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旺盛疊加供給緊張 雙粕表現強勁

 上週,國內粕類期貨繼續反彈。現貨方面,全國現貨成交逐漸啟動,天津貿易商報價2300元/噸,南通貿易商價2250元/噸左右,廣東地區報價2210元/噸;相比一週之前的報價,北方菜粕價格基本不變,而南方報價則上漲30元/噸左右。庫存方面,上週沿海顆粒粕總庫存17.3萬噸,與此前一週的17.7萬噸小幅下降;上年同期庫存為12.5萬噸。

需求旺盛疊加供給緊張 雙粕表現強勁

圖為近幾年沿海顆粒粕周度庫存對比走勢

  上週國內菜粕、豆粕雙雙上漲,主要原因在於國內需求旺盛、供給緊張。供給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油廠開工延遲,壓榨減少,且全國物流受防疫的影響處於半癱瘓狀態,更加劇了終端蛋白原來的供給緊張程度。需求方面,2019年7月至9月禽畜補欄量高,至2020年2月開始進入消費旺盛期,再疊加春節禽畜屠宰量顯著低於正常年份,禽畜壓欄以及水產存塘較多,飼料需求推高。

  而庫存方面,節前市場普遍較為悲觀,此前普遍認為春節大量屠宰後,會導致飼料需求斷崖式下跌,一直對蛋白需求不看好,上至油廠,中至飼料廠,下至養殖終端,均為低庫存狀態。供給不足、需求增加、庫存又低,現貨想跌都很難,表現之一就是粕類現貨基差快速上漲。當然,油脂下跌,也為粕類期貨上漲提供了支撐。由於疫情導致外出就餐減少,降低了中包裝油脂的消費,中下游以消耗渠道庫存為主,給上游價格帶來巨大的壓力。

  本次疫情對後期粕類的需求影響較為長遠,影響最大的當數中下游備貨心態方面,經過此次缺貨的考驗,後期中下游備貨庫存天數將會延長,此前那種低庫存運行的狀態將會變得不合時宜。

  我們知道,商品的需求分為消費需求和庫存需求,疫情將明顯增加庫存需求,從這個角度來說,蛋白原料的消費被“加速”了。中長期蛋白漲幅更多的受限於成本端——大豆的進口成本,如果美豆價格始終保持低位,受壓榨利潤的影響,國內粕類價格也會受到限制。但如此一來,由於國內壓榨利潤良好,勢必刺激增加美豆的採購,從而推高大豆採購量。美豆需求有國內消費作為保障,關鍵在於供給的前景,最關鍵的一大因素是美國農民2020年的種植面積大小,市場的共識是大豆種植面積將會增加,主流預期是2020年美國大豆種植面積或增加1000萬英畝,如果按照新增1000萬英畝,美豆2020年結轉庫存依然低於800萬噸水平,可謂壓力不大。

更多交易技術視頻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