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的人生真諦

《老子》一書最後一章,即八十一章,我認為說得特別好,內容如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辯,辯言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即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子》:智慧的人生真諦


《老子》:智慧的人生真諦


《老子》:智慧的人生真諦


最有價值的話,往往是樸素的,並不華麗。華麗的東西,往往中看不中用,甚至給人帶來禍害。體現中國古代人對樸實無華的品德的崇尚。
辯論往往是鑽牛角尖,攻擊一點,不及其餘。這會歪曲事理,會使那些雖然正確但語言不好表達的觀點,被當做錯誤的觀點拋棄。你可以聽聽別人的見解,但你不必與別人辯論,與別人辯論只會白白浪費時間。


有智慧的人,他的學問未必淵博,學問淵博的人,未必有智慧。一位現代學者在他的著作《一生的學習》說道:“無知的人並不是沒有學問的人,而是不明瞭自己的人。當一個有學問的人依賴書本、知識和權威,藉著它們以獲取瞭解,那麼他便是愚蠢的。瞭解是由自我認識而來。”我覺得,如果將最後一句“自我認知”這個詞換做“人生的真諦”,會更合適一些。但這段話前幾句,說得很好。許多有學問的人,連基本常識也沒有,我覺得他們不是智者,而是蠢貨。
聖人不貪得名利。因為名利多了,反成累贅。聖人儘量幫助別人,於是他自己的生活就更充實,聖人儘量給予別人,於是他自己得到的益處就更多。這正是最深沉也最偉大的人生哲學!那種總是想得到更多名利,總是不肯為別人著想、不肯幫助別人的,到頭來什麼也得不到!
上天的道理,對世界的人與物,給予幫助而不是傷害。而做人的道理,就是要順著自然的情狀去發揮人的努力,切戒爭強好勝。順著自然去做,才會把負作用減少到最小程度。不爭強好勝,因為爭來爭去爭的都是意氣,對人無益,於己有害。
《老子》這一章的教誨,有助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過得更為合理,有助於我們這個社會發展得更為協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