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在這場全國上下

與新冠肺炎疫情激烈的戰鬥中,

“硬核”操作的河南、

“最強大腦”的浙江、

號稱非散裝“蘇大強”的江蘇、

“浩克”的山東、

“活雷鋒”東三省等等,

都紛紛表示“藏不住了”,

都力爭所能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用自己的方式付出所有,抗擊疫情。


現在,

又有一個省“藏不住了”。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曾經,有人調侃說,

“河北啊,

是個‘小透明’、沒啥存在感。”

但河北,微微一笑,不以為然;

踏實做事,不予理睬。

在這次硬仗中,
河北,依舊踏實、依舊厚道、

依舊淳樸、依舊充滿燕趙俠義之氣。

今天,

請我們把目光聚焦到

這些河北人身上。

他們,都與你我一樣,

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的“小人物”。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硬仗中,

也許我們都未親臨一線,

也無法成為“超級英雄”,

但也可以,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將螢火匯聚成星河,

這些事,叫“不凡”。


1


“你缺什麼?有的,我立馬送;

沒有的,我連夜造!”


這句話,就是河北馳援的態度。


“缺蔬菜?”


新聞上說,新鮮蔬菜吃緊。

邯鄲館陶60戶村民連夜

在自家大棚採摘,自發組織捐贈。

2月1日傍晚,

一輛滿載著20噸新鮮黃瓜的大貨車,

從邯鄲館陶縣翟莊村出發,

千里奔馳運往武漢。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2月4日凌晨,

唐山市樂亭縣大相各村村頭

燈光明亮,

20多位戴著口罩的農民正忙著

把蔬菜裝到物流卡車上。

樂亭退役軍人劉瑞自掏腰包,

帶領一支退役軍人團隊,

捐贈給武漢100萬斤各類蔬菜。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缺肉?缺奶?”

聽說武漢肉類食材告急,

滄州肅寧東風養殖場燈火通明,

全員加班加點,

將20噸鴨子發往武漢!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擔心前線戰友吃不好,

河北君樂寶乳業直接將

78000袋成人奶粉和21800提酸奶、牛奶,

送往武漢、咸寧等疫情重點地區,

用於一線工作人員的營養補充。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缺消毒液?”


河北二話不說,送!

河北省軍區協調擁軍企業,

帶領四輛大型運輸車拉著120噸消毒原液

開進武漢市區。

120噸消毒原液,

通過稀釋可以製造出

1200噸符合標準的消毒水。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衡水老白乾,

捐贈的1000萬元“硬核”消毒物資。

尤其是這瓶“75度抗擊新冠老白乾”,

被一些人稱為中國最帥最硬核的“白酒”,

沒有之一。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缺口罩、缺防護服?”


河北各地的口罩廠家連夜復工,

24小時連軸轉!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2月3日,井陘際華3502公司的

上千名工人加班加點,

爭分奪秒生產10萬套專業防護服!

(2月1日,首批300套防護服已正式下線,

其中100套運往北京進行滅菌處理,

作為重型防護服投入使用。

該公司防護服正在大規模生產中。)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2月5日,

秦皇島醫療設備企業將

價值1500萬元的十臺大型醫療設備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2月2日,邢臺寧晉寧紡集團火線馳援,

將48176件醫用護士服,

送到武漢抗擊疫情!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缺藥品?”

石家莊市作為有名的“藥都”,

以嶺藥業、華北製藥、石藥集團、

石家莊四藥、神威藥業……

都在24小時加班生產。

尤其是全國需求量激增的蓮花清瘟膠囊(顆粒),

以嶺藥業已經將全部生產線

都用來生產連花清瘟產品。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還缺啥?”


疫情爆發後,

援建火神山、雷神山,

河北人絕不落後。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廊坊文安一企業火速成立突擊隊,

一口氣建了3500套箱式房。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唐山惠達潔具星夜馳援,

1月27日就將首批捐贈的

6000多件的坐便器、蹲便器、洗面盆

送到了火神山施工現場。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火神山、雷神山建設緊缺建材?

邯鄲武安一鋼管公司,

拉了100噸鋼管開往火神山。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火神山、雷神山缺防火塗料?

廊坊大城一企業,凌晨4點開工生產,

奮戰11個小時後向武漢

送去330桶防火塗料、派去10名職工,

10000餘平方米防火材料噴塗任務!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或許,這些樸實的物資不是特別起眼,

但一點一滴,

都是河北人血濃於水的真誠情感,

是有一塊錢掏出一塊錢、有一份力出一份力,

幫湖北、幫國家的誠摯之心!

2

“但這個必須還!”

“武漢,我們河北什麼都能給你,

唯獨白衣天使是借你們的,

回來的時候,

他們一個都不能少!”

1月26日,大年初二,

河北首批援助湖北抗疫醫療隊150人出發,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90後護士肖思孟,

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元宵節那天,她光頭的照片

出現在央視元宵晚會屏幕上,

全國人民都記住了她的模樣……


在武漢戰鬥的半個多月時間裡,

她跟另一位同事兩人一組,

每天負責照顧16到18個病人!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同樣戰鬥在武漢七院的董青醫生

在查房時遇到了這樣感人的一幕,

兩名經她悉心照顧恢復得很好的患者

緊緊地拉著她手說:

“你們從河北來不容易,

你們是武漢人民的恩人,感謝你們!”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2月11日,河北派出的第五批醫療隊

已經全部入“艙”,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2月11日20時18分,

河北省對口支援神農架林區工作隊

首批隊員出征。

他們主要由急診科、感染科、呼吸科、

重症醫學科等科室的醫生和護士組成。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2月15日,

河北第6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征,

六批隊員,711人,

武漢需要你們,

湖北需要你們,

7556萬河北人民更需要你們,

戰“疫”勝利後,

請一定要平安回家!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3


“自古燕趙多壯士,

主動奮戰在前線的,

又何止白衣天使?”


雷鵬

大年初五,

當過炮兵的他,從保定出發。

47歲,駕車16小時,

疾馳1100公里,

直抵武漢,

成為一名救援志願者!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安利國

從唐山千里馳援雷神山建設。

他的孩子才剛滿月,

他卻只是和愛人說了一聲就出發了。

到了雷神山,母親打來電話,

帶著哭腔給他打氣:

“俺和你爹是經過了唐山大地震的人,

你怕啥,我們肯定支持你!”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民警李華振與護士妻子吳婷婷

他們在滄州,同時堅守抗疫一線!

妻子出征武漢那天,

一直在高速路口執勤的他,

緊緊抱著媳婦不肯鬆手……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雖無硝煙,卻系生死。

所有支援湖北的河北親人們,

請你們都聽好了:

戰鬥勝利那天,

你們統統回來,

一個人都不許少!


4


“戰場不止前線,

每個人都應被銘記”


自1月24日啟動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

河北各地築牢“三道防線”,

大量警察、村幹部、社區幹部……

24小時堅守崗位,

全力保障省內疫情不擴散,

省外疫情不輸入、不輸出。


萬眾一心抗擊疫情,

離不開全民的參與,

在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裡,

7556萬河北人

共同出力、一起戰鬥!

42名醫護人員已經在醫院隔離工作近10天。

楊文軍,17年前抗擊非典,

他就是第一批上戰場的戰士……

17年後,他再次穿上這身隔離服,

妻子又一次隔著玻璃哭著跟他告別:

“家裡的老人和孩子我會照顧好,

我和兒子等你回來!”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2月8日晚,河北唐山,

一位護士摘掉口罩跪地在高速上

為傷者做心肺復甦按壓、進行人工呼吸。

這位年輕的護士叫任亞旭,

有人問她摘掉口罩怕嗎?

她說:“根本沒想過什麼風險,

這只是身為醫護人員的本能。”


看到民警在車頂蓋吃飯的照片

看到他們累癱在椅子上的照片,

網友評論稱:這就是我們打贏的信心!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邯鄲一位護士媽媽,

強行給10個月的寶寶斷奶,

雖然看到寶寶照片會心疼地掉淚,

但她告訴自己,

現在要像個戰士一樣去衝鋒!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定州退伍老兵,

將自家便利店售賣的4萬隻口罩,

免費發放給周圍居民!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臨城縣一對養雞的夫婦,

一下子捐出5萬斤雞蛋,

幫助當地抗擊疫情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承德200多私家車主

組成愛心車隊,

免費接送醫務人員上下班!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在邯鄲,一名戴口罩的男子

來到冀南新區馬頭派出所,

隔著門將一個紅色袋子

直接丟給民警就跑走了。

值班民警打開袋子,

看見裡面有十捆百元大鈔,

還有一張普通的A4紙,

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

“民警辛苦了,捐武漢。

中國加油,

邯鄲加油,

馬頭雄起!”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當然,

我們還需要記住為抗擊疫情

倒在一線的人們

  2月3日,保定涿州市松林店鎮蒼牛屯村治保主任王永田在執勤中,因多日勞累突發心臟病離世,這位61歲的老黨員倒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線……


  2月6日凌晨,連續奮戰在抗擊疫情崗位上的香河縣看守所所長李向國暈倒在了工作崗位上。送往醫院搶救後, 李向國至今未脫離危險期……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2月8日上午,邯鄲廣平縣電力幹部嶽金棟,連續十六天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突發疾病搶救65個小時後因公殉職,年僅56歲!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在這樣的犧牲和奉獻面前,

任何感謝、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的。

保護我們的人啊,

請你們也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5


“敬意”

2月5日,

石家莊115路公交車上,

監控拍到的一幕讓人眼眶溼潤。

一位老大爺下了公交車,

他把手裡的東西往地下一扔,

給堅守崗位的公交司機

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疫情下的河北 ——記錄那些“平凡”卻發光的人們


這一個標準的軍禮,是河北人

對所有犧牲和所有堅守崗位的“戰士”們,

最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