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传染病学家登“钻石公主”号,直呼“恐惧”“完全的混乱”

“你好,我是日本神户大学医院的传染病医学专家岩田健太郎教授,今天我进入了‘钻石公主’号邮轮,这艘船现在正遭受新冠病毒的大面积感染。我在船上没有待满一天就被赶下了船,我将告诉你们我在船上看到的一切。”

日本著名传染病学家登“钻石公主”号,直呼“恐惧”“完全的混乱”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2月18日晚,曾赴中国、非洲多国参与抗击SARS(非典型肺炎)病毒、埃博拉病毒的日本著名传染病学家岩田健太郎在他上传到社交媒体上的视频中讲述了在这艘邮轮上令人震惊的发现。

从2月4日起,这艘停靠在横滨港,载有3700多人的“钻石公主”号邮轮,就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截至2月18日,船上已有542人经检测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接近船上总人数15%。对此,外界广泛质疑为何这艘被隔离的邮轮上疫情在不断恶化?

“‘钻石公主’号就是一台新冠病毒的生产机器。在船上所看到的一切让我非常震惊,几乎要昏过去,在20多年的防疫工作经历中,我从未感到自己的感染风险如此之大。即使在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与北京抗击SARS时,也没有那么令人恐惧。”岩田在视频中说道。

16日晚,岩田健太郎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曾表示,在当下日本疫情升级的情况下,人们需要格外冷静应对。他认为,“尽管目前日本疫情仍未发展到全国性蔓延的地步,病毒还不是无所不在,但我们必须努力减少日本国内感染者的数量,包括邮轮上的二次传播和医院内的感染,尽可能地封堵一切传播渠道。”

那么在“钻石公主”号邮轮上,岩田究竟看到了什么?

艰难的登船

岩田教授上传的视频共有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用英文录制,时长为12分钟。另一段是用日语录制的,时长14分钟。

在英文视频中,岩田首先解释了自己登上邮轮的“艰辛”过程。

一段时间以来,“钻石公主”号的感染迅速增加,外界一直质疑船上感染控制措施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非常关注邮轮感染情况的岩田从一些知情人士那边收到一些消息让他更加担心。“他们告诉我:‘船上的人很害怕’,‘认为感染正在蔓延’。”岩田说道。

岩田花了几天时间与卫生部门的一名联络人联系,希望能够登上船。他解释说,他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搞清楚为什么这么多人被感染。一位卫生官员17日打电话给他,告诉他可以进入邮轮做感染控制工作,但是随后他遭到总务省的“其他权力”阻止他进入该船。

“我又接到一个警官的电话说有人不喜欢我,所以你不能上邮轮。他说不出是谁,也说不出为什么,但肯定是某种控制他的力量影响了他的决定。”岩田说。最后,双方商议结果得出的办法是,岩田可以作为日本灾难医疗响应小组(DMAT )的普通成员登船。但是他必须从事与灾难管理有关的“常规”医疗工作。岩田对这一限制表示不满意,因为这并非是他的专长。“然而没有其他办法,我只能接受。”他说。

“完全的混乱”

18日登上邮轮后,岩田查看了船内的几个地方,发现这艘邮轮在感染控制方面做得完全不够,甚至连基本的“绿区”(未被感染)和可能被病毒污染的“红区”都没有区分。

“人们穿着PPE(个人防护装备)到处走来走去,在同一个地方吃饭,甚至吃饭的时候还戴着防护手套。现场完全的混乱,一些工作人员发烧了,他们去医疗中心时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医疗官员也没有保护自己,她甚至很高兴地对我说,她已经确认自己感染了,所以她完全放弃了保护自己。”岩田在视频中描述道。

现场的一切让有着丰富传染病防控经验的岩田感到震惊。“20多年来,我处理过许多危险的感染场所,我在非洲处理过埃博拉疫情,我在另一个国家处理过霍乱疫情,2003年我在中国参与处理过SARS,我在那里见过许多发烧的病人。但是我从不担心自己会感染,因为我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保护他人,以及如何控制感染。但在“(钻石)公主”号邮轮内,我非常害怕被新冠病毒感染,因为没有办法知道病毒在哪里。没有绿区,没有红区,到处都可能有病毒,每个人都有可能不小心被它感染。”他说道。

他继续说道,“船上没有专业的感染控制人员,也没有专业人员负责预防感染。官僚们负责一切,我和厚生劳动省的首席官员交谈过,他对我提出的保护船员和工作人员的建议非常不满。”

岩田建议,在不同人手中传递的一些问询表格纸张可能会造成传染,如果改成获得乘客口头同意,而非书面形式可能会更完全。“我认为我的建议是合理的。我没有对任何人大喊大叫,我没有批评任何个人,我试图提出建设性建议,以保护船上的每一个人。”他说道。

“顺便说一句,我一整天都没有喝过水。每个人都在里面进食和喝水,但是我没有碰。”他说道。

“你必须出去”

在当天大约五点钟的时候,检疫办公室的人要求岩田必须离开,“他们说我只是临时成员,显然我待在船上的许可被某人取消了。帮助我进来的负责感染控制工作的官员说他很抱歉,然后我反问他,你想怎么做,你想船上的每一个人都被感染吗?成千上万的人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岩田说。

“很多专家来后待了几天就离开了。他们说担心自己也会感染。我也有同样的恐惧,我也非常害怕自己感染,传给我的家人。”他说道。

岩田表示,他原先以为肯定有一些专家被召集来负责船上的感染控制,令他没想到的是,没有人是专业的感染控制专家,只有官僚们在做完全外行的工作,违反了所有的感染控制原则,而船上的人冒着被进一步感染的危险。

”看到这一切后,对于每天有那么多病例新增我感到一点都不惊讶。”“我只是希望借此机会提出一个问题: 在过去两周,这艘邮轮船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他问道。“因为在过去两周内,日本政府没有提供有关邮轮内部发生了什么的任何信息。”

“呼吁日本改变”

岩田在视频中说,他现在待在与家人隔离的单独房间里。他还说,预计接下来的两周他将暂时进行自我隔离。

岩田在视频结束时要求国际社会“呼吁日本改变”。他还呼吁为仍在“钻石公主”号上的人们提供更好的保护。

“我希望国际机构要求日本作出改变。我希望每个人都呼吁保护‘钻石公主’号上的人。否则,将会有更多的乘客感染。当在船上工作的人员回到陆地上,会成为一个很大的感染源(事实上已有工作人员确诊感染)。对此,我不能忍受,我认为我们必须改变,我们必须对这些船员做些什么,我们必须帮助船上的人们,保护他们的安全和生命。”岩田呼吁道。

对于在隔离过程中“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疫情恶化的现状,厚生劳动省此前承认,邮轮上的预防措施可能无法完全发挥作用,需要继续分析病毒继续传播的原因。

岩田博士的视频过去24小时内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推特(Twitter)上视频已经被分享了40000多次。著名的日本神经科学家茂木健一郎也在19日早些时候分享了这段视频,他说:“官员们没有回应,也没有收集他们应有的数据,而现在疫情已经开始流行。”

岩田发出的警告可能为时已晚。日本政府19日宣布,测试结果为阴性的乘客将于当天开始分批下船。就在此时,“钻石公主”号上首批乘客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延伸阅读:

画面曝光!日本“钻石公主号”首批乘客下船, 坐公共交通回家

据日本共同社最新消息,“钻石公主”号油轮的乘客们开始了下船。据报道,19日下船的乘客约500人,以老年人为主。

日本著名传染病学家登“钻石公主”号,直呼“恐惧”“完全的混乱”

有消息称,这艘油轮有大约1000位超过70岁的额老人,不少老人需要长期服用一些药物,但这些药物正在消耗完,日本媒体还拍到有一名老年游客在阳台上挂出一面日本国旗,上面写着“缺乏药物”。

根据日本政府的计划,19日开始的下船行动将持续到21日,为期3天。

19日也是“钻石公主”号油轮14天隔离期限的最后一天。在前一天即18日,日本厚生劳动相加藤胜信就表示,如果油轮上的游客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呈阴性,将从19日起可以下船。

日本著名传染病学家登“钻石公主”号,直呼“恐惧”“完全的混乱”

下船的乘客乘巴士转移到横滨站等多个交通枢纽站,然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返家。

日本政府的打算是,至21日为止所有乘客都能下船。如果乘客和船员检测结果呈阳性,则将被送入医院接受治疗。

加藤胜信还表示,如果乘客检测呈阴性,但与确诊感染者同一房间,那么乘客仍需接受进一步观察,因此可能会延迟下船。

日本著名传染病学家登“钻石公主”号,直呼“恐惧”“完全的混乱”

由于油轮上一名香港男性乘客在1月底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在油轮停靠横滨港后,为防止疫情扩大,日方要求从5日起乘客在自己的房间内进行隔离检疫,在14天观察期结束的19日,若检测结果为阴性,则下船后可恢复日常生活。

据报道,日方对共计约3700名的乘客和船员实施了检疫,至18日已有542人确诊感染。

钻石公主号事件带来哪些警示

● 国际邮轮载客量较大、人员密集,医疗卫生条件有限,航行时间较长,一旦邮轮上暴发传染性疾病,极易形成较大规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要构建一套完整、科学、实用的国际邮轮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方法及程序,对相关传染病突发事件进行风险分析与判断,这样有利于口岸卫生检疫人员根据风险判定结果,采取不同措施有效应对相关传染病疫情

● 新冠肺炎疫情过后,邮轮业一方面需要加强邮轮安全的宣传,降低游客对邮轮安全的担忧;另一方面,则应对本次疫情防控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完善应对此类疫情的应急响应机制

数度靠岸被拒、旅客和船员被检疫和隔离……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漂泊在海上的邮轮也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船上已经有确诊或者疑似病例的邮轮,其中包括世界梦号、钻石公主号、宝瓶星号、威士特丹号等。

目前,国家正在快速推进邮轮产业发展,船舶安全管理水平、应急处置能力等直接关系到海运业的高质量发展。邮轮是旅游行业的明珠级产品,也是其他旅游运营者羡慕的对象。对于游客来说,邮轮也代表着惬意、轻松、快乐的假期,只要上了船万事不用操心,都有人安排得妥妥当当。

不过,这一切都已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而变得不一样。邮轮相对封闭的空间,密集的人群,最少数天的接触时间,都让它变成了风险极大的场所。

在疫情防控方面,钻石公主号邮轮事件将给人们带来哪些警示?大型客货运轮船应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

阴霾笼罩邮轮行业

最先出现问题的是歌诗达邮轮公司的赛琳娜号邮轮。

1月20日,这艘邮轮带着3706名游客和1100名船员,从天津出发,前往日本进行为期6天5晚的航程。那时,疫情还未引起公众的重视,但在离港的当天下午,媒体已开始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以人传人”。

海上行程中风云突变。载有140多位湖北籍游客的赛琳娜号上,先后有15人出现发热症状,其中包括2名儿童和10位外籍船员。24日,赛琳娜号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天津国际邮轮母港。随后,天津在25日凌晨1点决定,赛琳娜号停驻港外锚地,即日起全部邮轮停航。

25日凌晨2点,天津市确定应急方案,派专家和医务人员登船采样,以确定是否暴发疫情。54辆大巴和护卫艇同时待命,如果没有疫情就接游客下船,如果有人感染就要全船留观,护卫艇也能及时补充生活物资。

通过天津疾控中心对采集的17份检测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赛琳娜号驶向码头,20点30分游客开始下船。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随着汽笛鸣响,经过充分补给和消毒杀菌,赛琳娜号载着1000多位船员驶离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码头,驶向公海。

然而,邮轮疫情越愈发阴郁。

比赛琳娜号早一天,星梦邮轮公司的世界梦号1月19日从广州出发,前往越南。1月24日,世界梦号返回广州,4482名游客下船离开。

据广东省卫健委公布的消息显示,来自珠海的65岁男性游客23日发病;来自东莞的59岁女性游客24日出现发热症状;江门一名在19日兼职邮轮地勤,接待了200名游客的工作人员,1月23日凌晨开始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但是,这些并未阻止4482名游客离开世界梦号。自2月1日开始,有世界梦号邮轮乘客陆续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截至2月7日,已有8人被确诊。

其实,在世界梦号返回广州南沙港之前,就已经有不止一人出现了身体不适。据此前媒体报道,南沙海关称,他们接到船医报告,来自肇庆的江女士曾在1月20日出现发热症状,服用退烧药后,次日复测体温37℃,此后未再发烧。下船时,江女士接受了新冠肺炎排查,但在当时并未被认定为异常。

此前,广州市南沙区宣传部在给相关媒体的书面回复中称,1月24日,世界梦号邮轮靠岸后,南沙海关对所有入境旅客和船员进行体温监测和医学巡查,对18名现症发热旅客、7名航程中有发热史但入境时体温正常的旅客(含肇庆病例)、6名密切接触者及船代公司报告的重点旅客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和采样送检,“当晚结果反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然而,根据肇庆市卫健局的通报,江女士在下船第二天就再次出现发热症状,1月31日入院就诊,2月1日确诊为新冠肺炎。

世界梦号原拟于1月26日从南沙港出发,载有旅客3730余名,其中约有湖北籍旅客200名。经过有关部门与邮轮方面的协调沟通,邮轮公司取消了该航次,并对购买船票的游客实施全额退票或改签处理。

星梦邮轮公司于2月2日发布声明,为了积极响应政府遏制疫情蔓延的各项措施,已于1月26日起,暂停旗下所有邮轮在中国内地的运营,以及暂停所有中国籍员工的流动与更替。

虽然停止了在中国内陆的运营,世界梦号仍然在其他地区航行。据船上工作人员透露,随着多起与世界梦号相关的确诊病例的出现,邮轮上加强了防控措施。

2月5日,世界梦号邮轮抵达中国香港。据悉,2月4日邮轮抵达中国台湾高雄时,旅客不被获准下船。次日邮轮返回香港码头,船上人员开始在海上隔离。

2月9日,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宣布,世界梦号邮轮的检疫措施已完成,全部约1800位船员的新型冠状病毒测试结果均呈阴性反应,船员及乘客于下午5时30分开始陆续下船。

豪华邮轮靠岸被拒

乘客船员正在隔离

据了解,歌诗达是第一个宣布取消春节期间所有航次的邮轮公司。其他邮轮公司也陆续发布暂停在中国内地运营的消息,并推出面向全部乘客的无损退订政策。

钻石公主号是“公主号”系列船队中体积最大、设施最完善的世界顶级豪华邮轮。钻石公主号1月20日从日本横滨出发,展开为期16天的东南亚春季之旅航程。在25日抵达香港时,一名80多岁的香港男性乘客下船。此人1月30日发烧,2月1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在该男子被确诊后,香港将情况通报给了日本,钻石公主号在2月3日返回横滨港后未被允许靠岸。据央视新闻报道,钻石公主号邮轮上原本载有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3700余名乘客和船员。随着确诊感染者陆续被送往东京、神奈川、千叶等地的医院接受治疗,船上目前剩余不足3600人,这些留在船上的人只能待在各自房间里隔离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已经拒绝另外一艘邮轮威士特丹号上的外籍人士入境,因为船上出现了疑似感染新冠肺炎者。钻石公主号隔离期满后,外籍游客很可能也无法入境日本。

有专家介绍,现代船舶和邮轮都是高度密闭的场所,为了给旅客提供舒适的海上旅游环境,除了左右舷的所谓景观舱室外,邮轮上的每一个舱室的设计都是密闭的,舱室内部通过中央空调调节通风。这属于内循环系统,如果空气中掺杂了人类无法感知的浑浊空气,卫生情况将会大打折扣。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病毒,空气滤清器一般达不到杀菌效果。

“出于防水和密封性的考虑,邮轮上是封闭环境,所以对消毒是特别看重的。比如诺如病毒,如果超过一定比例的乘客出现症状,全船都会被进行各种消毒,相关乘客船员也会被隔离。但这次新冠肺炎来势太过凶猛,邮轮公司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算及时足够重视,也只能进行全面消毒,处于运营成本的考虑并不会停航。”曾在国际邮轮上工作了3年的陈小姐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新冠肺炎在邮轮这样的密封环境里非常容易传播,所以现在钻石公主号带着所有乘客去公海隔离了”。

受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钻石公主号被隔离事件将会对全球邮轮业产生较大影响。

在此之前,邮轮业曾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在去年10月召开的2019亚太邮轮大会上,国际邮轮协会称,2018年全球邮轮旅游市场同比增长7%,超出国际邮轮协会预期,并预测2019年全球邮轮游客量将达到3000万人次,并在2025年达到3760万人次。亚太地区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

据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叶欣梁介绍,某些邮轮公司因为取消航次直接损失在7亿元至10亿元左右,小型邮轮公司的损失也在5000万元左右,而为邮轮公司和港口配套的其他供应商、企业等,相关损失初步预计在10亿元左右。

“更为严重的是,本次疫情事件将影响邮轮公司对中国市场战略的布局,对未来发展较为不利。”叶欣梁说。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疫情响应机制

2018年9月,交通运输部等10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有关政策支持下,预计中国邮轮旅客年运输量到2035年将达1400万人次,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邮轮旅游市场之一。

2月3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海运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要重点提升大型客船、邮轮应急救援能力和水上危险化学品、溢油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建立船舶应急响应服务体系,提高船舶自救能力。

虽然在大家的认知中,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应该属于“黑天鹅事件”,但查阅资料不难发现,这并非邮轮第一次遭受病毒打击,时有发生的诺如病毒和流感情况就是很好的例子。

2015年5月,中东呼吸系统综合症(MERS)扩散到韩国,前往韩国的邮轮纷纷调整航线,有的将目的地港口调整为日本,即便抵达仁川港的邮轮也因担心感染MERS,取消了下船观光安排。

不过国际邮轮协会也表示,在监管乘客和船员的健康状况方面,邮轮业是装备最完善和经验最丰富的行业之一。

2月9日,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谢燮在其公众号“绝顶思维”发文表示,邮轮产业已经运行了这么多年,相应的应急预案想必比较完备。但是,病毒在发生变化,病毒所发生的场景也有所不同,面对病毒背后的人群也有所不同,不同国家的运行体制也有所不同,所有战疫都是新的,都需要在与病毒的斗争中找到恰当的应对之策。

谢燮建议,根据这次抗疫的经验,可以从应急预案的升级、邮轮公司的应对之策、行业互助组织等方面探索升级相应的规则。

在谢燮看来,水上货运在疫情暴发下还有保障物质运输的重要任务,而邮轮却是在保障安全前提下的非基础性消费,本着生命第一的价值观,对邮轮要采取更为激进的对策。应对疫情,不是每家公司独立渡过自己的难关,而要拧成一股绳,找到更为恰当的应对之策。

据媒体报道,钻石公主号上共有1337个舱室,除去少量套房外,还有522个带阳台的舱室和377个内舱房,乘客们如今在船上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小小的舱房中度过。带阳台的舱室面积约为22平方米,内舱房更小,仅有16平方米。有受访者说,自己“仿佛住在浴室里”。

“国际邮轮载客量较大、人员密集,医疗卫生条件有限,航行时间较长。选择邮轮旅行的人员结构比较复杂,来自不同国家,年龄跨度较大、文化背景不同,一旦邮轮上暴发传染性疾病,极易形成较大规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某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工作的工作人员指出,要构建一套完整、科学、实用的国际邮轮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方法及程序,对相关传染病突发事件进行风险分析与判断,这样有利于口岸卫生检疫人员根据风险判定结果,采取不同措施有效应对相关传染病疫情。

“疫情过后,邮轮业一方面需要加强邮轮安全的宣传,降低游客对邮轮安全的担忧;另一方面,则应对本次疫情防控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完善应对此类疫情的应急响应机制。”叶欣梁说。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澎湃新闻 新闻晨报 人民网 法制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