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早年以禁烟闻名天下,为何晚年却提倡种植鸦片?

rosedameiniu


话很简单,朝廷关心的是什么,是有没有钱,有没有兵。林则徐是朝廷命官,当然关心的也是这个。至于老百姓吸食鸦片会变成什么模样,多少人家破人亡,这个并不在大清国老爷的考虑范畴之内,事实上林则徐也不关心。

最终,正是这一点打动了道光皇帝,林则徐这份折子是在1838年9月呈上去的,同年12月便被委任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背后原因就在这里。

然而,鸦片战争的失败,却告诉道光皇帝和林则:禁烟是万万不行的,因为烟贩子的背后是英国人,而论武力,大清国显然和英国差着“一点点“距离,无论是八旗、绿营,都打不过洋人的军舰大炮。正因为这个缘故,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之后,被革职查办,最终“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1845年,林则徐从新疆回到京城,同年年底出任陕甘总督。此时的陕西又是一个什么状况呢?简单说就是没钱,大清国的各项捐银收不上来——而实际上,军费、赔款,加上正常的盐税等等,老百姓哪有钱给你啊!

咋弄钱给皇上呢?这时候林则徐便想起了当年他焚烧的鸦片烟。

如果允许陕西百姓种植鸦片,然后从中抽取重税,朝廷没钱的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而且以前是英国人卖鸦片给中国人,中国人吸毒,英国赚钱。这钱都给洋人赚过去了,多不划算。

于是,林则徐提议:自己种植鸦片。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白银外流,并且还能给帝国创收。

结果,皇帝御准了。

从利润角度而言,林则徐说得一点没错。“种植罂粟花,取浆熬烟,其利十倍于种稻”。通常种植一亩罂粟,可以熬取50两鸦片,50两鸦片总价值约为50洋元,而这50洋元如果买大米的话,可以买2000斤。也就是说,一亩地可以生产2000斤大米。而同样一亩地种植水稻,最终只有300斤的收成。所以,种植鸦片都比种粮食划算。

但问题是,种植鸦片“种植罂粟花,取浆熬烟,其利十倍于种稻”。种鸦片竟然比种粮食高10倍的利润。具体有人测算发现,通常种植一亩罂粟,可以熬取50两鸦片,50两鸦片总价值约为50洋元,而这50洋元如果买大米的话,可以买2000斤。也就是说,一亩地可以生产2000斤大米。如果按这个数据测算,还达不到10倍的利润,因为亩产水稻怎么也有300斤,也就是七倍的差距。但不管怎么说,种植鸦片都比种粮食划算。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大清国很快掀起种植鸦片热潮。秦川八百里遍地罂粟红,尤以土地肥沃的渭南最为严重。山西据说所有县都在种植鸦片,粮食大幅减少,以至于百姓家里都没有余粮。四川一省的鸦片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4成,甚至连平时吃的蔬菜都没人种了,要从外地调运。

结果到了1877年,灾难终于发生,山西、陕西大饥荒,饿殍满地。百姓因为都种鸦片,家里平时根本没有储存粮食。一旦遭遇旱灾,饿死人就成了平常事。

而早期主张严禁、后期又主张种植鸦片的林则徐,已去世27年矣,如此惨状,他看不到了。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人都不明白,大家都觉得林则徐是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到了晚年却提倡种植烟草,实在是和民族英雄的身份相违背。

然而,很多人其实都误解了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才导致大家对林则徐晚年提倡种植烟草有所抵触。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禁烟是为防止白银外流

在大家的印象中,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为国为民,为了防止鸦片对大清臣民精神和意志的侵害。然而,实际上他的目的并不只是简单的如此,防止鸦片毒害大清臣民,只是一个次要的目的,主要的目的是防止因为英国的鸦片贸易而导致大清的白银大量的外流,对大清的财政造成严重的后果。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禁烟奏折上是这么说的:

“鸦片流毒天下,若犹泄泄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

从这其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林则徐担心的倒不是鸦片毒害大清臣民的身体和精神,而是担心英国通过鸦片贸易,从大清攫取了大量的白银,白银外流十分严重。这样下去,大清的财政将出现极其严重的后果,以后将没有银子来供养军队,会任人欺负。


提倡种植烟草只为扩大财政收入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林则徐虎门销烟,其主要的目的是担心大清的白银外流,给大清的财政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而林则徐之所以在晚年提倡种植烟草,也是因为鸦片战争后大清财政遭到重大创伤,需要通过鸦片买卖来扩大财政来源。


1847年的时候,江西抚州知府文海写信请教林则徐如何对待鸦片的问题,林则徐是这么回复他的:

“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

从这其中可以看出,林则徐并不担忧大清臣民吸食鸦片会毒害身体和精神,而是担心他们吸食了英国的鸦片而导致白银外流,给大清财政造成严重后果。所以他提倡各级官员自己种植烟草,贩卖鸦片,自产自销,不让老百姓买英国的鸦片,防止白银外流。


我的结语

林则徐从头到尾都很少考虑鸦片对大清臣民身体和精神的毒害,他所主要关心的是鸦片贸易对大清财政造成的影响。他禁烟和提倡种植烟草的目的始终如一,都是为大清的财政着想而不是老百姓的身心健康,只是后人会错了意思罢了。

各位亲爱的网友,你们觉得呢?


史话漫漫


回答一下,个人观点。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 侯官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而让林则徐流芳百世的举动,要数在1839年6月3日的虎门销烟。也就是这场禁烟运动导致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但就是这么一位在禁烟运动中身先士卒的人,却在人生的后期主张种植鸦片。

在1847年,当时林则徐任陕西巡抚,彼时的江西抚州知府文海致信林则徐,请教如何发展地方经济,促进政府收入,防止白银外流。。

林则徐给他回了一封信,这封信大意内容如下:

“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内地果有一种芙蓉(阿芙蓉,指鸦片),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无如知此味者,无不舍近图远,不能使如绍兴之美醍,湖广之锭烟,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

通过这封信,我们能看出,林则徐反对的并非吸食鸦片,而是进口鸦片。

这样的前后反差巨大的举动,给了林则徐很大的争议性。但是,如果仔细考虑到其所处的位置和时代,不难发现,其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清政府的统治而做出的。其实,在清朝的末期,全国各地都在大面积种植鸦片,因为种植鸦片的利润很大,无论对于农民还有当时的清政府都是一项重大的收入来源。只是,这些行为,最后伤害的还是咱们中国人。


叨叨游戏体验


这个问题缘自林则徐给抚州知府的信中,在回复这位自已的超级粉丝的信中,林则徐解答了如何提升GDP,防止白银外流,打赢贸易战的方式:

“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内地果有一种芙蓉(阿芙蓉,指鸦片),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无如知此味者,无不舍近图远,不能使如绍兴之美醍,湖广之锭烟,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

在防止白银外流,打赢贸易战上,应开放内地种罂粟。内地有与洋货同等品土货,则人们就不会舍近图远而去买洋货啦,从而断绝白银外流,打赢贸易战。

后人得知这枝节,往往是简单的认为,早年林则徐严禁鸦片,于虎门销烟,是民族英雄。但受过重重打击的林则徐到晚年却改变立场,畅导起鸦片来啦,是对自已正确立场的背叛。

岂不知,这恰巧是林则徐晚年另一闪光之处。


林则徐所提倡的只是以国货的代替洋货,这和今天以增加国产的大豆来抵制国外倾销的大豆是一个道理,是在打赢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贸易战,在反对国人吸食鸦片的问题上,态度始终如一。

不错,早年的林则徐,对鸦片以及鸦片贸易是深恶痛绝的,在上道光皇帝书中, 林则徐痛斥鸦片的贸易的危害“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虎门销烟,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族禁绝鸦片的决心,策略和态度,都可圈可点。连当年英国议会在发动鸦片战争的投票上,仅一票之差通过,也说明了西方列强对发动这场丑隔的战争的心虚,间接映衬了林则徐的伟大。


众所周知的原因,鸦片战争中国失利,除了割地赔款外,帝国主义列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面对着黑呀呀的烟草疯狂而入,白花花的银子滚滚外流,有识之士,无人不心痛,这时的林则徐如若还坚持虎门销烟时的观点和做法,除了在自已的民族英雄的光环上再增加几道亮光外,即与事无补,又无用武之地。


很明显,根据当时的条约,若继续反对吸食鸦片,杜绝鸦片贸易,显然是违背国际法的,为西方列强再次发动鸦片提供了最佳理由,如一旦发动战争,且不说内忧外患的清政府能不能打赢,光说为推翻刚签订的条约这一项,就足以让世人诟病啦。若扭转在这场因鸦片而起的贸易战,必须剑走偏锋,以毒攻毒,因此林则徐才开始倡导种烟草,以土烟抵制洋烟,以制止白银外流的不利局面,打赢贸易战。


这种观点的上的改变,明着是对早期观点的背叛,其实是对前期观点的主要精神的发展性继承,那怕这种新的观点,是在为自已头上泼脏水,还有可能被人抓住把炳,但做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却毅然豪不隐瞒的亮明,这真应了他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江湖阅史


也许我回答的东西并不是作者想要的。众所周知,每个民族都需要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灵魂,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我们国家和西方世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迷信鬼神,从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开始,我们就走向了‘实用理性主义哲学’的道路。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都会默问有什么好处~当然,这并不是极端崇利的思想,因为与之配套的还有孔子所独创的‘仁和礼’中国人的伟大也就在于能够用‘仁和礼’来约束自己的欲望。使‘仁义’和利益实现最大限度的统一。


因为我们务实,所以我们很少去纠结一些玄之又玄的东西,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为什么我们的科技和逻辑落后于西方世界。此外,这也导致了我们只相信自己的祖先,形成了独特的‘祖先崇拜’所以每年的祭祀对于我们而言都是重中之重,可以说是祖先把我们集中在一起。完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很多历史上的名人不在只是一家一姓的代表,而成了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比如林则徐,就象征着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坚决反抗的精神。


至于林则徐晚年曾提到过种植鸦片(是否实施不得而知),我无法否认,但是我想说既然鸦片的流入已经无法避免,国人对于鸦片的嗜好已经无法戒除。那么面对白银外流可能导致的无兵无饷的局面,还不如自己种植鸦片,之前白银不会再再外流了。这对国家而言,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狂悖之言必然得罪大方之家,只是看着大家对此事无比热衷的样子,各个道貌岸然的恨不得将林则徐拉下神坛的样子。我区区一介书生,实在心有块垒,不吐不快~


拓拔彝鹘


在了解近代历史之后,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鸦片是在近代才传入中国的,中国最早的禁烟活动是在1839年,但是事实上早在西汉时期,鸦片便从西域传入了中国,但是那时的鸦片并不是用于吸食,而是作为药材使用的,之后由于鸦片有麻醉神经的作用,而像烟叶一样被使用,这也让统治者们十分担忧,所以到了清朝的雍正年间,雍正皇帝就已下令禁烟了。

张謇出使西域

林则徐时期的禁烟和雍正时期的禁烟是有很大区别的。雍正时期的禁烟,是出于吸食鸦片对人体的危害,甚至不利于国家统治出发的;而到了林则徐时期的禁烟,除了在鸦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政治因素之外,还多了经济上的原因,甚至这是一个关键的原因,虽然清朝多位皇帝多曾下令禁烟,但是鸦片始终处于灰色地带,只是禁止,却未严厉的进行打击,因为还不至于动摇国本。

最早下达禁烟令的雍正皇帝

而到了晚清时期,情况则完全不同了,东西方的贸易很早就开始了,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国更占优势,以瓷器,茶叶等物品和西方贸易,而西方在和中国的贸易中,却很少有商品可以确保贸易平衡。直到在十九世纪初,英国从殖民地印度将大量鸦片通过走私,运往广州等地贩卖,虽然清廷多次下达禁令禁烟,但是鸦片贸易可以产生巨额利润,官吏也可以分一杯羹,所以禁令在广州等地如同虚设。

英国殖民地印度

经过十几年发展,鸦片从普通百姓,到朝廷大臣,乃至清朝军队中,都有很多人在吸食。在这个背景下,才有了后来的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也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民族英雄。但是在虎门销烟过去了8年后,林则徐却在一份书信之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建议:“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内地果有一种黄蓉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也就关于鸦片的弛禁。

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为何一反常态支持种植鸦片呢?这还是和经济有关,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贸易平衡,林则徐提倡在内地适量的种植鸦片,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贸易平衡,在1840年附近时,每年清朝因为走私鸦片,外流的白银就多达600万两,本来期待开展禁烟活动能遏制鸦片走私,结果一场仗清朝原形毕露,鸦片也没有禁住,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局势,所以林则徐,李鸿章等大臣也是在禁烟无果的背景下,才提出了鼓励国内百姓适量种植鸦片的观点。第一次鸦片战争

既然清朝已经有一些百姓,吸食鸦片成瘾,那么不如就允许他们种植鸦片,能够供应民间吸食,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国家可以从鸦片上收取重税,每年就可以减少上百万两白银的流出,第二个鸦片本身不是个好东西,再通过税收等手段,将市场逐渐重新掌握在清朝手上,而鸦片普通人也消费不起,有钱人才能吸食,并且也不能随心所欲,这样长久以来,不用禁烟却能得到禁烟的效果。

罂粟田

之后清朝也就默许了鸦片弛禁,关于鸦片的税收,按照旧制每一百斤进口鸦片收约80两银子的税,本土种植的鸦片约60两银子,鸦片产量也因此迅速扩大,税收的确也增加了,但是禁烟的效果却没能达到。林则徐晚年支持鸦片弛禁,仅仅只是出于扭转贸易逆差的目的,最后还是希望通过提高税收,达到禁烟的目的,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个举措最后还是没能达到禁烟的效果。

晚清吸食鸦片的人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玄坤文史


导语:18世纪以来,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下,众多鸦片借东印度公司之便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使得中国民生凋敝,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深重的苦难。此时,以林则徐为代表的禁烟派在虎门等地销烟。让人看到了禁绝鸦片的前景。

其实林则徐之所以前后对于鸦片(鸦片种植)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根本原因还是受制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设想不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发生的改变。但是其根本目的是让中国走向近代化,摆脱鸦片控制。

一,林则徐晚年“提倡”种植鸦片说法的由来

近来传出一种说法,认为林则徐晚年不仅背弃了自己之前禁烟的主张,反而认同了“中国应当自己适度种植鸦片”的观点。这种说法来自于刊发于1872年发行的报纸上的一篇文章—《抑弛自种鸦片烟土禁论》。文章大意为:来自于外国的鸦片固然对中国有害,但是在国内适度放开对于种植鸦片的管控,反而有利于自身的发展。随后,林则徐在给江南西道抚州知府的一封回信中“肯定”了这种观点。

“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内地果有一种芙蓉,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无如知此味者,无不舍近图远,不能使如绍兴之美醍,湖广之锭烟,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

从表面意思上来看,林则徐的确有肯定内地种植鸦片的意思(于事无妨)。但是究其根源,林则徐这位因禁烟而闻名于后世的民族英雄,真的是认为种植鸦片有好处吗?

二,林则徐早年为何禁绝鸦片?

林则徐作为和魏源齐名的地主阶级维新派,在开眼看世界之后,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鸦片只是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用来控制中国人的工具,并非是谣传的“福寿膏”、“滋养露”等“妙方”,并且反而对于身体和精神的打击巨大(这经过现代科学检验也被认为是正确的)。就这一点来看,禁绝鸦片确实是当时较好的方式之一。

三,林则徐晚年为何“提倡”种植鸦片?

我们需要看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众所周知,林则徐晚年正是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自拔的时期,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清政府彻底沦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

在清王朝黑暗腐朽的统治下,林则徐当年所提之“禁绝鸦片”的设想在中国大地上显然受制于社会历史条件无法实践。而列强此时又不断地通过鸦片贸易等形式搜刮掠夺中国的白银和原料。企图堵死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在这样的条件下重复禁绝鸦片的设想,也就只能成为空想,此时以林则徐为代表的维新派,把目光投向了当年帝国主义列强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所获得的原始积累上。

尽管西方国家的原始积累,大多数来自于三角贸易,但由于中国体量巨大,市场广阔,如果能完成产品的生产与制造,那么无需依靠贸易,货物也可以在中国境内被消化完毕。从而完成自两宋以来千年未曾完成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从而使得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突破萌芽的阶段,进而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

再者而言,由于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受到鸦片的侵染,希望在一时之间完成将所有的鸦片驱开人们的生活显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如果放任西方国家所制造的鸦片在中国大地上流通,进一步堵死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可能。而这时如果通过国家的力量在中国内地种植鸦片,以及较低廉的成本驱走外国种植的鸦片,从而控制中国的鸦片市场。在完成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同时,日后如果希望减少鸦片的数量乃至于彻底断绝鸦片,也就比较简单了。我想这应该是林则徐等人在晚年提出由国家种植鸦片的初衷所在。


春朝青牛


此谬论可以休矣

先看看“林则徐晚年提倡种植鸦片”的说法来源于哪里?

网上一篇帖子是这样写的:同治十一年(1872)六月初四,上海的《申报》登载了《抑弛自种鸦片烟土禁论》的文章;

文章指出:“鸦片烟土为祸甚烈,然果能尽弛其禁,其有益于国也亦甚多”。

.......弛禁鸦片却是当时的主要呼声。一向以禁烟著称的林则徐,此时也赞同允许内地种植、生产鸦片。

同治十三年(1874)二月,林则徐表示“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

小编孤陋寡闻,没有读过这本《林则徐传》,当然也没有读过第433页。不过,简单的算术还是有点自信的。

林则徐生卒年月是1785年8月-1850年11月。但是“第433页”(如果是真的)却为林则徐延长了生命,让他活到了1874年,又多活了24年!

如果林则徐本人有知,如果林则徐后人有知(林则徐的后人还是不少的),不知道应不应该感谢传记的作者, 是他使得林则徐益寿延年。

不过,记载林则徐私自种植鸦片的说法还确实有过。

鸦片战争之前,1839年至1840年间,英国就出现过很多来历不明的小册子。

其主要内容就是控诉封锁十三行事件,并诬指林则徐私自种植罂粟,便排拒外来鸦片,一时之间也引英国民间舆论纷纷。

英国国会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决定性声明下,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

1987年12月联合国第42届联大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林则徐是“主张禁烟”的民族英雄。请不要再来“消费”这个民族英雄了。


闲看秋风999


看过茅海建教授的《天朝的崩溃》,里面详细介绍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情况。林则徐前期对禁烟的主张还是相当强烈,采取的行动也非常果断干脆,但鉴于当时国内官员对国际体系的不了解,而引发了战争。之后,林被流放5年。而结束服役后,林又开始提倡国内种植鸦片,前后观点变化突然使人诧异,很影响自己的个人形象。



个人认为,林的身份首先是官员,是为道光帝服务的官员,根据统治者的意图执行是其摆脱不了的特点。就拿道光帝禁毒前期咨询各地巡抚的意见,大家各舒已见,有主张为禁止民众吸食而重罚民众的,有主张切断鸦片来源而查禁海口,总之意见不统一。这其中林则徐主张“吸食者诛”,即重罚吸食的民众达到禁烟目的。

但是当道光帝明确表示要查禁海口后,所有的官员开始罗列查禁海口的好处,包括林公本人。再比如道光帝青睐的鸿胪寺卿黄爵滋,之前主张重罚吸食者,当道光帝委派他去附件查禁海口,在奏章中开始大谈如何查禁海口,闭口不提重罚吸食者的事情。

所以,林则徐的身份不会因为后世人给他的民族英雄称号而改变当时的思维,作为皇上的臣子,大清帝国的一份子,必定唯圣上“马首是瞻”,不可能有自己太多独立的思想。



了解以上情况后,对于他后来主张种植鸦片就不难理解,中英南京签约以后,鸦片贸易开始合法,既然合法那为何自己不能种植与洋人竞争,这就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事情。加之自己种植鸦片后可以减少白银的外流,政府还有可观的税收,所以国内开始提倡种植鸦片。

事后发现,这一意见因祸得福。随着国内大面积种植和质量的提升,到了1882年,中国国产鸦片成功将洋鸦片挤出市场,并且在满足自需的情况下,开始出口其他国家。此后,清政府和英国政府开始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双方经过多次交涉,于1908年3月签订了《中英禁烟条约》。此后,鸦片开始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1909年在美国的倡议下,世界主要的13个国家在上海举行万国禁烟会议,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继续加大禁烟力度,全国大部分地区完成了禁种任务,绝大部分烟馆关闭,烟民纷纷戒吸。

这算是中国生产力第一次改变世界吧!


大树码头


作为民族英雄的林则徐晚年居然提议种植鸦片,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

在道光二十七年,林则徐答复好友抚州知府文海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

这是否和林则徐曾经的虎门销烟相矛盾呢?

并不是:

当初虎门销烟时,林则徐真的是因为鸦片危害到国人的身体才去禁的吗?不是

鸦片和烟草都危害身体,为什么林则徐只禁鸦片而不仅烟草呢?

这是因为林则徐作为一名封建官僚,在乎的是“御敌之兵,充饷之银”,而鸦片让白银全都流到国外去了,这自然不能忍了

而当虎门销烟后,鸦片战争爆发,国外的鸦片已然无法禁绝,那么与其让外国赚取利润,不如自己种鸦片,先解决白银外流的问题



实际上,在国内开始种植鸦片后,国外鸦片的销量就开始下滑,甚至还出现中国鸦片出口欧美的情况

在法国电影《绅士大盗》中,就有法国富裕阶层吸食鸦片的片段

而到了1909年,列强更是“被迫”来到开上海万国禁毒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