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我的第二个岗位!


志愿服务是我的第二个岗位!


志愿服务是我的第二个岗位!


2020年的春天姗姗来迟,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住了春姑娘的脚步、阻挡住了往日匆忙的人群,但它没有阻挡住“战疫”者坚定的步伐。在尖山区时代新城社区,19名身着中国红的志愿者,每日在街头、楼区、路口中穿行,入户排查、流动宣传、登记劝导……他们默默无闻地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志愿服务是我的第二个岗位!


志愿服务是我的第二个岗位!


志愿服务是我的第二个岗位!


志愿服务是我的第二个岗位!


“我想做志愿者,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能迎来主动请战的志愿者。

戴堡裕,一名派出所民警,身负执勤重任,正月十五仅一天的休息日里,却选择走上志愿者“岗位”,巡逻、劝导……这一天的团圆日,他是在小区的冰天雪地里度过的,志愿服务结束后就立刻去夜班执勤,开始另一个岗位的工作。如今他已严阵以待,准备前往更苦、更累、更需要他的地方。

志愿服务是我的第二个岗位!

【志愿者戴堡裕:从前我是一名军人,现在我是一名警察,在国家有困难的时候,这是我的责任所在,

警察、志愿者,两个岗位都是我的职责。

段东明,西藏措勤县一名干部,春节回家探亲,原本可以休息的时间,他全部用来做志愿服务了,并把自己的车开到楼区中播放宣传语音。他是最能“抢”活的人,到社区“抢”任务,苦活、累活全都抢着干;他是最能“躲”镜头的人,每次都说“不用拍,没什么可拍的,不算什么;他是最能“挺”的人,痛风犯了,社区主任怎么劝也不肯回去,依然坚持在岗位上。

志愿服务是我的第二个岗位!


志愿者段东明:做志愿者我没想太多,这不是应该的嘛。

孙海忠,一名五十多岁的市直机关干部,在看到“志愿者招募令”的时候,不顾病痛,主动找到社区主任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每天带病工作十余个小时,只要看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活都主动去干,哪些工作时间紧、缺人手,哪里就会看到孙海忠默默做事的身影,从始至终坚持着。

志愿服务是我的第二个岗位!

【志愿者孙海忠:没什么本领,不能冲到一线,就守在社区,踏踏实实地为大家做点事。

宋淑芬,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姐,疫情发生时,社区工作人员到自己家入户宣传,人很少并且非常忙碌,她就问到:我能不能帮你们做点什么啊?”于是就开始到社区帮忙,打电话、整理调查信息、入户,早出晚归,儿子徐铭男在妈妈的影响下,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最忙的时候晚上9点多才回到家。

志愿服务是我的第二个岗位!


志愿者宋淑芬:我就是这个社区的人,这个时候就想为居民做点啥。

张文良,自己有一家装潢材料的店面,疫情期间,他响应号召,舍小利、顾大家,关闭店门,主动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巡逻、劝导,入户调查,一切做的有条不紊,成为社区有力的助手。

志愿服务是我的第二个岗位!

【志愿者张文良:我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样人生才有点价值。】

这支队伍还出现很多令人敬佩的名字,在集贤县上班的刘勃男,在尖山区上班的邹明瑾,每天要到单位处理工作,下午就立刻跑到社区做志愿者;厨师韩丰,妻子是名护士,自己主动提出申请,到隔离点给大伙做饭;还有庞博、李明阳、赵薇、杨成、赵丽丽、付海燕、徐丛柱、徐亚秋等,大冷的天里,从不喊苦叫累,从不提任何条件,只是在默默付出,在入户调查最紧关头,他们工作时间长达15个小时,却没有一个人退却。天气依然寒冷,人心却暖,正是这些无私的奉献者,才有我们的平安生活。

志愿服务是我的第二个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