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鸡叫》里的周扒皮半夜起床学鸡叫,真有其事吗?

专门大叔


《半夜鸡叫》里的周扒皮半夜起床学鸡叫,有没有这件事,问作者高玉宝也是含糊其辞。



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半夜鸡叫》这个故事,《半夜鸡叫》曾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还被拍成木偶电影,小朋友们都对周扒皮想要剥削工人反被戏弄的故事开心不已,几十年来周扒皮、南霸天、黄世仁、刘文彩并列为四大恶霸,其形象可以说深入人心,这几个人就是地主恶霸的代表人物,作为标志性人物,周扒皮可以说是大陆集体记忆中符号化人物。

《半夜鸡叫》中高玉宝是周扒皮的小长工,周扒皮家的鸡跟别人家的不同,半夜就开始打鸣,鸡一打鸣长工们就要起床干活,这些长工们基本上都是才合眼没多久,个个困的要死,不过鸡叫了就要起来下地干活,虽然心里的觉得很奇怪,却是无可奈何,这件怪事却被小玉宝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小玉宝因为拉肚子,半夜起来上厕所,看到一个人蹑手蹑脚的跑到鸡窝那去,小玉宝以为是个偷鸡贼,就跟过去看个究竟,结果发现是地主周扒皮趴在鸡窝里学鸡叫,鸡窝里的鸡就跟着一起打鸣了。

小玉宝知道这个秘密后,就告诉了长工们,大家伙巧妙设计,等周扒皮再次学鸡叫的时候摁住痛打了一顿,出了一口恶气。



《半夜鸡叫》是高玉宝自传体小说《高玉宝》中第九章短篇小说,自传体是一种传记,主要是叙述自己的生平事迹和著作等,因为是自传体小说,周扒皮的原型人物就遭了殃,周扒皮本名周春富,是辽宁大连瓦房店市阎店乡人,老周家也是清朝时期闯关东的一员,什么时候从山东到东北也记不得了,周家到周春富这一代时,只有几亩薄田,周春富跟中国大多数农民一样勤俭持家,拼命攒钱买田地,这个在以前是很正常的事,这田地多了就需要请工人来帮忙干农活,这就成了“地主”了。

其实真算起来周春富只能算是富农,周春富最早就是被划为富农,也因为富农的身份被打死,周老头可以说是个地道的农民,靠着勤俭节约才置了几亩薄田,还开了几个作坊,1911年周春富盖了个“周家大院”,说是“周家大院”其实就是三间石头房子,周春富这个人很节约,请了长工干活自己也是要下地的,据当地老人讲,周春富这个人无论吃的还是穿的,都很寒碜,自己都是一身布衣,腰间的裤腰带都是破布条搓成的,跟工人一样要起早摸黑下地干活。


周春富这个人吝啬,这可能是小地主的通病,大家读《半夜鸡叫》,会以为旧社会长工与东家的关系就是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东家拼命的剥削长工,其实在以前这是一种自由的雇佣关系(白鹿原里白嘉轩和长工鹿三就是这种关系),《半夜鸡叫》让周春富背上了地主恶霸的恶名,也影响了他的后代生活,因此他的后代多方求证,写了一本《半夜鸡不叫》。

其中说了几个疑点:周家子女及长短工回忆,高玉宝并未有在周春富家干过活的经历;《半夜鸡叫》里的当事人没听说过这件事;半夜三更把人叫醒,那么黑的情况下能分的清禾苗和草吗?是去锄草还是锄禾苗?


黄店屯村的孔庆祥说了一件事,他说有一年在去黑龙江的火车上遇到了高玉宝,对半夜鸡叫这事也是感觉很好奇,就开口问高玉宝:“大舅,有半夜鸡叫这回事吗?”高玉宝先是不吭声,后来回了一句:“这是文学创作的艺术性问题,咱们这儿没有,不代表全国其它地方就没有。”

高玉宝的含糊其辞,说明这事应该是没有的,只不过就象他说的,咱这儿没有不代表别的地方没有,至于有没有,已经不重要了,“周扒皮”是中国千千万万地主的代名词,已经深深烙印在那个时代了!


历史红尘


《高玉宝》出版的时候,写明了是小说,而小说是允许虚构的。作品中的周扒皮是按他家乡的一位X姓地主来刻画的。有他家乡那个地主的原形,但很多事是经过加工,创作出来的。至于那一些是创作出来的,他没有讲。另外,他也很坦白地讲:“其实我的荣誉都是party和部队给我的。《高玉宝》这篇小说,讲起来是集体创作的结果,因为需要,只着了我个人的名子,在这一点上,我要非常感谢作家荒草同志。”

后来,我担任农村部记者,有机会到高玉宝所在的家乡采访,当时高玉宝所写的那个周扒皮原型的地主已经死去多年了。但他的后代在农村境遇非常凄惨,整天被人叫做“地主崽子”。 当时陪同我一起采访的乡干事部还帮我找到了村里几位年纪大的老人,以满足我了解《高玉宝》这部小说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愿望。结果当时交谈的结果大出我的预料,《高玉宝》中的周扒皮根本就是杜撰的,“半夜鸡叫”根本就是连影都没有的事。

一位姓阎的老人对我说:“半夜鸡叫”?我这一辈都没离开过阎店,我怎么就没听说过?从古到今,谁听说过农民深更半夜去种庄稼的?人有长**睛的吗?那不是去祸害庄稼去了吗?”一位老大娘则说:“高家那小子,真是造孽,本来X姓人家(周扒皮原型)在村里还呆得住,他那个书一出,X姓人家算是出了名,每次搞运动,上面都安排人斗他一回。人硬是窝囊死的。现在他家的儿子孙子还动不动给人打,给人骂。”

我当时了解到这些真象,心里很难过。真的有一种被骗了的感觉。后来做新闻记者时间长了,整天也必须应合形势说些假话,对这些事也就麻木了。现在旧事重提,深感那年代的荒唐。把我知道的一些事披露出来,也让人们了解过去,吸取教训。


涛哥54896


我岳父家解放前是当地大地主。东北搞土改时候,也把他家田地和粮食等财产都分给村民了!家里也是吃了上炖没下炖。看到这样情况,原来在他家做长工的农民,半夜时候经常偷摸给他家送粮食。还有穿的衣服。我岳父他家没挨当地农民一下打。因为过去一到年成不好村里农民挨饿,我岳父家就开仓放粮,救济农民。实际上那时候的恶霸地主还是个别人!例如黄世仁,韩老六之流的地主,欺压百姓,抢男霸女。大多数地主还是心地善良的。我岳父告诉我,他家除了他爸吃小灶外,其它人都和长工吃一样饭菜。到铲地累时候,还给长工吃豆包,菜也比平时硬。高玉宝的小说里面的周扒皮是虚构的人物。假如周扒皮半夜学鸡叫,长工休息不好,半夜就听鸡叫上工,那白天还能继续坚持耕作吗?再说半夜漆黑的也看不见啥,咋干农活啊?高玉宝纯粹是为迎合当时形势阶级斗争需要,凭空想象臆断出来的周扒皮这个地主形象。有点智商的人肯定不会信的!现在看也有搞笑成份,当时大环境下谁要把地主资本家描绘成越恶毒,越无人性,你就越有觉悟越爱憎分明![大笑]


用户55559058844


首先肯定是没有的事。《半夜鸡叫》是特定的历史时特定的产物,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但不代表符合事实。我询问过我爷爷那个年代的地主富农以及长工和短工,真实的情况是地主和长工吃的一样,短工工资高于长工,因为短工是急用。但地主老婆及子女吃的差一点,因为她们算不是劳力,顶多就是半劳力。按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肯定是剥削,但绝不会坑 雇工的事,他们知道坑雇工就是坑自己。


平凡的世界91868226


想到年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单纯的的小朋友,很同情那些长工,同时也想试一下半夜鸡叫是不是真的,于是那年寒假,我几夜没有怎么睡觉,亲自试了一试。

第一步是观察,看看是不是有一只鸡带头别的鸡会跟着叫。这个还是真的。小时候,在农村还没有禽流感,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多少不一,并且每家养公鸡,开始的时候有一只公鸡开始叫,这只鸡大概要叫到第三声的时候,才会有鸡开始跟着叫,一只,两只,然后整个村子的慢慢都叫起来。看来周扒皮是能学鸡叫,带动全部的鸡叫的。但是,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让我不能相信课文里的事,让我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那就是,我们那里的鸡,一整个晚上会叫三次,是的,三次。就像现在人们爱说的那句话,重要的事说三次。时间大概是:第一次在一点钟左右,第二次在三点钟左右,第三次在五点钟左右。这是我们那里冬天公鸡打鸣的大概时间。当时一直都在想,周扒皮那个起的比鸡早的人,到底会在哪一次鸡叫之前去学鸡叫?本来鸡第一次就叫得那么早,如果他比鸡叫时间还早,那样的话,长工真的要在地里摸黑一晚上。如果是第二次,那还用周扒皮叫吗,鸡会说,我都叫了一次,还用得着你在在哪里捣乱吗?冬天下地有什么要做,相信很多90后00后都不知道,因为现在农村基本不用那道工序了。那就是除草,冬天里的麦子,油菜等冬季作物,地里长出来草了,有锄掉或者拔掉。大家想一想,摸黑除草的后果。你们能分清楚,那是麦苗那是韭菜吗?


无处可逃57985555


当年读这课书时,我还小,那时灌输的“”思想”让我觉的地主很坏,但现在我早就不这么认为了,相反,我觉得能成为地主的人,首先是勤劳俭朴的人,其次是精明聪慧之人,致于什么剥削压迫,纯属胡说,用改革开放后的一句话说,这些人叫勤劳致富!


阿俊3102


《半夜鸡叫》本身是文学作品,为结构故事,丰满人物,增强可读性,把发生在现实生活的千奇百怪的事,集中在一人上,是对生活的提升,也文学作品的一种"素材精选",更是作家的生活态度。《半夜鸡叫》中周扒皮,一定有人物原型,学鸡叫,或许有,但不一定发生在周扒皮身上,此举作者安排到周扒皮,对文中的主要人物有烘云托月的效果。(一),使聪明的高玉宝更加精明,精细。(二),使很毒的地主周扒,为盘剥贫苦农民,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样,可爱,可同情的高玉宝,更加让人怜悯,可恶的周扒皮更叫人恨。

作者的目的已达到,何追问细枝末节?

正如国学,文学大师钱钟书先回答因读《围城》而激动不已,非要见钱先生的记者一样,"如果你觉得鸡蛋好吃,那就吃,何必非要见下蛋的母鸡?"一样,觉得《半夜鸡叫》好读,多读即可,何必追究真叫还是假叫?





昂首高歌散淡人


一九六九年,下乡当知青時,大队组织青年政治学习,不许出身于地主富农家庭的青年参加,学习不到十分钟,一些贫下中农出身的青年开始赌钱,主持会议的贫协主席说你们这些狗日的从小不学好,看看那些成分高的年轻人,比你好多了,出工做事勤快的很,知识青年要向他们学习,不要学这些赌博佬。贫协主席还说,我们湾子里的地主都是好地主,又会做事又会做人,不是广播里说的那种坏地主。我们几个知青都呆了,不敢做声。


手机用户4502494372


我相信这是真的,小时候在乡下家家户户都养鸡,对鸡很熟悉,跟一犬吠影百犬吠声同理,雄鸡也有跟着别的雄鸡啼鸣的习惯,比如下午,按常理,一般公鸡都不会打鸣,但如果有一只雄鸡打鸣,其它的也会跟着啼鸣,这是我的亲身见闻,并不是编造。我本家一个叔叔家,养有一只皂翎大公鸡,很漂亮,也很健壮,叔叔拿它当种鸡,养了好几年,一直舍不得卖,也舍不得杀,但后来不知何故,这只鸡好像脑子出了毛病,经常傍晚打鸣,引得邻居家的公鸡都叫,叔叔认为公鸡傍晚打鸣,是不祥之兆,就把皂翎公鸡杀了!


用户4473313345611


我对地主周扒皮是否半夜三更装鸡叫,不好判断。小说情节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相信过去的有些地主可能千方百计剥削农民。我有一个朋友在一个私企上班,工厂考勤机计时电子表,在上班时总比比员工手机显示时间快几分钟,下班时要慢几分钟,假如员工按自己手机时间上下班,不是迟到就是早退,迟到早退就没有满勤奖。

公鸡凌晨两三点被人诱导打鸣,现实中是有可能发生的。历史故事“鸡鸣狗盗”证明有发生过这种事情,不是高玉宝自己创造的。 80年代初,城镇居民养鸡的比较多,有的家里还养一两只大公鸡,天亮时候公鸡打鸣是常事儿,一只公鸡打鸣会引得其它公鸡跟着打鸣。有一天早晨,我看错时间起来跑步,站在马路上发现天还没亮,我扯开嗓子高声地学了几声公鸡打鸣,马路旁边公鸡也跟着喔喔叫起来,公鸡🐓打鸣声逐渐传遍全镇。上午在学校,有些同学聚在一起在议论,今天早晨天还没亮,镇子里公鸡提前叫了一个小时。

恶霸地主在土改时被打倒清算,不是农民想侵占地主的财产,而是他们利用土地巧取豪夺,敲诈勒索,逼的农民妻离子散,远走他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雄鸡一唱天下白,敢叫日月换新天。”谁敢逆历史潮流剥削劳动人民,谁就没有好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