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一篇篇明朝白話話本,流傳至今的市井傳奇故事


《三言二拍》:一篇篇明朝白話話本,流傳至今的市井傳奇故事

"偷得浮生半日閒。"閒暇之餘,喝一盞龍井茶,看一本文學書,對於部分文化人而言,大抵是人生樂事一件。那麼,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他們又有什麼愛看愛聽的書呢?問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通俗文學了。

通俗文學,它的定義並不複雜,就是由文人所創、以大眾傳播媒介為載體、按照市場機制運作、旨在滿足讀者愉悅性消費的商品性文學。在今日的市面上,無論是《知音》《故事會》等傳統紙質雜誌,亦或是有晉江文學城、起點中文網等平臺支撐的網絡文學,還是微博、知乎、微信等APP發展起來的微文學,大多佔據了人們的大部分閱讀時間。它們的存在,使閱讀變得碎片化,明白易懂,適應了現代人的快節奏生活。

值得玩味的是,在幾百年前的明朝,雖然沒有如今的網絡便利,卻也充斥著不少市井通俗文學(也就是所謂的白話短篇小說),供廣大勞動民眾娛樂消遣。其中,尤以馮夢龍、凌濛初的《三言二拍》最為廣泛流傳。

《三言二拍》:一篇篇明朝白話話本,流傳至今的市井傳奇故事

所謂"三言二拍",其實是"三言""二拍"的合稱。其中,"三言"指的是《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喻世明言》,"二拍"指的是《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合集的作者們皆身處動盪不安的明末時期。

先來說說,"三言"的作者馮夢龍。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別號墨憨齋主人等,長州(今蘇州市)人。他的生活經歷頗為豐富,曾做過貢生,當過知縣,還是個抗清復明之士。除了"三言"以外,馮夢龍還增補了《平妖傳》、刊行了不少民歌等等。

有意思的是,"二言"的作者凌濛初,恰巧是受了"三言"的影響,從而創作出了"二拍"。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號初成,別號空觀主人,浙江吳興人。與馮夢龍相同的是,他也曾擔任過明朝的官職,也是抗清之士。除了"二拍"外,他還致力於雜劇創作,比如《虯髯翁》《北紅拂》等。

《三言二拍》:一篇篇明朝白話話本,流傳至今的市井傳奇故事

提及《三言二拍》的文學地位,毫無疑問,就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規模宏大的白話短篇小說總集。誇張一點地說,它是可以和清初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相提並論、與四大名著相比肩的。並且,"三言二拍"的存在,表明了從口頭文學向書面文學的過渡,說明了白話短篇小說從集體創作到個人創作的轉變。所以,在中國古代小說史上,"三言二拍"有著重要的影響。

寫到這裡,相信有的讀者就會好奇:"三言二拍"究竟有哪些膾炙人口的故事,令當時的民眾著迷?它還適合如今的人們閱讀嗎?幾百年的白話小說,現在會不會過時了呢?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它還有哪些魅力,值得人們去探尋、去思考呢?不要心急,且看筆者細細道來——

1、 題材內容的豐富性、平民化

《三言二拍》:一篇篇明朝白話話本,流傳至今的市井傳奇故事

與明朝之前的話本傳奇相比,"三言二拍"的取材內容可以說是豐富大膽、

多樣鮮活。以往的故事裡,不過是些佳人才子的風花雪月,譬如元稹的《鶯鶯傳》。這樣的話本,看了一本文筆好的算得上是驚豔,但再看兩本、三本甚至許多本粗劣之作,純粹就是食之無味的雞肋,耐看度十分有限。

而"三言二拍"故事裡的主人公身份,範圍就很廣泛。其中,一部分是落魄書生、落難小姐、清官奸臣等中上層人物,一部分則是走卒販夫、小市民、商人、青樓女子、乞丐等底層小人物。自然而然地,故事內容的新奇性、平民化也就由此而來。

就拿傳統的婚前愛情故事來說,"三言二拍"主人公不再侷限於落魄書生與上層貴族小姐的桎梏,而是有了更接地氣的身份。比如《賣油郎獨佔花魁》這一篇目中,男主角秦重就是個小小的賣油郎。縱然他不識文墨,卻憑著自己的努力,攢下了銀錢,贏得了花魁莘瑤琴的芳心,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此外,"三言故事"裡還出現了對婚後夫妻關係的探討、官吏如何查案抓人、小人物的國際生活經歷、商人的發家致富等世俗化題材。這就非常吸引市民的好奇心,因為這是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這一類的篇目數不勝數,譬如《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講了蔣興哥與妻子王巧兒破鏡重圓的婚姻故事,《楊八老越國奇逢》講了楊八老陰差陽錯被抓往異國受苦的離奇經歷,《鬧陰司司馬貌斷獄》講了司馬貌偶然來到陰司斷案的故事等。總的來說,正是題材的多樣性,使得"三言二拍"的故事引人入勝,回味無窮。

2、語言的通俗易懂和詩詞、民歌、俚曲等的巧妙引用

《三言二拍》:一篇篇明朝白話話本,流傳至今的市井傳奇故事

在文化知識不普及的封建時代,文章的書寫形式往往是文言文。因而,這就造成了早期古代文學故事的陽春白雪、對牛彈琴。再加上部分文人有心賣弄文采,用上了綺麗繁雜的風格去描繪,幾乎不識字的勞動人民自然也就難以理解他們所寫的文學故事。

但值得慶幸的是,隨著小說文學的發展,"三言二拍"已少見上述所提的酸腐氣息。因為它是由口頭文學轉換成書面文學的,所以語言較為平實好懂,加上古時說書人的講演,大大普及了故事的流暢性,方便了大字不識者去了解。故而,人們可以在這些故事裡,看到"我看你不像哥妹""便宜二十條""遠遠望見"等生活化的詞句,十分下巴里人。

作為一部白話短篇小說合集,"三言二拍"的藝術性則是體現在對詩詞的引用。像是"西江月""如夢令""掛枝兒""醉亭樓"等宋詞,在"三言二拍"裡就常常用來引出故事、描寫人物的外貌以及心情起伏。而五言詩的引用,更是少不了經典名句,譬如"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贈君,誰有不平事?"就被用在了《滿少卿飢附飽揚 焦文姬生仇死報》的故事裡。

此外,像是諸如"未識花院行藏,先習孔門規矩。"的對聯,類似於"蘭公蘭公,上與天通;赤龍下迎,名列鬥中。"的歌謠,也是"三言二拍"固有的老搭檔。可以說,正是巧妙引用這些詩歌,才使得"三言二拍"讀來有一種文學的趣味性。

3、描寫抓住人心和主旨深刻、多在勸善

《三言二拍》:一篇篇明朝白話話本,流傳至今的市井傳奇故事

與今日網絡文學常見的爽文套路相比,"三言二拍"爽文開頭的一類故事裡,常常是以悲劇做結尾。也許讀者會好奇:這是為什麼?

其實,二者有著本質的不同。爽文作者寫此類故事,通常是為了滿足讀者的幻想,即意淫。而"三言二拍"作者在創作時,有著對現實更為長遠的思考:故事之所以用爽文開頭,是為了滿足市民獵奇之心,從而引起注意;故事之所以悲劇,是因為意在勸人向善,不忘人倫道義。

寫到這裡,也許細心的人就能發現,這類故事是佔了"三言二拍"一定篇幅的。就拿《郝大卿遺恨鴛鴦絛》來說,主人公郝大卿因為貪花好色,而被不守清規的尼姑們囚在尼姑廟裡尋歡作樂,直至死亡也沒能見到自己的妻子,遺恨鴛鴦絛。出於對好色的批評,作者以此警醒世人:名庵併入遊仙夢,是色非空作笑談。因而,在故事的最後,郝大卿妻子陸氏謹記教訓,嚴加教誨了自己的孩子。

如此,人們便可以看到,"三言二拍"的作者們在現實人慾與道德倫理的矛盾之中,找到了一個平衡點。而這,也就使得他們的話本故事兼顧了商業性與藝術性,很是令人深思。

《三言二拍》:一篇篇明朝白話話本,流傳至今的市井傳奇故事

作為一部明朝市井通俗文學之作,"三言二拍"固然少不了一些封建糟粕,但可以值得肯定的是,它的存在讓人們窺見了幾百年前的民俗人情、服飾吃食。打開久違的"三言二拍",那一幅幅明代市井生活的畫卷,在作者們的筆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令人嚮往;商業性與藝術性,在作者們的筆下巧妙共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兒,在腦海裡一點點展現;那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詩詞,在唇齒間婉轉纏綿。這樣的"三言二拍",這樣的通俗文學,教人如何不喜愛?教人如何不思量?

翻開它吧,你將會收穫不同以往的文學盛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