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3-6岁萌娃,该怎么培养才能不后悔?(二)


上期中提到了3-6岁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想让孩子聪明起来,在3-6岁多做功课,能取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那么,咱们开始下一个话题: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智力呢?


家有3-6岁萌娃,该怎么培养才能不后悔?(二)

你想培养一个怎样的宝宝

孩子的培养是多方面的,这里我先聚焦一下,今天讨论的是“智商”的培养。

通常来说,衡量或者培养智商,主要锻炼这五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家有3-6岁萌娃,该怎么培养才能不后悔?(二)

智商五力

在每个点上你都能想起一个智力超群,令人惊叹的例子,比如福尔摩斯的观察力、记忆大师托尼博赞的记忆力、爱因斯坦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当然还有能让人持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注意力。

那如何有的放矢,用正确的方式引导、提示孩子的各项能力,最终全面提示智力呢?

首先,您需要懂孩子,懂孩子在每个阶段的性格特点,懂孩子不同年龄的思维特性,懂孩子各方面的接受程度。

下面是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思维特点:


家有3-6岁萌娃,该怎么培养才能不后悔?(二)

孩子各年龄段思维特点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3+3=6。

很多家长会和孩子说:“你本来有3个苹果,再给你3个苹果,现在你有几个?”家长觉得这个已经足够生活化和直观化了,其实不然。

对于3-4岁的孩子,你需要拿出3个苹果、再拿出3个苹果,然后合在一起,问孩子:一共几个?这个就叫具象动作思维,孩子一定要看到3个实实在在的苹果,再看到苹果合在一起的动作,这个时候他才能理解苹果变多了,一共6个。

对于4-5岁的孩子,你可以拿出3个积木,告诉他,这是你的3个苹果,然后再拿出3个积木,给你3个苹果,那你有几个? 能够用其他物品建立想象,不需要实实在在的原物,这个叫做形象思维。最常见的形象思维,莫过于掰手指计算了。其实手指就是形象,可以代指苹果、车、玩具等等一切。如果下次孩子计算时还掰手指,就不要批评孩子了,因为本来就处于这个阶段。

对于5-6岁的孩子,就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了,比如说,可以直接心算3+3=6,可以做数学题,理解数字符号3+3=? 的意义。包括不同的形式,都可以用3+3来表示。

至于6-8岁,其实已经步入小学阶段,可以有更多的思维训练进行启迪。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的工具叫做:数学。


家有3-6岁萌娃,该怎么培养才能不后悔?(二)

数理思维和智力的齿轮图

如果说语言是思维的外衣,那么数学就是思维的体操,这也是为什么贯穿整个K12学习生涯,最重要的两个科目,一个叫语文、一个叫数学。

语文是为了培养人沟通、交流、同感的能力。数学则是让人会思考,能解决问题。其实孩子的思维能力也是立体螺旋提升的。要提升智力,学数学是一种最直接和广泛的方式。

想让孩子变得聪明? 学数学吧!

(下期跟您分享每个阶段具体做些什么~)

如果感兴趣,可以关注、点赞、评论或者转发,给我点动力把这个系列完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