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实打实干活的同事离职了,老板连谈都没谈,一句挽留都没有,你怎么看?

画者沈乾坤


一般情况是,大家觉得的实打实,“期望”老板挽留。老板觉得“铁打的营盘”,不约。其实是个期望落差而已。

在职的应该认清自己定位和价值,而不是传“流言蜚语”。老板也应该看情况照顾在职员工的情绪。


lynnrui


前几年在一家公司做高层,遇到个奇葩员工,辞职的时候突然跑来办公室问我,“领导,我要辞职了,你挽留一下我?”

要是平时我直接开骂了,我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平时也很少接触,也不知道他哪来的底气跑来问我。不过既然对方要走,那就留点情面吧,客套地跟他说了几句,最后祝他一帆风顺。

后面找了人事经理一问,原来这个员工在部门里总认为自己很重要,能力很强,领导应该重用他。后来被劝退了,也坚持说是自己想要辞职。

我也是服了这个员工的厚脸皮。做高管越久,其实我就越少会挽留员工,即使是很优秀的人才,因为我知道大部分员工做出这个决定都经历深思久虑,而每家公司都有一定的人员流失,很正常,该不该留,让人事经理做判断便可以。

所以,对于在公司里,实打实干活的员工离职了,老板没有谈话,也没有挽留对方,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

职场上不要谈“努力了什么”,应当谈“带来哪些价值”

当员工总是在谈自己在公司有多努力,多勤奋,为公司干了多少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时候,领导想要看到的,往往是“价值”。

我是老板,我就会最直接地问,“既然你那么努力,那么勤奋,干了那么多活,那么请问你创造了哪些价值,你的业绩,你的作品,你的项目成绩如何呢?”

一家公司能够发展起来,就是靠公司员工创造出来的业绩和价值推动的,如果努力苦干就一定有成果的话,那么大部分工厂就不会倒闭,而是为发展得很好。而领导只要一直鼓励员工苦干便可以了,按劳分配。

而事实上,“苦劳”不重要,重要的是“功劳”。所以,“实打实干活”的同事,有没有创造出价值,才是领导看重的。

老板见惯了人事流动,除非是公司的核心骨干,否则让HR处理流程是正常表现

一个老板只要积累几年的管理经验,他就不会太在意公司的人员流失,总得来说,做老板久了都会明白几个道理:

  1. 一个人真正想走的时候,你挽留也留不住,即使你一时留住了,他最后还是会走的
  2. 公司员工那么多,与其挽留想走的员工,不如想办法完善人才管理和激励制度,想办法让还没想走的员工对公司更有归属感和积极性
  3. 如果公司的人员流失太大,说明人事部门不给力,我们要做的是换一个部门经理,而不是靠自己去挽留员工

所以,从老板的角度,不亲自出马挽留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是对的,专业事情交给专业的处理,人员流动的事情就让人事部门管理,人事部门不给力,就换个给力的部门经理。

当然,如果是公司的核心骨干,尤其是技术骨干要走,那么老板出面挽留,还是有必要的。

辞职要心态平衡,不要太在意老板的看法,也别把自己看得太重

最后,既然已经决定辞职了,那就放宽心态,不要想着老板来挽留就代表自己很优秀。在很大程度上,就算老板提出挽留,其实不过是个客套话,太过于看重这个事情,容易心态失衡。

同时,也不要把自己在公司的位置看得太重,大部分公司,就算换了个老板,核心骨干走了,依然能够继续运营下去。该不该出来挽留,看老板的心情,哪怕是极其优秀的人才,遇到老板心情不好,也是任其走。

所以,同事离职,老板不谈话,不挽留,并不代表什么。相反地,公司成熟运营,或有管理意识的老板,才不会为了几个底层员工的流失,就亲自出马挽留员工,这说明老板对自己的公司或者管理有一定的底气。

<strong>


学习委猿


老板是觉得可以再找几个刚毕业的,还能省工资,我们以前领导是个二货,他也这么想,很多人辞职,他自己去大学找了几个实习生回来,实习生工作中对他很多不满意,克扣加班费,本来实习工资就低,还扣,和他有争议,他就把实习生人全赶走了,有的走前还和他大吵大骂,从此再也不招刚毕业实习生了,我们是个集团,我这个新公司大把人辞职,他责任很大,但是上边有人,效益不好,他在第六年快倒闭之前,自己找人调走了,然后集团派了个年轻领导来,那人人品不错,但是明显被入坑了,公司已经是烂摊子,明显叫他来背锅,他又不知道,年轻领导来了半年后,公司倒闭了,没倒前我辞职了,不知道后来了,只是这个社会就这样,实打实干活的,不一定得好,那个公司就是,我们知道实打实干活的,都没得好,还有大领导人品太差,在那有一个副总,还有一个总监人品很好,对我们也好,都被搞走了,那个贱人领导提拔上来的,都是鸟人,超级拍马屁那种,很多稍微正常点的人,都受不了辞职走了,也有为了高薪和家庭原因,忍忍忍的,最后也没忍出好!


风儿0-0


看了很多的评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也来说说我的观点!那些在公司里实打实干活的基本都是不会拍马屁不会讨好上司的人!为什么会离职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什么老板没有挽留,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很多人认为中国什么不多就人多!你不愿意干,可以招大把人过来!我曾经2012年在一个公司里上班,老老实实实干的人工资还不如那些整天开小差,拍马屁精的混饭吃的!时间久了心理不平衡自然要辞职,等公司里那些实干的人都走了剩下就是一群马屁精,他们能干什么?我离开以后没有过两个月公司就彻底倒了!全部散了!就像现在有很多公司都招不到工人一样!总以为没有你可以再招大把人过来,一开始也确实是这样,可时代不同了!互联网时代了!有的公司越做越大,可有的公司最后把自己做死了!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哪怕不是主要原因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


佇望秋水


他只会实实干,不懂阿谄奉承。我有一个同事就是这个性格的人,我常说如果带兵,这个性格的人如果带的多必定能打胜仗。可是不知何原因突然辞职,老板一句挽留的话都没说,临走时只是与我招了招手,真是莫名其妙。现在留着一个拍马屁高手,。


颜6868668


“实打实干活”的确很重要,但是干得“对错”更重要。

曾经的同事小王,在辞职的时候面对的正是这样的局面。

小王的长处是对办公软件运用很熟练,他来应聘的是库房管理的岗位,工作了两个月就被辞退了。原因是什么呢?

原来在这两个月里,他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做表格上。不管是不是重要的数据,都做成了各种统计表格。有时因为工作没做完,他会在别人下班后,仍然继续做完自己的工作再下班。

可是,两个月下来,领导发现库房的货物有许多两个月前进的货,而新进的货都用完了,这违反了库房管理中先进先出的原则,这样既不利于货物管理,也不利于成本核算。而看到小王所做的,仅是一些没什么意义的表格,因此,小王没有通过试用期的考核。

小王虽然工作很努力,但是他并没有干对的事。所以再努力也是徒劳。那么,如何在工作中做对的事呢?

首先、要熟知工作岗位的职责和要领。

比如库房管理,主要职责应该是管理好货物的进库和出库,以及货物的码放和数量管理。

由此可见,小王只是把精力放在了数量管理上,却忽略了其他的工作,自然是不称职了。

其次、要进修与岗位匹配的个人技能。

向专业人员或有经验的同事学习,是在工作中最快捷的进修办法。也可以通过学习书籍或参加一些培训班,来补足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

很明显小王是在闭门造车,没有向其他同事请教,所以才做了许多无用功。

最后、才是要有认真实干的工作态度。

这一点小王做得很好,如果做表格是他的本职工作,那他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了。

所以:

对待一份工作,要想得到老板的认可,仅仅实打实干活是不够的,还要熟知工作岗位的职责和要领,然后再根据岗位要求补足自己的职业技能,在“把工作做对”的基础上,再“实打实地做好”,才能得到老板的认可。


职面小群


两个实打实干活的同事辞职走了,老板没有挽留很正常。老实人只会埋头苦干,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老板压根儿就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更不知道他们的价值。因为老实人缺心机,不会玩手腕,刷存在感,增加知名度,得不到上司的重视和重用。他们辞职时,老板怎么会注意呢?只会当作普通的人员流动罢了。



碧海蓝天1079


2012年辞职至今,从没再进过公司,板正干的不如捣蛋的,怎奈学不会偷奸耍滑,也看不惯尔虞我诈,所以辞职了,值得欣慰的是,我辞职的第二年公司就倒闭了,感觉上帝是公平的,老板愿意听那些人忽悠,活该倒闭!我是不是太坏了[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临沂老军


首先,“实打实干活”的定义是要加引号的。

大部分人认为“实打实干活”是褒义,是对这个人工作态度的肯定,会觉得这个人不偷奸耍滑,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抱怨没有反抗。

但是我觉得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工作中除了干活,还有其它因素要考虑。

您所说的两个实打实干活的同事,没有被老板挽留,请根据以下内容加以分析,然后评估您所在公司的老板是用人不当,还是两个同事自身存在一些问题。


一、工作岗位的可替代性是否够高

公司是一台运转着的机器,每个人是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strong>既然是机器,那么就有重要部件,也有可以很容易被替换的常用部件。

在职场上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同一个人用同样的方式工作,但是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可替代性却不一致。这不是由人决定的,而是有工作岗位的职能所决定的。

比如,举两个极端点的例子。一个是公司保洁,一个是公司财务。

同样是由A来做这两份工作,同样实打实的干活。

但是A做保洁时,申请离职,老板是基本不会过问的。

可如果A做财务,那么申请离职时,老板还是会过问的,因为财务岗位的重要性,掌握了太多的公司信息。

这就是工作岗位所决定的,保洁的可替代很高,人员变更对公司基本无影响。

而财务需要是老板信任的人,可替代性低,因此会收到老板的重视。

既然是问老板为什么没有谈,那么还是要多从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理性分析,而不是感性的认为老板没有人情味。

作为一个职场人,客观理性的看待问题本质,是需要培养的很重要的思维习惯。


二、离职员工是否符合企业文化

公司是由人组成的一个社交化集体,这个集体从初创到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企业文化。

可以把企业文化看成是这个集体的社交属性,企业文化会把有相同社交属性的人聚集在一起,从而产生一致的目标感,企业也就有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而不符合企业文化的职员,会感觉到与企业文化的格格不入。同时,企业与其他同事也会感到和他们的不匹配。

不符合企业文化,不能简单的定义为这个人不好,不是个好职员。

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企业文化下,工作效率与产出是不同的。可能换了一个合适的企业文化,他就会特别受重视。


三、实打实的工作是否创造了应有的价值

我们在工作中往往会发现,有一些人干活很认真,看起来也很辛苦。

但是效率却不高,产出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很多人还为他们抱不平,“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

可公司的目的是盈利,而不是大家一起搬家具,干体力活,比谁干的时间长。有意义有创新有价值的工作,才是对公司成长帮助最大的。

不要再拿苦劳安慰自己了,公司要的只有利润,哪怕再辛苦,一年24小时的干活,如果不能给公司创造价值,老板依然会觉得工资给的不值得。

所以,我才在文章开头表示“实打实干活”这个描述是需要加引号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没有绝对的褒贬之分,不同情况下含义也不同。


四、工作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干完了活功劳却不是自己的

在职场上,还有这么一些人,工作成果很好,但是总被顶头上司给抢了功劳。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很多不称职的领导确实喜欢把底下人的功劳占位己有,或者生怕下属超过自己,而使自己地位不保。

从人性上来说,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人是自私的。

但从管理角度来讲,这种行为是不称职的。

领导除了组织团队完成既定目标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职责,就是为企业发掘人才和培养人才。

如果您的两位同事,都是遇到这样的领导的话,那么离职时,老板没有约谈也就可以理解了。

因为老板根本不知道他们有哪些功绩,或者不了解他们是否是值得公司培养的人才。

老板每天在上面要考虑很多事情,比如公司的发展方向,制定战略方案,与合作方沟通交互,等等一系列事情,使得老板不会把精力放在关心每一个员工身上。

老板所直接面对的,主要还是高层或者中层管理者。老板不会有太多精力去关心每个基层员工的工作内容和成果。

这也是很多职场人所遇到的问题,总觉得自己干的很多也很好,为什么就得不到老板的注意。

不是老板不注意你,而是你没想办法让老板注意到你。

从心理学来讲,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一个超出实际的过高认知,认为自己很重要。

但实际上,哪怕你真的很重要,你也得学会推销自己才行。

不能指望每个老板都是伯乐,哪怕每个老板都是伯乐,那作为千里马,也得有机会站在伯乐面前才能被发现啊。


总结

如果您的离职同事,岗位重要,能干活,又能出成绩,也符合企业文化,和同事沟通交流也很顺畅。

但最终无奈离职,还不受老板重视的话,那您就要考虑两点了。


1、是否离职同事的直属上司是小人,能否有机会扳倒他?

2、是否老板是无能的昏君。

如果1的答案是yes,那想办法扳倒他,也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

如果2的答案是yes,那么考虑换个环境吧,这样的环境下,对人的成长很不利。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猿悟


[大金牙]我是工厂混出来的,我了解人群关系~

[微笑]首先,我认为很正常。

[微笑]和你谈是人情,不理你是本份。

[微笑]他的离职,也许是领导的高兴。

[微笑]人能干,不代表这人性格叫人喜欢。

[微笑]人能干,不代表这人不扛上欺下。

[微笑]人能干,不代表这人为人处世周到。

[微笑]人能干,不代表这人是很优秀的人。

[微笑]能干活的人多了去了,少了谁工作一样完成,现在就不缺能干活的人,缺少的是人才,德智体全方位优秀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