家!


在广州奋斗的普通人


其实大专教师工资比大学教师工资高,压力还小,没有失业风险,我们二线省会,大学教师如果是硕士过去就是人事代理,到手没三千,只签六年合同,博士来了压力大,科研完不成任务也存在风险。大专轻松呀,说是去月薪6000-7000,没有科研压力,只是多了些技能比赛


寡人的王


这种现象已经很普遍,不要见怪不怪,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竞争大。我们现在社会上的就业压力特别大,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相对好一点的岗位或者是职业,竞争更加激烈。

因为我们现在不缺少高学历人才,每年各类985,211高校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有很大一大批儿,他们也面临着就业。

相对于他们来说,先就业后择业是很现实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把自己的目标或者是自己的薪酬适当的调低一些,只要是本市区地段好的一些高职院校薪酬哪怕低一点,只要是方便,都可以接受。

第二,博士多。为什么现在的博士这么多,因为我们现在很多高校博士一直在扩招,每年毕业的博士生都是一大批的。

而这些博士生很大一部分都喜欢留在高校任教,因为高校任教相对比较轻松,薪资还不错。

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接项目,接课题,进行论文发表,评职称。也就是说很多博士生把教学只是当成他们的收入的一部分,在教学的基础上,他们更多的是想结一些国家项目。

每年我国博士毕业生数就数以万计,这些博士质量还相对比较高,因为现在博士毕业还是相对比较难的。

第三,提质量。那么学校为什么会把薪酬降低而要求提高呢?就是因为要招收更高质量的博士生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因为现在是处于买方市场。

那么对于博士生来说,他们的竞争导致了学校可以用低薪酬雇佣高质量的人才,那么,在同等情况下,肯定他们会更想要博士生。

这样也是给自己学校打名气,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如果能发表论文,也是对自己学校地位的一种提升。

第四,地段好。大家都喜欢生活在城区或者是市区,主要是因为交通便利,生活便利,上学容易,而且还有更好的接触面,有更多的朋友。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博士或者是硕士根本就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他们更愿意留在市区或者城区,即使薪酬低一点也无所谓。

人人都这么想,就造成了城市的虹吸效应。城市的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而偏远的地方却招不到人的这种现象的出现。

希望小编的话能够帮助到你,也希望你早日找到工作,哪怕是偏远一点儿也无所谓。小编当年也是从无业到公务员的过程,你现在的情况,小编是深有体会的。

还是一句话,先就业后择业吧。





公考遴选写作大讲堂


坦白讲 读个普通的硕士比读了好点的本科容易多了。但是博士真的不一样。一般人有上博士的能力也未必有上博士的勇气。所以博士还是挺金贵的。职业教育收入确实一般。但诉我直言,一个普通学校普通专业的硕士想找一个比职业学校高薪酬的工作并不容易。


亦非台2018


这是一条假信息,国家规定高职院校不直接招聘刚毕业的研究生,必须具备几年行业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